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时事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福建“洋留守村”:偷渡翻篇 外籍小公民的新烦恼

来源:搜狐网 作者:刘楠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福建“洋留守村”:偷渡翻篇 外籍小公民的新烦恼

(特别视频策划《新闻漩涡后的村庄》第四集 独家视频请点击上方)

  福建省琯头镇定安村,一个3000多人的村庄,七八百人在海外打工,他们把取得外国国籍的孩子送回村子,由爷爷奶奶照料。这个有百余名 “洋留守”儿童的村子也称作“洋留守村”。在福建的长乐、福清、连江等地,这样的村子不少见。

  洋国籍、洋奶粉、洋玩具,一边是富足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他们因为学籍、护照问题像小候鸟一样不断往返,前几年还接连发生多起由“洋留守孩”引发的未成年人聚众械斗事件。有学者调研发现,“洋留守孩”比普通的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特殊的心理问题。

  从早年第一代偷渡出国,到现在第三代通过留学等正规途径出国,“洋留守孩”家庭在海外也从“三刀”(菜刀、裁缝刀、泥水刀)到“三师”(律师、医师、工程师)职业转变。而越来越早熟的“洋留守”孩子,也面临国籍等问题的一系列情感困惑。

  小候鸟“洋留守娃”

  “我是美国生的,一岁的时候叔叔去给我抱回来,抱回来以后四岁又去,然后又回来。”

  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定安村,11岁小豪很利索地报出自己的身世。

  这个一面环山、一面环海的村庄,小豪家是众多三四层小楼中的一户。方桌上,奶奶给小豪兄妹做的三菜一汤,当地特产贝壳汤,红烧肉。

 

  8岁的妹妹莹莹不吃饭,把绿色的冰棒放在在碗里玩,她不听奶奶的劝阻,还和哥哥小豪因为去美国的事情吼起来。他们都是美国出生的“美籍小公民”,爸妈在美国经营一家餐馆,现在他们被送回国,和爷爷奶奶生活。

  小豪坚定强调“不想去美国”,妹妹莹莹用超过他三倍分贝的声音吼道:“我就是要去美国”,11岁和8岁的孩子用筷子当武器打斗,不可开交,这种常态,奶奶难以劝阻。

  小豪很快就要小学毕业,父母要他去美国上初中。他对此并不满意。他对美国印象模糊,飞机上的饮料,汉堡包、冬天会下雪,是他对美国的全部印象。

  在定安村,很多地方可以见到出国代理广告,礼堂、集贸市场、村委会的四层楼、商品琳琅满目的村超市,提醒着人们这个村子的“阔气”。

 

  定安村村干部介绍,村里有3300多人,大约有七八百人出国,以美国为主。有的是以前偷渡出去,也有正规手续去工作的。有美国合法身份的就可以回来,而没有合法身份的村民,有的十几年都不能回来。这也导致,有一些“洋留守”孩子是“托运”回来的。

  有些公司从中发现商机,于是开办了快递孩子业务,把孩子从美国送到中国,或从中国带到美国,交到指定的人手上。有记者曾采访位于美国唐人街的一家公司,他们说,家长需要签订合同,缴纳几百美元不等费用,大多由公司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上飞机,然后送到孩子亲人手上。如果要把孩子从中国带到美国,如果孩子年龄偏小,费用相对高一些。

 

  福建的长乐、福清、连江、马尾等地,是海外劳务大县,有很多青壮年在国外打工,生下孩子后,孩子自动取得外国国籍,但是因精力和时间等问题,不得不将孩子送回国内,交给父母照顾。

  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州生活的“洋留守儿童”有近6万人。这些“洋留守儿童”多数为2岁到5岁。他们大多3个月时被“寄回”家乡,5岁左右时,因为要续签护照,他们被送回美国的父母身边,他们像小候鸟一样穿梭国内外。

  “洋留守”的洋问题

  这是定安村一处有着真皮沙发、高级家具的楼房,4岁半的欣欣躺在床上喝奶,盯着墙上年轻父母的结婚照。

  女记者和男摄像师的探访似乎让她很兴奋,她指着他们,开玩笑又认真的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一个孩子的俏皮话,让女记者和男摄像师有一种谈不上尴尬的心酸。

  欣欣的爸爸妈妈在美国经营一家餐厅,六个月的时候她被从美国抱回爷爷奶奶家。几个月前,奶奶把他送到幼儿园里上学。

 

  国外的奶粉和礼物是欣欣爸妈定期寄来的,但她对父母的印象也只限于一次次视频聊天和一个个越洋电话,偶尔,姑姑会来看望她。姑姑的拥抱,是欣欣最幸福的时刻。

  欣欣奶奶谈到儿子和儿媳,忍不住垂泪。虽然常常通过视频见面,但是他们已经有整十年没有面对面见过了。她对记者说:“不后悔孩子出去,小孩都要自己出去闯,自己要去努力,都希望子女过得好。”

  欣欣刚来不久,幼儿园的范老师注意到她爱哭、不爱说话、不会自己吃饭。在琯头镇的金贝儿幼儿园,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是欣欣这样的“洋留守儿童”。

  “他们相对来说可能更孤僻一些。有的时候不懂怎么与别人交流,。他们流动性相对来说会高一些,他们都走的很突然,比如说他爸爸妈妈或者是谁回来接他出国了,他就会说老师我读到几号几号就要出国了。”

