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是一级致癌物,一会儿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小小的槟榔,大大的央视,都让人迷了双眼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志杰
敝国食物谱,庞大而精致,严整而瑰丽。但是,其间每每有一些奇葩,跳将出来,其面目,又往往吓人一跳。
槟榔,就是这些奇葩中,尤其特别的一朵。
2013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等四个栏目报道: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研究,槟榔为一级致癌物。在槟榔主消费区湖南省,上半年,湘雅二医院收治的口腔癌病人已达248例,去年湖南全省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约有2000例。该院医生张胜出镜发言:“口腔癌有60%左右的患者都和吃槟榔有关。”
央视出手,展现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雷霆万钧之力。次日下午,在青果槟榔的主产区—海南省,农业厅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对。就在这一天,海南槟榔收购价从每斤4.2元降到3元多一点,此后,下降继续,最低时跌到每斤1.4元。海南方面的数字说,目前海南槟榔种植面积为118万亩,总产值30亿元左右。
然后,央视变脸了。
9月22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连续报道说“‘槟榔致癌’并无科学根据”,这次出镜的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章魁华。这位“曾是中国大陆唯一应邀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所召集的槟榔专题研究会的专家”表示,嚼槟榔本身问题不大,咀嚼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的亚硝胺只要不和吸烟同时发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一会儿是一级致癌物,一会儿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小小的槟榔,大大的央视,都让人迷了双眼。
面红口赤会上瘾
这是一朵怎样的奇葩呢?
地大物博的泱泱中华,槟榔只是一个区域性物产。但它的区域很奇异:槟榔主产区是海南,而加工消费区则在湖南,中间跨越了珠三角。
在台湾,槟榔融于民俗,不仅有邓丽君《采槟榔》传唱,还有“槟榔西施”。海南和台湾,吃新鲜的槟榔,湖南则吃槟榔干果壳。海南、台湾可以理解,湖南是怎么回事呢?
《湘潭市志》介绍说,1650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9天,县城所剩人口不满百人,有一位程姓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槟榔避疫之法收尸净域,从此,嚼槟榔习惯遂流传下来。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槟榔干果逐渐走出湘潭,扩散到湖南省,最近几年,又扩张到二十多个省份,湖南省外销量已占到四成。如今,湖南省有咀嚼槟榔习惯者超过一千万人,槟榔加工产业从业者已达40万人。
槟榔令人兴奋。初嚼槟榔,会感到面红口赤,额头冒汗,一些人甚至无法呼吸。长期嚼的人,嚼得青筋凸起,胸梗,发汗,头晕,“槟榔加烟,法力无边”。
“驿吏劝我食,可已瘴疠忧。初惊刺生颊,渐若戟在喉。纷纷花满眼,岑岑晕蒙头。将疑误腊毒,复想致无由。稍稍热上面,轻汗如珠流。清凉彻肺腑,粗秽无纤留。”这是明代刘伯温在《初食槟榔》的记忆。
问题在于,嚼槟榔与抽烟一样,会上瘾。
刘伯温体验的槟榔,和今天的槟榔干果不同。湖南吃槟榔,不同于印度,也不同于海南、台湾,在湖南每年制出的十几万吨槟榔干果,使用石灰熬制,含有数十种成分,配料是槟榔有没有“劲道”、能不能“上瘾”的关键。一些不良商家,甚至使用666、敌敌畏等农药。
一名曾深入槟榔厂内卧底的新闻院系大学生,在身份暴露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当时受到警告,如果报道此事,几个厂家会联合出资80万购买他的人头。
一千多万湖南人吃上瘾的,到底是槟榔,还是制作槟榔干果的卤料?
历史的重演
太阳底下无新事。央视这次前后矛盾、自我攻防的报道,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早在2001年,刚刚创刊的《潇湘晨报》连续11天用大量版面追踪槟榔的危害,其中一期标题为《被槟榔“谋杀”》。而与此同时,同城另一家报纸,则针锋相对:“槟榔无毒”。
两年之后,“槟榔”战斗再次打响。2003年8月19日,《潇湘晨报》头版引用新华社刊发的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随后,同城报纸头版刊发稿件《槟榔到底是不是毒药》,声称某媒体引用世卫组织研究结果含糊其辞,且槟榔致癌仅只是课题不是结论,自古槟榔就可以药用。
时至今日,支撑央视槟榔报道的,仍然是来自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上述研究结果。
在湖南的媒体界,槟榔企业是广告大户,《潇湘晨报》的坚持立场,使其自创刊之后从未有一笔槟榔业广告投入。但是,犀利坚韧之作风,又为该报迅速夺取湖南报业市场份额绝对第一位置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得失之间,远近之虑,岂不令人唏嘘?
不是科研问题,是经济问题
人们不禁蹊跷,为什么“槟榔致癌”,如同潮汐一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翻涌一次,冲上来,又退下去?
一会有毒,一会又无毒。一个涉及千万人口之重的健康医学科研问题,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反复?难不成就真的说不清楚了吗?
