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新决议会获得通过吗――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宋新宁教授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美国、英国和西班牙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新的伊拉克问题决议草案,以寻求获得联合国对伊动武的授权。
当天,反对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法国、俄罗斯和德国,也向安理会其他国家提出了和平解除伊拉克武装的新建议,该建议要求至少需要另外5个月的时间解除伊拉克武装,称战争只是“最后的选择”。
分析人士指出,围绕着美英西提出的新决议,以法德为首的“老欧洲”与美英之间的争吵将会进一步升级。“9·11”以后,欧洲和美国在巴以问题、设立国际刑事法庭、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以及最近的伊拉克问题上,针锋相对,特别是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先发制人”的理论后,双方的分歧进一步加大。数十年的美欧兄弟关系似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著名欧洲问题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宋新宁教授。2001年,鉴于宋新宁教授在欧洲政治一体化研究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及享有的学术地位,欧盟委员会授予他“让·莫内讲座教授”的头衔,欧盟之外的国家只有17位学者获得这一荣誉。
美欧分歧到底有多大
在美欧关系的界定上,宋新宁认为,美欧之间存在一些利益差异,但没有利益冲突,美欧的传统盟友关系仍将继续,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结果,其争吵“只是夫妻间的争吵”。
宋新宁说,在包括伊拉克在内的中东问题上,美欧的具体利益不同。不管是想除掉萨达姆、控制中东石油,还是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美国有着自己的战略考虑。欧盟面临的问题和美国截然不同。欧盟此番东扩,特别是土耳其有朝一日入盟之后,欧盟将直接和中东国家接壤,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处理和中东邻国的关系。欧盟当然希望自己未来的邻居政治稳定,不要出现混乱的局面,不希望通过采取军事手段强行改变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美欧双方的利益差异虽然存在,但是美欧同样不喜欢萨达姆政权,同样认为伊拉克的武装必须解除,同样认为战争将是可供选择的手段,在大的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只是具体的措施有所不同而已。
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根日前在分析美国和欧洲对军事力量的使用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时认为,欧洲是个靠国际法和国家间的合作自我约束的世界,这些国家的安全通过条约和斡旋得以维持。相反,美国则相信国际法是不可靠的,真正的安全、防务以及自由秩序的促进仍然有赖于对军事力量的掌握和使用。
宋新宁赞同卡根的观点,他认为,国内的一些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美欧之间的分歧,美欧关键时候仍然会携起手来对付共同的威胁。因为美欧都遵从市场驱动的资本主义,具有很多共同点。首先,是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支持使欧洲在战后迅速恢复;其次,欧洲赖以成功的核心制度与美国一脉相承;再次,北约和欧盟是协调美欧立场的制度保障。双方分歧的根源在于,美欧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不同,由此产生了明显而现实的利益差异。
新旧欧洲并无实质差别
学术界存在一种说法,美国打伊会一举三得。一是除掉萨达姆,控制中东石油;二是单边主义将取得合法性;三是瓦解欧洲,因为一个在对外政策与安全政策上分裂的欧洲是美国最需要的,美国通过打伊拉克战争实际上在部分意义上“解散”或者弱化了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在冷战结束后最有可能对美国的“单极世界”构成强大挑战。在伊拉克问题上,向来对欧洲联盟三心二意的成员国英国正在帮助美国达到其欧洲战略目的,让欧洲联盟永远停留在地区合作的范畴,不超出统一的欧洲对外政策与安全政策的范畴。
宋新宁不赞同这种将美欧对立起来的观点。因为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实际上对美国是有利的。因为这种声音是欧洲15国甚至是27国妥协的结果,而且有英国参与发出的声音将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如果欧洲四分五裂,发出七八个声音,那将是美国难以应付的。
