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租房信息何处寻?订阅免费RSS租房信息!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早安,巴格达。”重返战区的闾丘露薇已经习惯了每天起来向这座古巴比伦的历史名城问声好。她一边梳理着因为风沙而略显枯槁的头发,一边不时地朝窗外眺望着:例行宵禁过后的城市一片寂静,路上只有巴格达人自发组织的警察三三两两地巡逻着,不远处,一些美军士兵在两辆装甲车上警惕地四处张望。
毕竟,战争的硝烟正在市中心的广场上袅袅散去,几天前的大规模骚乱正在得到控制,关于如何重建伊拉克的讨论正在各方之间进
行———巴格达,和平的日子近了。“再过半小时,我要和总台卫星连线。”闾丘检查了一下时间,在电话那头对记者说,“现在是当地时间早晨6点30分,巴格达的天气情况良好。上海应该已经是中午11点30分了吧,我猜一定是个阳光明媚的正午。”
这是闾丘露薇第7天在巴格达做直播,也是她重返回战区后第二天做直播。“当初撤离时,我心里就特别不情愿,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再回来,因为这么短的时间里几乎不可能做出最棒的报道。当然,公司是出于安全考虑。现在巴格达的情况相对稳定了,我就急着要回来。”
现在回想起来,闾丘第一次进入巴格达简直就是一个传奇。北京时间3月24日凌晨,战争爆发前一直在约旦和伊拉克边境等待机会的闾丘露薇,突然直接向巴格达进发。由于在通关时伊方封存了她的海事卫星电话,导致与总部中断联系10多个小时。直到当天下午3时30分才恢复联系,并在巴格达进行了首次连线报道。
“有一种说法是你自己关掉了电话,没得到总部同意就‘先斩后奏’”,记者向闾丘求证道。“其实他们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人愿意作决定让你去的。”甜美的声音没有正面回答,果然很聪明。
“比起喀布尔,这里也有好的方面。巴格达的基础设施比较好,我们住的酒店虽然断了电,但是备有自行发电的设备。”闾丘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是个有点怯怯的上海女生,甚至每当听到记者说出了她的想法时,她就会激动地连着说“对对对”。
当然,上海女生不免发“牢骚”。“最有名的‘巴勒斯坦酒店’现在住满了外国记者,还有美军和伊拉克人,所以局面很乱。昨天还在这里逮捕了三个伊拉克人。我们每天要应付很多安全检查,要排很长的队,这对于工作来说很不便。”
然而,就是这个上海女生,在2001年成为了首位赴阿富汗采访的华人女性。那天采访阿临时总统卡尔扎伊祭拜马苏德墓地,总统车队刚出门,闾丘的车就死追不放,在遍布地雷的潘杰希尔谷地大追踪,最终成功地把话筒伸到了卡尔扎伊面前。接着,她又马上扔出100美元,限司机两小时内赶回驻地,否则分文不付。于是,玩命的司机一路狂奔,把CNN的车队远远甩在身后,最后到驻地时距离连线直播时间还有10分钟。
“不过,我觉得这次和阿富汗采访还不太一样。巴格达更加危险,我们必须防空袭,防冷枪,当然在这里也能碰到更棒的记者。”闾丘自称非常佩服英国BBC的一名黑人记者,兴奋的语气就像个孩子,“在整个战争期间他都留在了巴格达,有些报道甚至还引起了英国国内主战派的不满。但我知道他的报道是真实的,面对国内的压力仍然保持客观,非常值得敬佩。”
“你说战地记者最大的幸运是什么?”她的口气突然严肃起来,反过来问记者,“我想是见证历史———这点与其他记者相比,真的非常幸运。”
整点连线的时间终于来了。记者放下电话,随即看到了直播画面中的闾丘露薇。巴格达的晨风将她打点得清癯又不失温柔,突然看到闾丘刚进巴格达那天,一位网友的留言:
你的突然出现是在战火硝烟的前线,风中你的头发稍显凌乱,由于奔波,你的脸色有些疲倦,由于杀戮与死亡,你的眼神有些沉重,可是,你真的很美。
作者:王力为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