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周末,每天上午10:05的下课铃声结束后,福建师范大学校园里便会响起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音乐。然而,在该校传播学院大四女生黄漫婷的印象里,“现在再也没有看到有人在做广播体操了,音乐都是空放的。广播体操其实就像一朵‘壁花’,虽然好看,但是无人问津。”
今年2月24日,福建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恢复开展师生工间、课间广播操活动的通知》。通知说,“每周的周一至周五上午10:05~10:15恢复播放第九套广播操音乐,鼓励师生进行工间操、课间操活动”。为了带动师生做操,从3月1日至15日,校方在图书馆广场、人文楼广场、理工楼广场等处还特地安排了体育科学学院的学生志愿者现场指导。
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2009级学生汤阿兰是推广广播操的志愿者之一。“我们都带操一个星期了,都还没什么人过来做。”在做操的现场,她热情地邀请围观的同学加入,“可是,很多同学都没有这个意识,只会站在旁边看,拿着手机拍照。”
那些日子,除了下雨天,汤阿兰和其他25名志愿者都要穿上统一的蓝色服装,定时在指定的做操地点等候。“其实,这套广播操挺容易学的。”她说,“很少有同学愿意跟着我们做操,是因为他们觉得丢人。”
该校文学院大三男生小吴便是汤阿兰所说的“觉得丢人”的那类同学。“在大家面前舞来舞去,很不好意思啦!”小吴说,“有一次,有个同学跟在志愿者后面做操,结果就被朋友嘲笑了。”
“刚开始听到广播操音乐时,就让我想起中学时代被老师逼着去操场的情景。”大一新生小林说,到了大学,不用再被强迫做操,“感觉好多了”。他认为,大学没有推广广播操的必要,因为“想锻炼的人自然会去锻炼,不想锻炼的人,十头牛也拉不动”。
广播操遭冷遇,在高校已成普遍现象。记者通过福建校媒记者QQ群对来自20多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解,发现不仅没有人看到过同学做操,大多数学校甚至连广播操音乐都没有播放。
谈及无人做操的原因,多数同学觉得“没有必要”。厦门理工学院大二学生陈超锋说,大学毕竟和中学不一样,学生的作息、上课时间都不同,“如果在大学里还要求做广播体操,会引发抱怨的。”泉州师范学院大三学生何炜翔表示,“广播体操总归是一种模式化、统一化下的产物,大学是彰显个性的地方,不可能强迫一群个性各异的人去做同样的动作”。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大三学生叶小炜则认为,受场地、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高校推行广播操显然是不可行的。
“高校推行广播操,初衷是好的,希望加强学生的体质,缓解上课疲劳。但是如果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则要考虑推广的形式是否需要改变,以便让学生能够自觉参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丛春华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安静有余,运动不足”,宁可看电脑一天,也不去锻炼一时,这是很危险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