对于法德等国强硬的立场,宋新宁解释说,欧洲国家有着双重身份:欧盟是一个整体,而成员国是个体。当欧盟面对美国时,是以一个整体的身份出现,这时如果出现不同甚至强硬的声音,反而便于欧盟和美国讨价还价,这就是法国经常跳出来反对美国以及最终欧美达成一致的原因。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欧洲分为“新欧洲”和“旧欧洲”之说,而且以法比德为首的“旧欧洲”和以英西以及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组成的“新欧洲”之间的对立似乎越来越严重。宋新宁认为,欧盟不存在根本的分歧,数十年政治一体化建设的成果并未遭受重挫。最大的差别是新旧欧洲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和采取的策略有异。欧盟共同防务政策防的是谁?是欧盟自己。法德等欧洲国家考虑的是传统欧盟国家的利益。而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安全问题,面对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安全更加倚重美国。另外,如果征得美国的支持,这些国家将在与“老欧洲”的谈判中增加砝码。最后,在伊拉克问题上,也将是这些中东欧国家最后几次独立发言的机会。一旦这些国家入盟,新旧欧洲的区别将不复存在。欧盟仍将会“用一个声音说话”,通过针对伊拉克问题的联合声明就是一个具体体现。
安理会终将通过美英新决议
既然美欧在对待萨达姆政权的态度上,在解除伊拉克武装的问题上一致,所以美欧不存在化解不开的矛盾。宋新宁认为美欧存在的分歧主要是在伊拉克的战后安排上。上一次海湾战争中老布什没有彻底根除萨达姆的原因是用萨达姆制衡伊朗,但是,一旦萨达姆倒台,伊拉克出现一个弱小政权,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平衡将被打破。谁来制衡伊朗?如果美国直接代管伊拉克,将直接面临处理和伊朗关系的现实,届时,中东地区会不会动荡?以色列的日子会不会难过?中东油库会不会稳定?这些都是欧盟担心的问题。
但是,历次经验表明,关键时刻,欧洲会毫不犹豫地支持美国。此次也不会例外。虽然法德现在态度似乎比较坚决地反对动武,但是,最终将不会在安理会投弃权票,甚至也存在协助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可能。
单边主义不会成为主导
美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美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几乎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美国的军费不仅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超过排在他之后的15个军事大国的军费总和。从伊拉克、南斯拉夫到阿富汗,美军百战百胜,而且伤亡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维持这样庞大的军事机器,只用了美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多一些。美国的军事规模即使再扩大一倍,也对国力无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有任何国家可以向这个“帝国”挑战。
任何时代,任何一个帝国的崛起,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美国也不例外。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从阿富汗战争到如今的“倒萨”,从先发制人的战略到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以及在中东推行民主,美国似乎要真的征服世界了。用美国著名的保守派理论家William Kristol的话来说,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如同一个成长发育的青少年,对突然长出来的一身肌肉不知所措。如今应该是好好使用自己的力量、推进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了。布什的“单边主义”也正是这一“当仁不让”思路的发展。
但是,二战以后,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的。总体上看,联合国、北约、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组织的存在对美国是有利的。宋新宁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没有必要摒弃多边主义。但是在某些具体领域美国单边主义的倾向是存在的,特别是在军事领域。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至今都没有抛弃联合国,仍然希望在多边机制的框架内加以解决。
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利益
在伊拉克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2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重申中方的立场:第一,中方还是强调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第二,1441号决议必须得到全面执行,尤其是伊拉克方面,必须全面、严格、切实地执行1441号决议;另外,核查要继续下去,把问题搞清楚。中方认为,现在没有必要搞新的决议。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刚刚访问过中国,在处理伊拉克问题的紧要关头,其访华的目的不言自明。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待打击伊拉克的态度令世界瞩目。
宋新宁认为,中国在中东地区有很多具体利益,特别是能源问题。中东地区是中国石油进口的重要输出地,中东地区的任何变化和动荡都和中国密切相关。同时,中国还不是世界强国,在很多问题上所能发挥的能力有限。中国目前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和中国的国力以及国家利益是相符的。(石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