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出租车不是一般的乱,城区还好,镇街不打表、拒载的,服务态度差的,投诉了也没用。— 乘客王小姐
专车服务确实好,不光开门递水,下雨还会帮忙打伞。— 乘客小万
“好多老乡现在已经报名去当专车司机了,有的已经开始在上班了。”彭杰就是转行当专车司机的的哥之一。开了两年出租车的他,从2月4日开始,正式转型成为一名专车司机。
客源少,是不少的哥转行开专车的主要目的。"扫黄’前生意还可以,起码能养活老婆孩子。”彭杰说,去年开始,客源就急剧下降,开得那么辛苦,也赚不到什么钱。现在还在开出租车的胡师傅告诉记者,今年春运结束后,回归正常的客流比去年又有了明显的下降。一个白班如果是下午3点半交班,只有350元的毛收入,好的话也就400多元。晚班跑到深夜一两点,也只有400多元。“一个月毛利润就三四千元,跟进厂工资差不多,但是压力就要大得多”。
也正因如此,从去年开始,东莞出租车就出现了“招不到司机”的苗头。到今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这在前几年,几乎是没法想象的事情。“以前一台车12万茶水费也有人做,现在倒贴钱也没人做了。”彭杰描述的这一巨大落差,并没有半点夸张。一组对比数据,就能看出这其中的明显变化。
2013年5月,东莞首次举办出租车司机公招活动时,186个出租车司机的名额,有1026人报名来“抢”,中签率达1:6。2014年10月12日,公招出租车司机推出482个名额,报名519人,实到511人,最终482人中签。11月8日,第二批公招报名人数为1000人,实到982人,最终940人中签。招聘名额和报名人数几乎相当于1:1。
由于报名人数太少,第三期的公招司机活动甚至无法如期举行。今年1月15日-16日,市出租车协会发出招聘通告,表示仍可报名参加招聘。招聘启事中还提到:“凡在2014年10月12日和11月8日两批参加公招领取《中签确认通知》,但至今未按要求前往公司报到的出租车驾驶员,还可重新参加报名。”这也意味着,在前两批公招活动中,甚至有司机中签后没去报到。
从“挤爆头”到“没人要”,东莞出租车司机市场一落千丈,仅仅用了一年半的光景。的哥们将原因归结到客源的急剧下降。而专车司机,则完全不用担心客源,因为他们只用管接单,每天上够8-11小时的班,就可以拿到5000多的保底工资,自然成为的哥们转型的首要选择。
“反正有保底工资,我又不挑单,也不用去找单,总部有调度单过来,不拒单就可以了,客源多少是公司考虑的问题,我们唯一要考虑好的就是服务好客人。”从出租车司机到专车司机,彭杰迅速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并适应了这一全新的生存模式。
包括胡师傅在内的出租车司机,也在筹谋着转型“好多司机看好这个行业了,对司机没有压力。以后长途的好客可能都要被他们拉走,我们以后基本上就是赔本钱赚吆喝了。”胡师傅说,自己的出租车还没到期,到期了也会考虑去开专车。
还有原本开“黑的”的私家车主,在悄然地“洗白”“上岸”,转行开起了专车,刘军(化名)就是其中一位。一直在东莞做二手房东的刘军,由于老婆在帮忙照看出租屋,自己没什么事干,以前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黑的”司机。“以前经常从东泰接两个女孩子,到盛世歌朝上班,晚上又接回来。”有了固定熟客的刘军,并不担心运管部门的查车,“都是熟人,也不怕”。“后来盛世歌朝倒闭了,客源也少了,就不做了。”
专车公司扎堆东莞 下月又来两家
的哥们纷纷转型的背后,则是接连抢滩东莞市场的专车公司们。从去年开始,专车企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历经了新生、打压、翻身等一系列战役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取得交通部长杨传堂“合法化”的认可后,发展蔓延之势一发不可收拾。深处广深之间的东莞,自然成为他们抢占市场的下一“高地”。
目前,滴滴、易到、神州等国内专车巨头,均已陆续在东莞布局,如滴滴和神州专车都是在1月份入主东莞市场的。臧中堂介绍,神州专车目前在东莞的数量还不到100台,基本每部车匹配一名司机。目前在东莞的订单量,基本上平均每天每车有10单以上。“未来根据市场的情况、需求的增长,我们会酌情增加车辆和司机。”
在司机招聘上,这些专车公司基本采取一样的模式和要求。如滴滴专车平台只为正规的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信息服务,并要求所有提供驾驶员的劳务公司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严格的面试、培训和考核。所有司机需形象端正、有一定文化程度、无犯罪记录、5年以上驾龄;上岗前需经过专车平台组织安排的业务和服务标准考核;驾驶员上岗后每月必须参加例会培训以加强管理。
“我们对平台上每一个司机都有严格的初试、复试、培训、考核才可以上线运营,进入平台以后,还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如有投诉、事故或其他有损乘客利益的事情发生,会立即解除合作,保障乘客舒适的乘车体验和安全出行需求。”滴滴公司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越来越多的专车公司,也开始准备进入东莞市场。记者了解到,下个月,至少还有两家专车公司抢滩东莞市场。“我有车”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我有车”准备在4月份进入东莞市场,目前正在筹备车辆租赁、司机招聘等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一般乘客来说,专车收费标准比普通出租车还是贵了1到2倍。为了吸引和聚集用户,大部分专车公司通过发补贴、派优惠券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劣势。但“烧钱”模式会否难以为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纯烧钱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模式,其实行业内也是这么看的。”“我有车”有关负责人说,考虑到这一方面,目前该公司推出的专车车型,分了四种,分别为经济型、舒适型、商务型、豪华型,其中经济型专车的收费标准,甚至可能和传统出租车持平或更低。
专车这样市场自发而起的新生事物,从诞生之日起便历经多番波折。先是各地被抢客源的出租车司机停运抗议,接着是部分城市交管部门以“黑车”为名对专车进行查处。随着交通部对专车合法性的逐步认可,这个新生婴孩总算迈开了艰难的一步。实际上,接下来专车要面临的,除了司机招聘、收费标准外,还有租赁车辆牌照的问题。
