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男女分手后生子众筹社会抚养费:生育不能绑架婚姻

来源:南方周末
  在中国,不婚思想逐渐流行,未婚生子现象增多。两个非典型的男女,以众筹社会抚养费的方式,试图引发人们从制度层面来关注:生育权能不能与婚姻脱离?我们不下结论。

  分手后他们决定:生下孩子,不要婚姻。他们认为,比起形同虚设的婚姻,给予爱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他们借众筹社会抚养费,“向这个社会”提问:为什么不结婚生孩子就要面临这么多的制度障碍?

  “生育权确实不应该跟婚姻绑架在一起,但抚养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你的生活绝对不会和从前一样。”

  2015年7月7日晚上9点,沈博伦结束了在上海的一个节目拍摄,回到位于北京的吴霞家中。这里是他最近一两个月的临时落脚地。

  15天前,他和吴霞的孩子刚刚出生,正赶上父亲节;但5个多月前,当吴霞怀孕17周时,他们分手了。

  两个人商量后的结果是:

  孩子生下来,一起养。

  结婚?NO!

  他们认为,生育和婚姻是独立的两件事。婚姻只与感情有关,不爱了就没必要在一起;孩子也不一定非要在个“完满”的家庭里长大。如果两个人都能给孩子爱,将比形同虚设的婚姻更利于孩子成长。

  但没有婚姻,现实中的麻烦大了。

  根据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单身状态的吴霞无法享受生育保险。要想给孩子上户口,必须提交沈博伦和孩子的亲子鉴定;即便两人都是第一胎,也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

  他们在网上发起了众筹,但很快被下架,伴随着激烈的争议。

  众筹,“顺带让大家讨论一下制度”

  26岁的沈博伦是个极度追求自由的人,他反感包括婚姻在内的一切制度,认为那都是对人的束缚。甚至身份证过期很久了,也一直没有去换。

  最近因为孩子办出生证明,必须提供父亲的有效身份证,他才回了一趟上海,顺便受邀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

  6月21日,孩子出生当天,沈博伦和吴霞在网上发起了一个社会抚养费的网络众筹,希望每人捐10元钱,帮他们把这笔约四万元的费用交了,引发了很多媒体关注。

  这笔费用虽不算太多,对沈博伦来说也是压力。这个年轻人的工作经历可谓相当“自我”。

  2012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他先去了一家外企做活动策划,一年后离职。除了对收入不满意,理由还有,他觉得都是在为公司的利益服务,没有自身的价值。

  随后,他发起了一个名为“+box”的项目,意为“跳出盒子”。他挑选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个一、二线城市游历,带着摄像机,在每个城市收集100个年轻人最想问世界的一个问题,做成视频后参加展览。项目的费用主要来自网络筹款。没有盈利。至于个人生计,只靠打零工维持,帮别人拍拍片子之类。

  沈博伦倒也不是完全无力支付社会抚养费,而是不想交这个钱—他觉得不公平。“我们都是第一胎,生育保险什么的也都享受不了,住院、养孩子的钱都是自己花的,根本没用社会抚养。”

  他和吴霞及朋友们商量了一下,“那不行就众筹吧”。

  钱也不是主要的目的。这次众筹确定的额度是,每份10元。“比如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一人一万就筹满了,(众筹)就下线了,那就没意义了。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看到和关注这个事儿。”

  “顺便让大家讨论下这个制度。”他“向这个社会”提了两个问题:社会抚养费合理吗?为什么不结婚生孩子就要面临这么多的制度障碍?

  在沈博伦看来,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意味着质疑和反思,是当代年轻人改变生活状态的必经之路,也是付诸实际行动做出改变的先决条件。

  沈博伦和吴霞共同的朋友随易(化名)并不感到意外,这确实像是沈博伦干出来的事儿。“他是一个意识先行的人,觉得意识先改变了,制度才会改变。有时候我觉得他把自己的生活当做一个作品,都是观察和实验的对象。”

  随易以前当过记者。他帮沈博伦和吴霞写了众筹的文案,让这个故事能够更有感染力。“开始他们写的那个比较像论文。”

  在最终的版本中,吴霞和沈博伦就未婚生子是否对孩子不公平的回答是: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两个人对孩子的爱,这一切就是公平的。与其把精力放在维护一个“家”的公众形象上,倒不如仔细想想如何把自己投入到更热爱的生活中去,让孩子感受生活本身的希望。

  他们说:“我们非常理解大多数人本能般地保护家的行为,但我们之间的选择,并不应该影响我们各自对孩子的情感,我们更没有资格去剥夺TA的生命。”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质疑他们不负责任:你们连社会抚养费都要众筹,将来怎么能养好这个孩子?

