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有消息称,浙江省日前出台《浙江省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许多高中生将可以选修大学课程。有关高中课程是否应有“选择性”一直是近几年高中教育关注的话题,浙江教育厅的这一举措引发网友广泛关注。“选修的课程是如何制定的?”、“学分是否会被认定?”针对这些问题,5日,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独家专访了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浙江为何推出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改革?
新华网记者:
有网友提问:"选择性"教学方式虽然曾被提出过,但似乎并没有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浙江省为何要推出这样一种方式呢?”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自2006年起,浙江省就开始了高中新课程改革,这项工作也催生了一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但是,改革并没有改变教学过度应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新课程理念还未转化为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的自觉行动。
另一方面,只有深化普通高中课改,才能巩固前一阶段课改成果,并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选修课程是高校面向普通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开设、供高中生选修、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高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选修课程,一方面是为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另一方面是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所以,2012年秋季,浙江省在普通高中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改,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发开设各类选修课程。
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改革如何设计?
新华网记者:
很多网友关心,课程的内容以及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选修课程包括哪些内容?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根据规定,选修课程主要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
知识拓展类课程包括大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大学初级课程,内容涉及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如信息、环保、经济等课程,及大学学科专业导论等,旨在使高中学生提前接触大学,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同时将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向中学延伸,让学生形成更为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职业技能类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和与地方特色经济相关的一些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
兴趣特长类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类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新华网记者:
这些课程所占的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学校要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利用各类资源,开设四类选修课程。
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新华网记者:
目前,哪所大学与高中有了高中选修课方面的合作开发?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目前,正式与普通高中合作开发开设选修课的高等院校只有一所,即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该校目前与萧山第六高级中学、杭州二中合作开设职业技能类先修课,选修的学生都是高一学生,开设有《社交礼仪》、《明日导游》、《小小救生员》、《中餐厨艺》、《西餐厨艺》等五门课程。
新华网记者:
网友“核桃仁”疑问:“高中期间的课程本身很忙,那么学生选修课程的具体设置,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经过论证,我们认为学校开设哪些课程,需从三个因素进行考虑:首先,先修的课程要紧贴生活技能,争取让学生“学有所用”;其次,选修的课程可以对接高中的学习知识,让学生的高中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举两个例子说:导游课程涉及到高中地理、生物知识;中西餐烹饪则有专门的烹饪化学环节,与高一、高二的化学学习密切相关;再次,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兴趣,从高中起就培养学生的职业倾向。
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学分如何认定?
新华网记者:
很多网友关心课程的考核,网友“夺宝奇兵”说:“既然选修了大学课程,那么会否采用大学课程的考核模式呢?”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
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合作学校应设立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生学分认定工作。学生参加选修课程的学习,实际修读课时数不少于规定课时数三分之二、学习过程表现良好、通过学校组织的考核合格者,即可取得学分。
学生升入开发开设先修课程高校学习,先修学分经所在高校审核通过后予以学分认定。
此外,随着选修课程建设的推进,我们将逐步建立全省性的课程审核和学分认定制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