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休斯敦当地为他举行的招待会上举杯相庆
“9.11”之后,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这一变化,中国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战略,在冷静地保持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主动出击,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地位与形象。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10月23日至25日对美国的访问,可以说是“9.11”事件发生一年多来中国大国战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初步总结。当然,这一总结主要体现为中国在中美关系上的努力及成果。 “9.11”事件前,中美关系经历了冷战后的又一个低谷。一年多过后,当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时,中美关系可以说开始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美国驻华大使雷德就认为,中美关系从未这样好过,而且这种良好的势头还将继续下去。 这种变化首先当然跟“9.11”相关,但同时中国以越来越成熟的大国心态及时调整对美战略,是无法忽略的另一股动力。 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变长期的被动为主动。 在过去的中美关系中,中国总是处在一种相对被动的地位。邓小平就曾谈到,中美关系总要好起来,但美国对改善中美关系应该采取主动行动,因为中美关系的许多问题总是由美国方面引起的。这一次中美关系的改善,虽然也与布什政府调整对华政策有关,但与中国对美采取的主动姿态关系更密切。 在“9.11”事件中,中国领导人抓住机会,在第一时机表明了中国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立场,对美国人民遭受国际恐怖主义的袭击表达深切的同情,并尽可能向美国开展的反恐行动提供支持和援助,用实际行动向美国社会表明,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而是美国的朋友。这一重要的外交行动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认同,成为两国改善关系的基础。中国与美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中重新站在一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布什总统在江主席访美期间对媒体表示,中国是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盟友。此前,中国在美国举办了中美共同抗日的历史回顾展览,让更多的美国人感受到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的主动姿态,表明中国在成长为世界大国的进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信。 中国主动的一个方向,是要让美国人认识到,中国希望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利益,与美国希望长久保持其世界影响的大国利益,是可以并存的。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世界大国,中国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现有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关系。冷战后多年来困扰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表面上是台湾问题,深层次其实是中国这样一个成长中的世界大国与美国这一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关系问题。美国人写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认为:美中冲突是以两个命题为基础的,第一个命题是:中国正在发展为支配亚洲的大国,中国的目标是要取代美国的霸权;第二个命题是:美国不允许在亚洲出现一个支配性大国。所以,中国的目标与美国的利益势必冲突。 而这一年多来中国大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充分利用“9.11”事件对美国的影响,主动与美国进行合作,向美国人表明,中国正在争取成为世界大国,但中国同时也承认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利益。 中国要让更多的美国人尤其是使布什本人认识到,中国希望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的利益,与美国希望长久保持其世界影响的大国利益,是可以并存的。 中国的这种做法和观点开始得到美国的回应。布什2002年2月21日来华进行访问时说:“美国欢迎一个稳定、繁荣、与邻国和平相处的中国,我们将和中国一起去完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立一个繁荣和稳定的亚洲的伟大任务。”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希望中国“做出与全球领袖地位相称的决定和行动”。 中国政府意识到,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需要主动去做美国的工作。 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多事情,总的趋势是由于民进党在台湾掌权并推行“实质台独”路线使两岸关系更复杂化了。再联系到布什竞选期间和上台初期“武力保卫台湾”的主张、扩大对台军售水平和规模,甚至于不经意中称台湾为“共和国”的口误,一度使人怀疑布什政府是否有意放弃“一个中国”的原则。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关系更易发生冲突、矛盾和倒退。但中国政府近年来从大国战略角度对这个问题开始冷静处理。在对台湾当局推行的“台独”路线进行坚决地批判的同时,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并在“三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对陈水扁所谓“一边一国”的“台独”言论则进行了冷处理。 另一方面,对美国政府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的言论和行动,中国也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立场,而是耐心地向美国表明中国政府和平统一的方针。正如江主席在访美期间再次向美方表明的那样,正是“台独”势力在千方百计地破坏和平解决的前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对台海地区稳定和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威胁。 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意识到,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需要主动去做美国的工作。美国方面的回应证明了中国新策略的效果。布什在接待江泽民主席时指出,美方理解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反对台湾独立。美国赞赏中方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 这段讲话看似平常,但联系布什过去“武力保卫台湾”的主张,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对台立场的一个重大变化。布什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实际上恢复了克林顿时期对台“三不政策”中的“两不”(不支持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大大减少了两国在台湾问题上发生重大冲突从而影响中国百年复兴大计的可能性。 中国在“9.11”后对美战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使“求同存异”落到实处。 作为中美两国传统共同利益的经贸关系,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上一层楼。1994年到2001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从354亿美元增加到805亿美元,7年翻了一倍多,估计2002年两国的贸易将达到920亿美元的规模。美国这个最大的发达国家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消费产品市场,同时中国也为美国的消费者提供了廉价的生活用品,为美国资本、技术提供了潜力巨大的资源和机会。 “9.11”事件为中美两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合作基础。中国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与美国发展了良好的关系。中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相互支持,而且建立了反恐怖的情报交流制度,在冻结恐怖主义分子和组织的资金方面进行合作,美国宣布“疆独”是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江主席访问美国期间,双方还同意在双向、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反恐交流与合作,并于年内举行第三次反恐磋商。 而且,中国没有将这个机会局限于反恐领域,而是利用两国在反恐斗争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将合作及时向其他领域扩散。当前中美两国在防止核生化武器扩散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方面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中国已宣布了对可能用于武器扩散的技术和物资进行控制的条例。 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中美存在着差异,但这也可以成为双方对话的内容,因为正如江主席指出的:“民主和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的人权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对于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分歧,中方愿与美方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继续交换看法,加深了解,扩大共识。” 国际社会最关心的,已经不是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大国,而是中国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大国。 “9.11”事件后,中国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要向世界彰示:中国不仅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大国,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而且也将是一个按自己的国情实现人权、民主和法治价值的大国;不仅是一个奉行独立自主原则谋取本国利益的大国,而且也是一个奉行多边主义、实行融入世界体系战略、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大国。 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来,中国履行了开放市场的一系列承诺,同时还以自己的经济稳定和快速增长以及开放的市场,为东亚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许多问题正是从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角度来处理的。中国作出了停止向外出售与核武器技术、导弹技术有关的产品的决定,中国在朝鲜核技术开发问题上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在伊拉克问题上坚持伊拉克应该履行联合国有关决议的立场。 当然,这中间也还表明了中国与美国的一些分歧。中国认为朝鲜问题应当和平解决,中国反对把朝鲜这样的主权国家作为“邪恶国家”对待;伊拉克问题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中解决,而不应由美国或一两个国家单独对伊拉克动武。中国的这些立场,不仅仅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也是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大局的角度来考虑的,也是中国对世界负责任的表现。 不过,总的来说,“9.11”事件后,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两国合作的领域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双方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中国正是敏锐地看到了两国关系中这些变化内容,及时调整了战略,使两国的共识大大增加。 中美共同利益在质上的深化,在量上的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两国关系发生质的变化,使两国的分歧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和分量减轻和降低,使维护和发展两国的共同利益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作者: 叶自成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