  6月28日,沈博伦发起了一次“我想和你谈谈”的线下活动,希望能够和大家聊聊关于未婚生子,关于家庭、婚姻、责任和自由的边界,可惜效果并不理想。

  “我那天过去的时候,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是90%的公民,10%的孩子父亲。主要是想讨论下制度层面的问题,结果来的人基本上在制度问题上都是支持我们的,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大家主要关心是我们生活上的问题,比如将来怎么养孩子。”这让沈博伦感到有些索然无味。

  这一充满争议性的众筹项目也在上线16小时内就被网站下架,已经筹集的一万多元被系统自动退回。沈博伦只得将项目转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Nerd的Nerb”上重发。截至7月15日,筹款额为21320元。

  钱筹不够怎么办?两人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都认为不是个问题。

  吴霞说,她家在北京也有房子,自己在做教育项目创业,“经济上我也能承担”。

  抚养,“单身妈妈在国外很常见”

  众筹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后,很多人对吴霞表示了同情,这让她觉得有必要出来说几句话,“这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单身妈妈在国外很常见,我不想被塑造成一个被抛弃的可怜形象。”

  比沈博伦大六岁的吴霞一样的不安分:她考上北京大学,肄业转学去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做精算工作,后来又去西北大学读了一个MBA—那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然后回国创业。

  沈博伦不想让吴霞兜底,但也不愿意接受父母的资助。他认为父母的钱和自己没有关系。

  吴霞怀孕后,两人却不结婚,沈博伦的父母表示了强烈不满。争吵之后,沈博伦和父母这半年都没怎么联系。

  但沈博伦知道,他的父母和爷爷还是给了吴霞些钱,“因为知道给我我也不会要。反正是为了孩子嘛,我也就没再拦。”

  众筹项目上线后,沈博伦的父亲也捐了10块钱,理由是“为了表示对生命的尊重”。

  沈博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不会因为以后要养孩子,就停下现在的项目,去找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在他看来,养孩子其实不需要太多钱,有些东西不买的话也可以自己做。

  他们之间很少谈钱,也没有约定每月定额的抚养费。因为沈博伦觉得会很难看,也没有意义。他不喜欢法律上的责任,认为对孩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责任。对孩子的爱和钱没什么关系,挣得多就多给,挣得少就少给,不应该有勉强。

  “没钱的话我可以多付出时间,陪伴他成长,这也很重要。”沈博伦说。

  这样的态度为他招致了很多批评。和之前分手的决定一样,被认为是不成熟和不负责任。据随易介绍,他们的一个朋友们的微信群中,有几个女生就因为看不惯沈博伦的行为愤而退群。

  吴霞却为沈博伦辩解,她认为是否成熟要取决于如何定义这个词,沈博伦的选择背后有自己严密的思维体系,而且他现在做的项目也很有意义。

  “他还是很爱这个孩子的。像我以前是学金融的,很多同学可能孩子出生后爸爸都没怎么抱过他(她)。可能沈博伦这半个月陪孩子的时间比有的人一年还要长。”吴霞说。

  目前,沈博伦暂时住在吴霞家。两个人带孩子的时间基本一人一半,每天12小时。沈博伦主要管晚上,需要吃奶时,就送过去,或者叫吴霞过来。

  在外地工作的吴妈妈这段时间也回到北京,但主要是照顾女儿,不负责管孩子。三个人每人一间房。

  第一周的时候,沈博伦基本上半夜都只能睡个四个小时,白天补觉,但好像也没有过多地影响生活。

  “她吃完了就给她拍嗝,踏实了就给她睡觉,拉屎了就换个尿布,醒了再去喝奶,差不多就是这样。除了每天凌晨1点到3点的阶段都会有长时间的哭闹折腾外,其他时候都挺乖的,掌握了一些规律后,其实总体来说也很轻松。”沈博伦写道。

  吴霞对沈博伦的表现这样评价:“有些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换身份证,对他来说就是个问题,但为了孩子也去做了。照顾孩子、陪孩子玩儿这样有些人做起来很难的事情,他可能很自然地就能做好。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你很难说他就是不负责任。”

  她也能看到沈博伦为孩子所做的一些妥协,比如现在住在她家,对他来说就很不舒服。吴妈妈和沈博伦很少直接交谈,都是吴霞传话,两边安慰。

  婚姻,重要吗,真的不重要吗?

