权威发布:《林业科技“十二五”规划》解读
2012年10月15日16:01
来源:国家林业局
原标题 [权威发布:《林业科技“十二五”规划》解读]
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林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对更好地完善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凸显林业四大地位、履行林业四大使命、发挥林业五大功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明了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前进的方向。
新科技革命给林业带来新机遇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规划》提出,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前沿技术迅猛发展,林木遗传学研究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杉木、马尾松育种跨入第三代良种培育新阶段,利用生物质资源代替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生物基材料已成为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发展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催化、定向合成、多元重组、循环综合高效利用等技术将为林业产业绿色增长提供更多可能,林业碳汇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广泛应用,多功能林业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林业生物产业技术日新月异,林业以其资源优势已成为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孕育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业生物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这些昭示着,科技对绿色发展和未来林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更加巨大。
我国林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机遇要求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实现林业“双增”目标,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确保实现林业“双增”目标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第一要务。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刚性需求,必须加强高抗林木新品种选育、人工林高效培育、森林结构优化和多目标经营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水平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支撑体系,为实现“双增”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攻克生态建设技术瓶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要保障国土安全,必须大力推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因此,强化科技在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创新与集成,攻克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难关,任务十分紧迫。
提供丰富的林产品,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人造板、木地板和木家具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林产品加工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6,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改变传统的大规模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高耗低效发展模式,必须加强商品林定向培育、资源高效利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特色林下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林产品。
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林改关系到5.1亿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25.49亿亩林改林地的生产效益,促进兴林富民,对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碳汇能力。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抉择。到2015年要实现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必须发挥科技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退化土地造林增汇、天然林增汇经营、碳汇人工林定向培育、能源林建设、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促进碳汇林业快速发展。
总体思路 一、四、六、八
《规划》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林业科技的自身特点,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大主题,紧扣五大需求,坚持六个结合,完成八大任务,全面推进林业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着一个目标:“支撑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全面科技支撑,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抢占国际林业科技制高点,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撑实现林业“双增”,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突出四大主题:创新主题、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四大主题。突出创新主题,围绕科技链条,突出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构建现代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强化应用主题,围绕林业生产建设技术瓶颈,加强关键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率;突出升级产业主题,围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前瞻性地部署前沿高技术研究,培育林业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服务林改主题,以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强林改重大理论与政策研究,开发林下经济发展实用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实施林业科技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林改成果。
坚持六个结合:一是坚持继承发展,注重近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相结合。既要瞄准当前,加强生态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攻坚,又要着眼未来,对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同时,针对林业科研周期长的特点,注重林业科技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推进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以国家统筹、整体推进为主导,重视区域科技在林业科技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区域特色林业科技的研发力度,促进区域林业科技协调发展,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科技与产业科技相结合。以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链和生态区布局科技链,加强林业生态攻坚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研究,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支撑。四是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研究与能力建设相结合。部署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视林业创新研究平台、大型科研基地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科学研究促进能力建设,以能力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五是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既要加强源头自主创新,提高林业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又要重视技术集成创新,兼收并蓄林业基础理论、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加速林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增强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六是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针对林业发展的自然区域分布和社会参与共建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强化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尊重社会经济规律,加强林业软科学研究,以机制、理论创新带动林业政策、决策创新,服务林业发展全局。
完成八大任务: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着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全面加强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目标 科技贡献率达到50%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林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新品种创制、森林经营、林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改善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林业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林业科学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重要科技成果总数达到2000项,林业专利数量增加1倍。
《规划》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成果应用、标准化与林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5个方面作出了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
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高抗新品种150个以上;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功能基因100个;提供林业重点工程技术规程与建设模式300个以上,典型脆弱生态区造林保存率达到75%以上;开发重大生物灾害控制技术与设备(药剂)50项以上,重大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研发森林火灾预警防控与快速扑救等重大装备系统10套以上。
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培育高产优质用材林新品种200个以上,材积生长量提高20%以上;培育高产、超高产经济林新品种90个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65%以上,主要木本粮油新品种单产提高50%以上;研发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学品等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0项以上,林产品附加值提高20%以上;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和建立省、地、县级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心)3362个。构建7大林业科技创业链,分区域和类型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200个;派遣林业科技特派员1万名,培训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技术人员和林农200万人次;推广林木新品种新技术1500项以上。
标准化和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制修订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建设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区300个,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新建国家或局级林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0个,完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总量增长50%以上,植物新品种和知识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设以国家林业科学中心为主体的国家、区域、企业三个层次的创新中心10个-15个;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5个、局级重点实验室20个-30个、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58个,建设国家林业长期实验基地50个-80个、林业生物产业基地50个;建立国家级林业数字化图书文献服务中心1个,区域林业图书文献服务中心3个-5个;建设区域林业分析测试中心8个-10个,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1个、分中心2个、测试站10个,建立林业转基因生物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基地6个,林业知识产权信息预警中心1个。
重点任务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升级
《规划》提出8项重点任务,都事关现代林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并被列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重点任务一: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针对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增加资源总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为目标,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林业信息化以及区域林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任务二: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重点开展林木、竹藤、花卉、林特产资源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引领林业生物种业发展;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引领林药产业发展;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引领林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固化、液化、气化等高新技术,开发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新产品,培育新能源产业;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等前沿技术。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设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引领创新团队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强化新技术交融与创新,坚持创新与示范同步,研究与应用并举,培育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林业产业向着高效、高值、高端、低碳“三高一低”的绿色方向发展。
重点任务三: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开展森林、湿地和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基础研究,揭示森林与水的关系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护与调控机理,阐明森林植被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学机制和固碳减排增汇机制,创新森林灾害生态调控与防治理论。开展林木基因组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土壤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揭示树木生长发育、木材形成、抗逆性、林果营养物质形成和林地退化等机理。研究植被三维结构信息的主被动遥感融合同化反演理论与方法。开展木材生物学合成过程与分离基础研究,揭示生物质热裂解调控、生物降解与生物炼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生物能源用微生物代谢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阐明第二代生物能源催化转化机理。
重点任务四:大力加强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重点任务五:全面加快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水平。
重点任务六: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对科技条件的需求,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实验平台(基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支撑科技创新的条件和平台,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任务七: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我国林业发展新趋势,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好地激励、保障林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重点任务八: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前瞻世界林业发展趋势,系统开展林业发展理论、战略、模式和政策研究,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参与国际林业进程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