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这个夏天,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反贪硕士班”毕业了。班内超过半数的学生进入了检察机构工作。今后,这些年轻人便将运用他们的专业手段介入反腐战争。
此前3年,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各种讯问技巧,其中包括测谎仪使用和“微观表情识破谎言”。他们有堪称豪华的导师团队,导师组组长由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担任。
人们对这群年轻人充满好奇,同时也带着质疑,“二十几个人,能对国家的反贪形势,带来什么影响?”
这种疑惑,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反贪不断提速的当下中国,这些学生的命运,注定为世人所关注。这群象牙塔里培养出来的“反贪斗士”,成为最好的观察标本。
特殊的班级
2013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一个特殊的班级毕业了。
明德法学院前,24名年轻人围坐成心形,向三年研究生时光告别。他们是职务犯罪侦查研究生班(简称“职侦班”)的首批毕业生。
这个班级的另一个名字,更加广为人知:“反贪硕士班”。
该班创办于3年前,配备了包括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在内的豪华导师团,一些课程亦为特设。与其他学生不同,他们在入学之初便要接受成绩之外的考验。
“我们选择的是正直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所长何家弘告诉记者。他正是这个班级的创办者。
他还记得三年前的面试,有学生正是因“入学动机”出局——答问时,该学生坦言,他家里打过官司,所以家里人希望他以后能进检察院。他的回答得了低分。
“带着个人目的来学,和我们培养的目标有差距。”何家弘解释。他希望为基层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侦查人才。2006年,他在最高检挂职两年,发现基层职务犯罪情况严重,而侦查人员素质偏低。4年后,在他的推动下,最高检和人民大学签署备忘录,联合培养职务犯罪方向研究生,即反贪腐和反渎职的专业人才。
听闻创办消息后,学生李传文几乎是第一时间决定报考。
这个东北男孩儿从小喜欢看港片,对廉政总署印象深刻。看到招生信息,他“感觉儿时的梦想又开始发光”。和他一样激动的,还有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李屾。——这一年,他们都已经考取了人大的法律硕士,这是“反贪硕士”的入门门槛。
原定招生18-20人,报名人数远超此数。何家弘记得,短短两天,报名人数已经达到90多人。
入学分数和学科背景是第一道门槛,一半人通过,进入面试。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是第二道门槛。而个人品德,则是至关重要的考量标准。
最后入围的学生,“都有对不正之风的痛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学军说。
媒体曾报道面试过程的一个小插曲:一名女生未入围初选,冲到何家弘的办公室,称自己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检察官。说到后来,她哭了。这种理想主义打动了何家弘,最终,她获得了面试机会,并因面试的优秀表现进入班级。
“反贪硕士班”的称号,随着媒体关注而流传。对此,何家弘曾经开玩笑称:“我们这个班是沾了腐败的光了,如果腐败问题不是这么受关注,我们这个教学改革可能都走不出校园。”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