  当恋爱来临时,沈博伦和吴霞一度都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怀着喜悦开始了造人大计。

  他们原本都有不结婚的打算。

  沈博伦觉得,爱情不应该勉强,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了就应该分开。需要经过妥协和坚持才能继续的关系不值得追求。而婚姻的意义就在于两个人决定要永远在一起,在他看来只是一种束缚。

  这种对自由的偏执也体现在他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上。沈博伦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有自由意志,应该尽可能地给她选择的自由。比如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他曾以为可以让她通过转身的方向来决定。

  吴霞认同爱情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唯一理由,结婚没必要凑合或勉强。不过她也相信,会有两个人能够因为一直相爱而结婚,只是不知能否遇得到。吴霞甚至还曾认真考虑过做单身妈妈的可能,就算不结婚,也要自己生个孩子。她以为这不是问题。

  意外的是,孩子突然降临。更意外的是,他们的感情这时破裂了。

  “女性孕期因为激素的影响,会天然的有筑巢的倾向。所以那段时间,我也感到特别地需要关怀和安全感。”这样的心态,让她和追求自由的沈博伦之间冲突增多,并最终分手。

  在随易看来,吴霞虽然有过长期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是个性格上很独立、很“牛逼”的女孩儿。但真的涉及婚姻和感情,还是比较传统。

  “他们曾经有过一个共同的微信公众号,写些东西发给朋友们看,是吴霞申请的。但分手之后,吴霞也没有取消沈博伦对账号的管理权,直到后来知道他有了新的女朋友。所以我们都觉得,吴霞应该是想过复合的,她还是想结婚,虽然她自己可能不会承认。”随易说。

  对此,吴霞的描述是,“理智与情感,脑子里两个小孩儿在打架”。一方面是自己的独立意识,认为生育权和婚姻没有关系,这是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又很难控制情绪和情感上的期待。

  得知沈博伦有了新女朋友的时候,她一度情绪崩溃,两天内瘦了4斤,后来才慢慢平复,开始祝福他们。并在公众号中向沈博伦道歉,希望大家不要去用道德绑架他。

  对于单身妈妈,她后来的总结是,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有独立抚养孩子的经济实力,二是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

  吴霞的选择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特别是女权主义者们。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很多人对婚姻没有太多信心,但觉得可能要有一个孩子,她们希望得到公平对待。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撰文指出,婚姻制度在很多国家已呈衰落之势,出现了相当大比例的不婚人群,北欧占五成,日本占四成,法国、美国占三成,最极端的匈牙利,只有12%的人选择结婚。

  在中国,离婚率也已连续12年上升。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共办理离婚367.3万对,当年结婚1306.7万对。每三对半人结婚的同时,就有一对离婚。

  与此同时,抱着不婚主义的年轻人在中国逐年增多,而当他们选择只要孩子不要婚姻,要面对的,将是与婚姻、户口、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法律及制度的冲突。

  “比起父母双全和婚姻,关怀、尊重、爱和经济保证才是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不应该让儿童在未婚生、离异等问题上遭遇不平等。单身妈妈抚养孩子本就不易,社会抚养费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会让孩子的幸福成长变得更加困难。相反,社会本应提供更多的保障,因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研究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在读博士柯晗说。

  在她看来,单身妈妈上户口时要求提供父亲的亲子鉴定,强调的其实是父亲对孩子的认可,并不关心孩子是不是在婚姻中成长。因为办个假结婚,结后马上离就能规避这个问题,但这样只会带来黑户或欺骗。

  不过,在支持单身妈妈的同时,柯晗也对沈博伦和吴霞的选择有所保留,认为他们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准备得不够充分,特别是沈博伦,很多地方不够负责。

  “生育权确实不应该跟婚姻绑架在一起,但抚养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单身妈妈比正常家庭要难得多,事前必须有成熟的思想准备,首先,你的生活绝对不会和从前一样。”柯晗说。

  对此,沈博伦和吴霞的看法是,人生本来充满不确定,没必要考虑那么多,“我们都很期待和孩子一起经历这些改变。”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周末 https://www.infzm.com/content/110638 report 6146 在中国,不婚思想逐渐流行,未婚生子现象增多。两个非典型的男女,以众筹社会抚养费的方式,试图引发人们从制度层面来关注:生育权能不能与婚姻脱离?我们不下结论。分手后
(责任编辑:un64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