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27日电(记者何天文、王丽、王橙澄)今年,贵州抽调3万名干部下沉基层、驻村帮扶,弥补贫困地区发展“短板”。一本本“驻村日记”,点滴记录着群众心声与期盼。
基础设施瓶颈卡住发展“黔途”
【日记摘抄】“过年有肉吃却没水洗,酒随便喝水省着吃。”毕节市纪委机关党委副书记王敖年初到织金县自强乡桥上村任驻村工作组组长,他的“驻村日记”里记录最多的就是村民们普遍反映的吃水难题。而在大方县核桃村,“行路难”则成为驻村干部黄家远日记本中的“高频词”。
【记者见闻】桥上村本有一条穿村而过、四季长流的小河沟,两旁是930亩的宽阔坝子,但前些年上游修建水库拦坝发电,这条小河变成了干沟,人畜饮水困难。
“基础设施彻底卡住了村里的脱贫路。”王敖说。几个月来,他和村干部一次次沿着刀削般的悬崖峭壁爬行寻找水源,又一次次向各级部门汇报,千方百计争取项目。
白、彝、苗族群众聚居的大方县核桃村以盛产核桃闻名,可落后的交通却让核桃村难副盛名。县检察院来的驻村干部黄家远一到村,就听闻村民曾联合给“省长信箱”写信,说外出只有一条10公里的小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赶场天群众背着东西走不动,搭个摩托车车费就10多元,付不起。
【干部点评】“同步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是目前制约发展的首要难题。”六盘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勇说,驻村工作组就是要集中整合各方力量,帮助农村改善最现实、最迫切的难题。
“路径依赖”拉大脱贫“半径”
【日记摘抄】大方县星宿乡龙场村驻村干部陈世举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苦恼:“这里森林茂密、生态优美,走进村寨,环境却脏乱差,群众思维观念封闭落后。”王敖的驻村日记本里一段特别标注出来的“群众语言”让人记忆深刻:“要穷穷到底,党委政府会"托底"。”
【记者见闻】尽管桥上村有一片天然良坝,但因基础设施长期滞后,农民穷惯了、穷怕了,甚至穷麻木了,部分群众存在“依赖思想、坐等思想、绝望思想”。全村7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外出务工了,还有30多户举家外迁,出现“空心化”趋势。
返乡农民工张坤去年养了几百只鹅,可因不懂技术全死了。“年轻人有谋发展的心,这比什么都宝贵。”王敖自掏腰包,带着他和几个村民到外地学习养殖技术。如今新的鹅棚建起来了,张坤有了信心,村里一些年轻人又跟着他学技术。
前不久,张坤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王敖说,全村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1人,80%是45岁以上的老党员。党员老龄化,党组织对年轻人没有号召力和吸引力,村里的发展还能有什么活力。
大方县星宿乡森林覆盖率超过70%,却是一类扶贫重点乡。陈世举说,前几年当地三分之一是绝对贫困人口,住的是茅草房,群众也失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同步小康首先需要有拔穷根、谋发展的强烈意愿。”
【干部点评】“对一些贫困地区来说,谋发展的强烈意愿,比发展的能力与途径更重要。”毕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家忠说,外来干部、上级领导驻村,就是要给封闭、落后的村寨打破观念,让扶贫向“扶智”转变,打破贫困“路径依赖”。
干部作风检验“小康进程”
【日记摘抄】“2月28日,到村第二天,就遇到村民前来反映问题。原来当地的国企那罗煤矿征用农民土地堆放矸石,对农民进行青苗款补偿,却把王明和裴成喜两人漏掉了。”六盘水市钟山区那罗社区28岁的驻村干部杨毕在日记中写道,“尽管才700多元,但两人觉得政府有失公道。一件小事,却让百姓心生怨气,甚至小矛盾演变成大矛盾。”
【记者见闻】六枝特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常务副队长郭萌就曾遇到驻村干部向她“求助”。几名年轻驻村干部刚到村上,就收到一叠举报信,村民联名举报村干部,却苦于投诉无门。
【干部点评】“基层干部不能像葫芦掉井里,看似下得深,实际还浮着。”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永春说,同步小康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明确。要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锻炼和培养一批年富力强、能够带领群众实现同步小康目标的“小康书记”,成为扎根基层的“泥土干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