根据《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汽车租赁业务不需要到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但租赁公司经营、车辆及制度等须符合《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的要求。也就是说,即便通过租赁车辆的模式发展专车,也可能面临牌照限制,何况如今不少城市还实行了限牌政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列席会议的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谈及出租车、专车之争时表示,交通运输部专门成立了出租汽车行业改革领导小组,目前已经完成前三轮深入调研,初步形成改革的指导意见,预计上半年或将出台。这也成为包括滴滴在内的专车公司期待的,对专车发展问题解决之道的转折点。
鲶鱼效应
矫正东莞的士陋习 业内看好
专车给东莞带来的改变,绝不仅仅是对出租车市场的补充。不打表、拒载这些东莞出租车的传统陋习,或将在专车的入侵之下不得不矫正。王文(化名)是一家镇街黄的公司的管理人员,他认为,现在东莞出租车市场非常混乱,肯定是要有外力来刺激一下这个市场,才能更规范。
在虎门、长安等镇街,不打表已经成为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即使是在市区,到了高峰期,的士司机也常常以“交班”为由挑客拒载。尽管交通局也多次出台打击不打表的办法,但在出租车司机本身就难招的趋势下,威慑力已经大不如前。
做过出租车司机的彭杰就对此深有感触。“开出租车的时候,抽烟、打电话、绕红灯、过年过节不打表,把乘客当空气,几乎每个人都会这么做。”对于为什么不怕被处罚的原因,他说:“很简单,生意这么差,管了的话更没人开了。”
而专车司机就不一样了,乘客稍微不满意,就可能直接影响到收入。“投诉一次就罚500块,绩效和个人情绪肯定都会受影响。”彭杰说。
“肯定会带来冲击,但我觉得反而是好事。”深圳市交通行业特聘专家、深圳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江这样看专车时代的到来。
同样是公司运作,同样的陋习,出租车公司为什么不能像专车公司一样矫正呢?王文说:“管得太严,出租车司机又闹事。每次开会强调服务和安全,左耳进右耳出,你又不是发钱给他。再说,通过奖励来鼓励,我能奖多少,本来负利润就在那里。”
对于外界认为的出租车公司暴利又不改善管理的指责,王文这样算了一笔账,来说明现在出租车公司无法暴利的现状:“黄的承包费一个月4070元,一台车缴税一个月400元,GPS费用几十块,车按5年折旧,10万元的车来折,5年每年折掉2万元,一个月去掉一两千元,公司管理人员5个员工工资摊掉三四百元,公司另外缴纳的营业税,清洗座套一个月几十块,加起来都两三千元了,利润有多高?我做那个报表,正常来做肯定是亏钱的。”
“我有车”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专车司机考核的体制:系统会全程跟踪司机整个行程,如果跳单,接了单不去接乘客,或是绕路,乘客可以通过客服热线来投诉,也可以在评级制度上打分,如果乘客对他不满意,可以直接评几星,车管团队每个月还会对司机评级进行考量,客户投诉多的,除了谈话教育外,还会扣奖金,情况严重的,就直接面临被炒的处罚。
如何监管
专车怎么管 东莞暂没动作
各地对专车陆续采取了不同的管制措施,包括上海等城市,曾对专车按照“非法营运”进行了查处。直到最近交通部对专车合法性作出公开认可后,各地交管部门对专车的管制也暂告一段落。而从去年1月专车陆续进入东莞市场以来,东莞交管部门至今没有动作。
日前,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回应南都记者称,对于专车,该局将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进行规范,暂时没有法规规定专车服务需要到道路运输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对于如何应对交通部门的监管,滴滴专车有关负责人回应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目前专车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专车的监管措施,市场对专车的接受还需要过程,我们的软件也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等,这是我们大家要为之努力去解决的。我们很期待看到政府能针对‘专车’这样的新模式,出台适合市场的监管方式,让专车全行业都能在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下健康发展。”
“我试过专车,性价比不错,作为消费者,我是支持专车的。”曾经在欧洲体验过各种出租车的深圳市交通行业特聘专家、深圳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王江说,专车的发展并不是出租车市场上冒出的一汪“浑水”,而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出租车也要多样化,中高档的都要有,你看欧洲的出租车,有捷达,也有劳斯莱斯奔驰,还有19座的,为什么都要搞成一样的呢?”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预计,2014年,中国租车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租车公司拥有的汽车总量将超过40万辆,随着国家公车改革,将释放出来的汽车租赁市场需求有望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股需求对市场产生的蝴蝶效应更加庞大。
在这股蝴蝶效应的旋风中,东莞也无可回避。目前,东莞共有36家出租车公司,车辆总数为7691辆,最近一次新增出租车是在2009年。当时,为配合“治摩”政策,东莞新增了950辆公共的士,分配给各镇。最新出炉的新版东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则提出,东莞出租车规模应控制在9辆/万人左右,规划到2020年,东莞出租车规模要控制在9000辆左右;2030年,东莞出租车则规模控制在10800辆左右。
尚未对如何监管专车表态的东莞市交通局,或许也和业内一样,正在等待交通部上半年要出台的出租车改革方案。而一场由专车带来的市场自发性的出租车变革,即将到来,东莞,准备好了吗?
01-03版 采写:南都记者 龚萍 实习生 曾垂易 摄影:南都记者 梁清 南都制图:张许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