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专家齐议“奶粉限带令” 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
文/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赵琳琳、李颖、王鹤、刘蕤红、贺涵甫
3月1日,香港限带2罐奶粉出境新例开始实施,各关口严密截查离境旅客。有消息称,截至昨日8时止共拘捕25人,包括17名本地居民和8名内地人,检获115罐奶粉。
本报记者昨日就此采访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及专家,“奶粉限带令”背后,凸显民众对国内食品安全的忧虑及食品企业的诚信缺失。正如网友所言,“内地民众千里迢迢从香港带奶粉,其实购买的是香港的‘监管’。”“表面看是‘奶粉慌’,其实是‘信用慌’。”
已影响香港儿童奶粉供应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港大富生物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丹藜说:“内地与香港,一国两制,但还是一个国家。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儿童吃到安全奶粉?香港人也希望卖奶粉给内地儿童,卖得越多越好,但现在好像已经影响到了本港儿童的奶粉供应。”她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内地质检部门更严格地要求内地奶粉企业,让内地的奶粉安全起来。
谈及香港此前执行的“奶粉限带令”,全国政协委员钟瑞明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食品包括奶粉都是国外的品牌在内地生产,既然是同一品牌,其生产程序和质量等应是有保证的,但为何大家对同一品牌产地不同的产品的信心有这么大差异,这正反映了大家对一些食品生产厂家的产品没信心。”
对于香港3月1日开始执行的“奶粉限带令”,钟瑞明表示,从香港自身看,这是有效措施,但长远来看,内地也要提高食品安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重罚应区分“游客”“水客”
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红昨日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奶粉的“限带”及相关“重罚”措施自己“感觉不太好”。
她表示,对于超量携带奶粉过关的重罚,应该严格区分普通“游客”和“水客”,而不应一棍子打死,“如果这些远道而来购买奶粉的家长们,不是家中有孩子,谁会不计长途买那么多奶粉带走呢?但是,如果有些人为牟利而大批量携带奶粉过关,那就应该严惩。”
钟瑞明委员也表示,实际上,除了香港限带奶粉,很多内地家长还到国外去采购,或请海外的亲戚朋友代购。“我认为,起码国家应重视这些问题,至少对于不诚信的生产商进行重罚,这很需要。”
抢购奶粉凸显诚信困境
接受采访的委员和专家都谈及,在“奶粉限带令”背后实际上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以及对社会诚信信心的缺失。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表示,“现在,不止在香港,听说连德国一些城市的超市,奶粉都被中国妈妈买完了,这也说明,我国的奶制品业存在很大问题。”他说,三聚氰胺事件,国内企业弄虚作假和缺乏诚信,已经使中国的消费者不再信任本国的奶粉质量,这是很丢脸的事。
“国外的奶粉质量真的很好吗?”杨志红说,也不尽然,此前,新西兰产奶粉质量也出现过问题。所以,这也和内地消费者跟风心态严重有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着手。”不过,她也表示,如果普通消费者超量携带,要被判刑,这样的刑罚太不人性化。
夏学銮教授还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值得多方反思。“企业应该检查自己的盈利观、价值观;监管部门要反思,如何才能真正监管好奶制品企业,让他们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乳制品企业的造假和违法乱纪者,应该严惩!”
携带11罐奶粉离港
男子被罚五千港元
新华社香港3月2日电 一名47岁男子非法携带婴幼儿配方奶粉离境,2日在荃湾裁判法院承认控罪,被判罚款5000港元,9罐净重共8.1公斤的奶粉被充公。
香港海关1日在深圳湾管制站出境大堂拦截该名男子,在其随身行李内搜获11罐净重共9.9公斤的配方奶粉,超过法例规定的1.8公斤上限。由于他未能出示有效出口许可证,因此被海关人员拘捕。
根据1日生效的香港《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任何人士除非获发出口许可证,否则不可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为容许私人用途,离港人士可在其私人随身行李中,携带总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