 

  在老师们看来,这些孩子学习缺乏连贯性,他们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会带他们走,往往这学期还在读书,下学期就要去国外了,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孩子成绩普遍不好。

  爷爷奶奶的一些纵容也让老师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说告诉他爷爷奶奶在这,小朋友这个不会就去帮忙教一下这样子,他说没关系,他们马上就要出国了,没事,就是这样子。现在不会,现在他们会相对比较配合,好像会觉得这些东西挺重要的。”

  一方面,孩子们缺乏父爱、母爱,照顾他们生活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孩子们从小就要独自面对很多问题。

  有一个“洋留守儿童”集中的幼儿园曾做过调查,发现70%的“洋娃娃”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行为乖张、任性自私是这些孩子的通病。“洋留守模式”让孩子和家长多年分离,他们对父母的感情、对家庭的认知度和责任感都很淡漠。

  福州市社科院的刘艳飞2010年曾经调研过洋留守儿童,她在《东南沿海留守儿童类型及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以福州连江为例》一文中,这样总结调研结果:洋留守儿童与普通留守儿童相比,表现出更明显的敌对、人际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稳等症状。

  前几年,福建接连发生多起由“洋留守孩”引发的未成年人聚众械斗事件。2009,连江县琯头镇壶江村15岁的洋留守少年小张与本村一名7岁的陈姓儿童发生矛盾,并被陈姓儿童的叔叔言语教训了一番。

  小张怀恨在心,伙与同村另一名15岁洋留守少年小林,与陈姓儿童的叔叔和朋友斗殴,小林因手持一把长45厘米的刀具,被对方重点围殴而受伤严重。参与这起械斗的洋留守孩一共有4人。

  小林事后对记者说:“那些大人太嚣张、太可恶了,我们只是想为‘好兄弟’出一口气。”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6月,福建连江县法院举行法院开放日,来自连江华侨中学的100名外籍“洋留守少年”走进法院,参观青少年法制基地、走进法院文化室、观摩案件庭审为的就是增强洋留守孩子的法制意识。

  从"三刀"到"三师"

  “我们琯头镇镇有6万人在美国、加拿大等34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侨联这个历史是很早,我们是从1946年7月份,我们琯头镇就成立了华侨协会。”

  具体到年代、月份、人数,琯头镇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林祖勋说起镇里的华侨情况,眼神熠熠生辉,如数家珍。

  在林祖勋看来,“洋留守”家庭,最大的变化是从"三刀"到"三师"。

  ─菜刀、裁缝刀、泥水刀(也有说法是剃头刀),这是老一辈的福州移民外出打拼的看家本领。从事餐馆、裁缝和装修这些相对低端的职业,让他们更重视子女教育,他们希望子女将来成为“三师”(律师、医师、会计师),或工程师、建筑师及药剂师等带“师”字眼的专业人士。

  中国新闻网曾援引美国《世界周刊》的文章,名字叫做《美华人二代华丽转型 "三刀"到"三师"非凡人物辈出》,其中引用的大多是福州移民二代的奋发事例。

  例如,在纽约曼哈顿金融投资公司的张清,1987年12岁时移民来美,当时小学刚毕业,“只认得26个英文字母”。父母在餐馆每天12个小时工作供她读书,张清最后考入纽约圣约翰大学攻读会计

  和张清一样,从事律师、医师、会计师和药剂师的福州二代,父母大多是“男厨女织”,在餐馆和制衣厂工作。孩子们从小帮忙,靠半工读完成学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他们更珍惜学习机会。

  历史不断翻篇,如今定安村的干部说,和早年间的偷渡出国不同,现在村庄年龄大的不再出去,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学习通过留学的途径出去。

  很多在国外打拼的二代子女已经实现了父辈的“三师”梦想。他们有些还回来捐资,为家乡做公益事业。琯头镇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林祖勋说,从2012年到现在,当地华侨每年的捐资都在千万元以上,包括美丽乡村建设里的修建公园、修水泥路等内容。

  但是越来越美丽的村庄,依然难以平息“洋留守”孩子的忧伤。

  定安村,11岁的小豪帮奶奶洗土豆、切菜,俨然小大人的姿态。他每天接送妹妹莹莹上学,爱护她,却在去不去美国这个问题上坚决捍卫原则。他会因为妹妹说喜欢去美国愠怒。

  “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对这个问题,小豪答的总是很有技巧。“我是美国生的,从美国回来的。我喜欢中国”。

  特别策划系列视频《新闻漩涡后的村庄》总导演:刘楠 本集编导:谢雨馨 王健 摄影:杨志刚

  第一集《广西"砍手党"村:服刑者出狱救赎下一代 回归种植》

  视频报道链接地址:https://news.sohu.com/20160803/n462376834.shtml

  第二集《德国志愿者卢安克:争议中离开又回 爱人乡村继续支教》

  视频报道链接地址:https://news.sohu.com/20160811/n463704921.shtml

  第三集《云南“盲井村”风暴后:霾下的孩子与疗伤的村民》

  视频报道链接地址:https://news.sohu.com/20160825/n465982524.shtml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s://news.sohu.com/20160830/n466696901.shtml report 7743       (特别视频策划《新闻漩涡后的村庄》第四集独家视频请点击上方)福建省琯头镇定安村,一个30
(责任编辑:杨磊 UN873)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