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当地收治非典病人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医院。已成地标印在人们心中。
80多年前,它是一所教会医院,后来成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安宁平静,是老广东人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印象。
直到2003年春,木棉花开的季节,非典来临,搅乱了一切,大量病人被收治,八院成了当地人眼中的“恐惧之地”。来往的人躲之唯恐不及,远远绕着医院走。
但八院内是另一番景象:医生瞬间变成了“生化人”,穿着隔离衣,“全副武装”穿梭在医院里、紧张忙碌着。
高洪波目睹同事在救治中被感染,其中一些失去生命。他说这些伤痛都记在心里,忘不了。在他看来,那时的八院,就像战场,面对未知的敌人,恐慌弥漫,唯有尽力救人。
上“战场”的还有护士黄春华。非典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她和同事推着一百多公斤的机器,在平均温度10摄氏度的病房内移动,全身湿透。
看着病人从鼻导管吸氧到呼吸机插管,最后到死亡,她说这是她心情最沉重的时刻。
偶尔,医护人员会和病人开开玩笑,宽慰对方,也宽慰自己,大家一路相互支撑走下去。
2004年1月,最后一个非典病人出院,八院完成使命,暂时恢复宁静,之后,它又经历了甲流、禽流感的考验。
非典后的这些年里,八院重获新生。一栋新楼出现,设施完备,原本专门划分出来收治非典的11楼,现在成为医治其他传染病的楼层。
2014年,八院会有更大的变化,它将搬到广州市白云区,成为一所综合性医院。但传染科依然留在市区,作为分部继续行使原来的职责。
高洪波觉得,10年时光也没改变这所医院的模样。门前木棉花开依旧。
尽管10年前那段天天穿白色隔离衣、闻着呛鼻消毒药水的岁月已经远去,但八院作为救治传染病的地标一直不会改变,作为八院医生,心境也不会变,他说,救人的战役一旦打响:“该上还得上。”
特约撰稿 李奇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