这其实不是一个科研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在湖南,2003年全省槟榔销售额13亿元,2011年50亿元,2012年60亿元,2013年大幅增长已成定局,槟榔行业协会还宣布,2016年,湖南槟榔产业产值将达到150亿元,上缴利税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在海南,1982年,海南全省槟榔面积只有1.8万亩,2001年达到了 44.8万亩,而2011年已经上升到118万亩。
由小到大,有消息说,小龙王、胖哥、口味王、宾之郎、皇爷、伍子醉、友文,这些湖南槟榔企业年产值均在亿元以上。他们组成的槟榔协会力量之大小,已在十多年来每次“槟榔致癌”言论被扑灭中,在各种针对性提案无法取得进展中,得到证实。2010年底,槟榔巨头王继业“被妻子弑夫夺产”的纠纷亦闹得沸沸扬扬。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主任翦新春曾对《瞭望东方周刊》倡言:“我觉得槟榔不但要像香烟一样不能做广告,而且应当广而告之有害。就像吸烟一样,在包装上打出‘有害健康’的标语。”
翦新春教授介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又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有癌变的可能性。
国内首例OSF患者于1984年出现在湘潭,槟榔产地,当时发现了一名18岁女孩嘴不能张开、害怕刺激性食物、口腔起泡、唾液减少,她从湘潭一路寻医到长沙,大小医院都查不出病因。
湘雅医院的刘蜀藩教授接诊后,和专家们四处查阅资料,后来发现,远在印度嚼食槟榔的人数众多,口腔癌患者不少。世界卫生组织在1966年,用英文发了数百篇关于槟榔导致癌变的文章。
因为首例病例出现在湖南湘潭,1984年,湘雅医院部分研究人员在湘潭进行了调研,在3015名嚼槟榔者中,发现有29例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而不嚼槟榔的627人中未发现此病患者。根据后期发现的病例共计为32人,得出患病率是0.96%。翦新春教授说,之后,在1987年,湘潭口腔医院一名专家也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患病率达到了3.3%。
2009年9月至11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教授凌天牖领衔的团队,对湖南全省范围抽样调查,实际调查2356人(户),在咀嚼槟榔者中的患病率为6.81%。报告说,湖南省居民咀嚼槟榔率达到15.6%。照此推算,湖南省嚼食槟榔的人数近千万。
看来,伴随槟榔业发展,患病率确在不断上升。但是这些调查,显然没有得到有效传播和重视。
2010年12月3日,台湾媒体报道,依据台湾“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民众口腔癌发生个案中,可归因于嚼槟榔的百分比为38%、归因于吸烟为31%。
凌天牖推测,将来会有大量的相关疾病发生。1997年,作为湖南省政协委员的他,提交了槟榔影响身体健康和环境的提案。2006年,他再次提案,还是不了了之。“其实我们要求得不高,就是在包装上提醒:‘吃槟榔有害健康’。”
致公党湖南省委副主委胡旭晟亦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出台槟榔行业国家标准,责令厂家标注“过度食用槟榔有害口腔健康”。
湘雅附二医院口腔科主任吴汉江说,研究槟榔问题的几个教授,包括他本人,都受到过威胁,不准发声。
科研问题与经济问题的交织,在香烟领域也颇为明显。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宣传说,金圣香烟“对改善心血管功能具有较好效果”,因为“中国毒理学会进行过毒理学评价,金圣烟所添加的金圣香具有明显降低卷烟危害的作用,整体降害效果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由于这个宣传太具有颠覆性,中国毒理学会不得不于10月17日发布声明“吸烟的健康危害早已被公认⋯⋯没有任何证据可直接表明卷烟中添加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成分可以降低吸烟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起了当年盛行一时的白酒界公案—“茅台酒保肝护肝”?
谁为公共健康代言
在国内,在槟榔问题上最为积极的地方政府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市政府。早在1994年3月,厦门市政府颁发《关于在本市辖区内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的通告》,违反者最高可罚10000元。1996年,这一通告又升格为《厦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规定》。
在槟榔加工核心地,湘潭市政府食品工业办简中玉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槟榔厂家的主管部门是“市经委”,但现在经委通常只是给予一些指导意见,省里对槟榔产业的态度是“不予扶持”,所以这个产业的实际管理方就是“槟榔协会”。
海南槟榔青果产业有农业厅为“百万农户”进行利益维护,湖南槟榔加工业有槟榔协会为“40万从业者”进行有组织的宣传和应对。唯独,消费者一方,只有少数媒体和专家,时断时续地为之呼吁。至于公共医疗健康支出的风险,则无人提及。
好在,这么多年的媒体督促,终于在2013年9月份起到了一点效果,据报道,自9月1日起,湖南槟榔厂家已经开始在包装上标注“过量嚼食槟榔,有害口腔健康”。湖南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湖南省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预计2013年下半年公布并实施。
社会的改变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终究算是湖南人有标志意义的“一小步”。
但是,各界共识仍未达成,而科研,又总是那么神奇。
在这一次舆论攻防战之中,不知源头但发布于各类报纸、网站的一则消息要求“正确对待世界卫生组织‘槟榔致癌论’”,并说:2007年8月《英国精神病学》杂志刊登报告称,西太平洋上的帕劳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人常嚼食槟榔,患精神分裂症的人的症状比不咀嚼槟榔病人轻。适当嚼食槟榔,可以促进学习记忆并能够改善老年性痴呆的症状。 槟榔果的乙醇提取物、己烷相、乙酸乙酯相等有抗抑郁作用。
这样看来,槟榔不仅不致癌,反而是精神卫生界的救世主了。
这个消息,就如同初嚼槟榔干果让人脸红耳赤额头冒汗一般,很令人“精神”。据说,湖南槟榔企业每年上缴利税上亿元,这些钱为什么就不能拨出一部分,把这桩公案研究清楚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