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震区的惨状,村民很伤心 |
面对震区的惨状,村民很伤心 |
8月4日凌晨2点,鲁甸地震后的第10个小时。从鲁甸县城驶往火德红镇途中——县城某家烧烤店内,200余名人在此避难,他们说,火德红镇也是地震重灾区,山下的牛栏江已经形成堰塞湖。大雨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马路尽头忽而闪过一道闪电,映照出远山如巨兽般的轮廓,巨大的雷鸣声紧接着闪电轰隆隆而来。
沿途的村落,稀稀疏疏地亮着灯,白色的、黄色的灯光从玻璃窗里透出。在几栋门前一片狼藉的新建房屋前,立着几顶白色帐篷。一栋泥土砌成的房屋的二楼,昏黄的灯光打到成堆的玉米粒上。沿途,还能看到一家小卖部,亮着灯,敞开着大铁门。
灾民暴雨雷鸣的第一夜
火德红白天热闹的街道,在凌晨2点依然有很多人,他们站在房屋门口,望着天,看着街道上的车辆,一言不发。每月逢农历的二、五、八日,就是火德红赶街的日子。8月3日,正是农历的七月初八。
这天上午10点,戈时国骑着摩托车载着孩子从银厂村水槽社出发,半小时后,他们到达火德红镇。11点半,他的老婆带着另外3个孩子与他在姐夫胡顺本家会合。胡顺本在镇上开了个小卖部,有栋三层的楼房。
下午4点的太阳有点烈,赶街人感觉背上辣辣的。戈时国的大儿子戈应苍坐在小卖部门口,他感觉整个人要被人从椅子上推下来,与此同时,他看见门口一个骑摩托车的人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接着他听到了“好像是从对面的山上传来声音”。
“我猜房子会倒,摇得太厉害了。”地震10分钟后,戈时国安定好心情,骑着摩托车往家赶。“家里两栋房子,一栋建了20多年,一栋是五六年前才盖的,都没了。”戈时国和爱人带着孩子们住在姐夫家。当晚12点,房子摇了一次,坐在椅子上打瞌睡的戈时国睡意全无。
他们的孩子正坐在姐夫家的车子里,离小卖部不到20米。猛地打开车门,还在嬉闹的孩子瞬间安静下来。车子里坐着5个孩子,还有2个后车在厢里睡得正香。这辆车,是孩子们的临时乐园。戈时国不知道新房子什么时候才能建成,他收入的主要来源——4头猪还在废墟下嗷嗷叫唤。
4小时20公里夜路见家人
凌晨4点,雨势不减,前往火德红的路渐趋艰难。而从鲁甸县城前往龙头山镇的路上,救护车的呼叫声时不时刺破寂静的雨夜,军用车辆闪烁的灯光照亮前行的夜行人。
因为地震、暴雨的缘故,前往龙头山镇的路已经面目全非,除了救护、救灾车辆,其它车辆一律不得入内。特地从昆明、曲靖等地赶回老家的龙山头人被阻挡在昭巧二级公路的入口,而原本用来运送灾民的中巴,被陷在途中。
杨应红在入口处犹豫了许久。8月3日当天,在昆明上班的她在西安出差。下午5点,她到达长水机场,赶回家,开着她的丰田越野车马不停蹄地赶往鲁甸,却在与家乡相隔20公里的地方被阻。平时,这条路她开车还不要一个小时。
35岁的杨应红在昆明已生活多年,女儿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双亲已亡,还有姐姐。她想回家看看姐姐的房子,自从3日下午5点通话过后,她就再也没跟姐姐联系。“我在昭通还有一套房子,要是姐姐的房子倒了,就让她住我那儿。”
她看到有人走进那条艰险未知的路,她小跑几步跟上去:“你们要去龙头山么?我跟你们一起,我一个人有点怕。”一路上,她时不时回头张望,看看后方灯光的来源。来了许多军车,也经过许多民政救灾车辆,她挥了挥手,车子没有停下,她看到还有空位的车厢,不耐烦地叹了口气。
如此停停走走,在走过约五公里路后,一辆车停在她面前。她爬上车,一路坐到小寨乡。此时已是6点,山顶上已泛微光,前方堵着大量准备前往灾区救灾的车辆。她下了车,又继续往龙头山方向走。
从天生桥往龙山头的道路,已经不是杨应红印象中的样子,接连两侧悬崖峭壁的原本是一条宽为6米的车道。而此时,大部分路段被泥土覆盖。时不时,道路旁传来“走快点,走快点,小心头上”的提醒。她眼看在某个拐角处,一大堆泥土从山坡上滑落下来,把才清理出来的路面又覆盖住了。
上午8点20分,与杨应红在路上会合的龙头山人,经过4小时的徒步转过山,看到了龙头山——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她心里最牵挂的地方。此时的龙头山旭日初升,阳光打在皮肤上暖暖的,许多救护车和作业车停放在山路上,她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