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 新华社发 |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氢弹模型 |
据了解,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外,还颁发了4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0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亮点:最高奖连续3年给军工专家
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25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3年共5位军工专家获得最高科技奖。如2012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是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2013年获奖者程开甲为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
分析:体现国防力量不断强大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算上本次,最高科技奖已经连续三次颁发给了军工专家。对此,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蔡言厚表示,如果要实现伟大的民族振兴,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国防能力建设,最高科技奖连续3年颁给军工专家,是国力增强和国防力量不断强大的一个体现,也表现了国家对于国防科技建设的重视。
释疑:1人获奖并非首次
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15年来,仅2004年出现空缺(见下图)。据媒体报道,当年最高奖评审程序微调,往年入围最后一轮却未能获奖的科学家2004年可以跳过初评,直接进入最后一轮,由此导致最后一轮有5名候选人,使投票分散,最终未能产生最高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002年、2006年都只有一名科学家获得最高奖殊荣。
记者发现,25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9成获奖者时间差在20年以上。
高校:清华北大盛产最高科技奖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度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毕业院校是北京大学。至此,25位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中有5位来自北京大学,5位来自清华大学。此外,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3名。
此外,自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女性获得者。
对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表示,对于女科学家获奖比重偏低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并开始深入调查和研究。
同时,从获奖者出生地域分布上看,省份之间极不平衡。获奖者主要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辽宁省产生了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京津沪地区共产生了9位获奖者;1/3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出生地为长三角地区。
关注
于敏是谁?
于敏,核物理学家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国产土专家一号”。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有何成就?
1.突破氢弹原理,解决热核武器物理中的基础问题,成功建立氢弹模型。
2.用两年零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
3.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
于敏曾有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
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到330万吨。试验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1988年,于敏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结束,他的名字被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实在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是学术领导人之一。”
于敏曾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
通话用暗号“打松鼠”
1965年,正是我国氢弹研究的突破期。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第二天,邓稼先就赶到了上海……
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于敏的胃病日益加重。在大型空爆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其妻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计算机不如他口算快
于敏思维敏捷是在求学时就表现出来的。有一次,近世代数考试,张禾瑞先生出的题目很难,数学系学习最好的学生只得了60分,唯独选修的学物理的于敏得了100分。
于敏的学生蓝可也告诉记者,于敏讲课或作报告时,很少看讲稿,经常是不假思索地便可以写出一黑板所需要引用的公式。有时需要算一个结果,手持计算机竟还不如于敏口算来得快。
对工作心无旁骛的大科学家,对生活就有点“不上心”了。有一次,一直忙于工作的他要帮妻子洗衣服。他的任务就是往洗衣机里加水,嘴里还计数:一盆、两盆、三盆……他干得非常起劲,却也纳闷,只是水加进去,却不见水增加。妻子发现后过来检查,才发现他没有关排水阀,做了半天“无用功”。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法制晚报》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