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28,周大伯来电:毒蛇冬天出来咬人!刚刚一个60来岁的大姐被蛇咬,送到市中医院皮肤科。
见习记者殷军领核实报道:昨天中午,市中医院急诊室,61岁的陈大妈躺在床上,绘声绘色讲述被蛇咬伤的经历。急诊室门口,老伴沈大伯用树枝从一个蓝色塑料袋里,挑出一条一尺来长的死蛇。
大妈住在余杭崇贤周家村,家里有一幢两层小楼,几亩水田,三只母鸡。
楼房前面有两间老房子,是大妈家的杂物间。这里也是母鸡们下蛋的地方,冬天,农活不多,照看母鸡就成了大妈的生活重心,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收鸡蛋。
昨天上午10点50分,大妈像往常一样又去杂物间收鸡蛋。鸡窝里瞅瞅,没有,四下看看,也没看到,“我想嘛,肯定又下到缸里去了。”
缸是陶瓷的,以前用来装水,有了自来水,缸就挪到杂物间,母鸡有时会在这里下蛋。
杂物间没灯,白天光线昏暗,大妈弯腰,借着门口余光,看见缸里有一团白花花的东西,“鸡蛋!我想都没想,伸手去摸。”
摸着摸着,大妈大叫一声,“感觉左手被针扎了一下,钻心疼!”
大妈下意识缩回手,跑到门口一看,左手食指上有个小红点,“我想是老鼠咬的,或者是刺扎的。”
大妈想弄明白,找来手电筒朝缸底照去,一看吓了一跳,“一条蛇,我的妈呀,吓死我了。”
“当时哪管手疼啊,跑回屋翻出一把钳子,一定要把蛇抓住。”
大妈左手举手电,右手握钳子,跟蛇对峙。“我看它不动,慢慢靠近,一下夹住它的头,蛇的身子卷啊卷啊,我不敢松手,它越卷,我夹得越紧。
一番较量,蛇不动了,大妈把蛇扔到地上,又用钳子敲了几下。
这时,老伴闻讯赶来,一看蛇的黑色斑纹,头又是三角形的,吓了一跳,“可能是毒蛇,马上去大医院。”
沈大伯通知了儿女,带着老伴,直奔市中医院。出门时,他特意带上了蛇,“让医生看看,到底是不是毒蛇。”
不忘把蛇带到医院,这个做得非常好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寇宵说,咬伤陈大妈的这条蛇是蝮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毒蛇,毒性中等。
“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被咬伤的病人除了出现肿胀、疼痛外,还伴有畏寒、目糊、呼吸困难。
“常见的蝮蛇有五步蛇、原矛头蝮、短尾蝮、山烙铁头、 竹叶青几种,浙江都有分布。夏天被蛇咬伤很常见,冬天很少,这是我们今年收治的第一例被蛇咬伤的患者。
“伤口不深,注入的毒液不多,已经打了抗蛇毒血清、破伤风,没有太大问题,观察下就能出院了。”
寇医生说,病人被蛇咬后,还不忘把蛇带到医院,这个做得非常好,能让医生第一时间就清楚蛇的毒性多大,该选择怎样的血清。
蛇冬眠和季节无关,只跟气温有关
冬天,蛇是要冬眠的,这个季节怎么会有毒蛇出没呢?
浙江自然博物馆蛇类研究员陈苍松说,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蛇冬眠和季节无关,只跟气温有关,一般气温低于10℃时,蛇就开始停止一切活动,进入冬眠期。开春气温升高到10℃以上,蛇开始慢慢苏醒。”
所以,热带地区的蛇生活在高温下,它们从来不需要冬眠;而温带或者寒带的蛇由于要挺过寒冷的冬季,天气转冷之后,就要开始冬眠。
“如果热带地区的蛇到了温带或寒带,就要冬眠,温带寒带的蛇去了热带,就不用冬眠。”
昨天是2月1日,离过年还有一周多,属于五九六九时节,民间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俗语。2月4日就是立春节气了,春天也不远了。
陈苍松说,“这几天,杭州温度特别高,好像启动了春天模式,气温一直在15℃以上,很可能蛇误以为春天到了,醒来找吃的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