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戏称,EMBA的E是“容易”(easy)或“昂贵”(expensive)的意思。企业的老总们不必削尖脑袋参加入学考试,然而当他们重回课堂时,就会感受到做学生不易。厦大的EMBA每门课学生会收到一个白色的纸箱子,第一门课“企业竞争战略”的所有课程讲义、书籍和阅读材料都放进去,大概有5公斤左右,如果全部修完课程,16个箱子摞起来近4米高。
11月26日下午4时30分,武大校园爱因斯坦雕像前。50名EMBA学员和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劳伦斯·莱格斯教授挤在一起,“咔嚓”一声合完影,不少人钻进早已等候在此的小车,直奔机场,回到工作岗位。
这已成为一种惯例。武大和华中科大的EMBA班已于本月开学,他们每人将为此支付16万至18万元的费用。18万元的课堂是什么样的?
大款们的课堂
当天下午2时30分许,武大理学院二楼,50名学员将教室坐得满满当当,一架摄像机不停地工作着。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劳伦斯·莱格斯教授正在授课。据介绍,这位教授“很厉害”,前阵子炒得沸沸扬扬的“微软垄断事件”,最后就是听了这位先生的见解,以微软胜利而告终。
学员则随意坐在座位上,他们看起来都在三四十岁左右。不过,这些平时衣冠楚楚的老板们没带秘书,没打领带,也听不到手机声,只是不停与劳伦斯进行着辩论。一份通讯录显示,在座者大多是资产过亿的企业老总级的人物。
一位男学员突然间站起来向老师发问,引起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我习惯了站着发问”,他说。
教室旁,还有一个其他教室所没有的附属设置:一间20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有张桌子,桌子上满是水果和点心。武大商学院EMBA及高层经理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姜神怡硕士笑称,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半,这些学员几乎没有休息,有点食品加加油也不错。
18万元值不值?
对于某证券企业融资总部总经理王玲(化名)来说,20年前上大学是住在中南财大。而如今上EMBA,则要每个月抽出4天,从上海飞武汉,课后再飞回去。
王玲是武大EMBA首届100名学员中的一名。她是原中南财大80级学生,已经在社会上打拼了18年。这次该证券公司共来了5名学员。作为老总级的人物,王玲轻易地“识破”了记者采访的意图,并很简洁地将这次学习归结为“洗脑”。
她的算法是这样的:公司本次5名学员,共花去学费90万元,加上往返机票费和在汉食宿费,以每人5万元计算,投资总额约为120万元。“但知识的价值是无穷尽的,对企业的贡献也是无穷的,一家大型企业的竞争,归到最后,是其领导者的底蕴的竞争。”而这些学员大多有着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不是纯学生,而是带着问题来的。有了EMBA经历,很容易就能解决现实中的困难。
王总(化名)是湖北省某大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老总,他选择“开阔眼界”这4个字来表明态度。虽然18万元的投入“有点贵”,但他仍表示值得,带着现实中有太多的困难重新进入校园,让最新的理念进入脑袋,可能比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更为有用。“人没钱不会犯大错误,钱越多越容易犯大错误。以前做决策,随意性很强,经过系统的学习,心里就有了底。”
学费为何这样贵?
某高校一位主管EMBA事务的负责人最近“有点烦”,因为税务部门不停地到该校调查老师的收入。起因是媒体曾在一次报道中提到,他们给EMBA外教开出的日薪为人民币3万元,国内老师日薪也达到3000元,相当于武汉一个普通工人半年的收入。
一名EMBA学员在不透露姓名与单位的前提下接受采访时说,他这次花了18万元报读。虽然自己是武汉一大型国企的副总,虽然是单位出的钱,但“还是有点心痛”——“工人平均月收入不过千元左右,他们要知道我花这笔钱来读书,不闹翻天才怪!”
EMBA全称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按照教育部的规定,EMBA班的学生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经历8年以上,其中在管理部门任职至少5年的管理人员。而对这些“金领”们,有资格办EMBA的高校也不手软,纷纷开出高价:同济大学EMBA项目的收费是21万元,复旦大学为23万元,上海交通大学为21.8万元。
EMBA为何如此贵?虽然所有受访者回避了这个问题,但隐约透露的信息表明,其最大成本投入在师资方面,从国外聘请教授的讲课费都是按国际价格计算,低的每人每天要2000多美元,多的则达到四五千美元。
“办EMBA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学员对企业管理可能比老师还熟悉。所以,要求授课教师要有丰富的企业经历和咨询经历。”武大和华中科大相关负责人均给出相同说法。
对很多EMBA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如果能让公司多做成一笔生意,少一次失误,这笔学费也就等于挣回来了。这确实可以称为是一种“投资”。湘财证券企业融资总部总经理汪永兰说,我们交的学费,可能现在已经全都收回了。
更大收获:高层交流圈
在武大课堂上,记者得到一份最新的学员通讯名录。实际上,EMBA正在将这些头衔带“总”字的人物聚在一起。武大该中心办公室姜主任虽然以“保护私人秘密”为由收走这份名录,但用微笑肯定了“高层交流圈”的说法。
华中科大一位EMBA学员认为,同学来自不同的行业和不同体制的企业,不同的经历和相同的困惑使交流显得更富有收获,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活跃,这种高层交流不仅能带来观念上的碰撞,还可能产生很直接的效益。
高昂的学费并没有吓退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据了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2年上海班共有280位学员,总经理、总裁、首席执行官有132人,占总数的53.7%。
这是不是新的腐败?
各有权开设EMBA班的大学纷纷公开学费收费标准:厦门大学18万元,清华大学25万元,北京大学19.8万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6万元(将涨到23.8万元),长江商学院24万元……EMBA班似乎已成真正的“富人俱乐部”。但即使是这样,价格还没有刹车,复旦大学新近又提出来,其与美国合办的EMBA收费将高达3.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由EMBA引爆的高价上学热,标志着一个高等学位教育高收费的时代已经来到。然而围绕以EMBA为代表的天价学费的争论也在进一步升温。
武汉某高校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该校EMBA学员中来自国有企业约占七成多,自报的年薪平均为9万元。也就是说,仅学费一项花去其两年总收入,还不包括其他费用。该校有关负责人称,有的完全自费读,也有单位、个人各出一部分者,“可能也存在单位出钱的”。
接受采访的EMBA们大多回避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们大多表示,这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看他是否将来继续为本单位服务。来自一家大型国企的老总称,说到底,大家还是在为社会带来公共利益。
前不久,作为2002年亚洲管理教育论坛的重要内容,企业家论坛和中国管理学院院长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专门培养MBA的管理学院院长们和使用MBA的企业家们,对我国MBA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买方”和“卖方”形成了共识:MBA不应该继续被神化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说,目前我国MBA的师资力量、教材和学生素质等,与欧美国家的MBA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社会不会对MBA期望过高,这样对MBA和企业都是有害的。单纯依靠名校的光环效应带来的MBA的声誉已经证明是不可靠的。同样,如果单纯以学费来定质量的办学模式也注定只能提供炒作题材,对于EMBA的实际教学效果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当然,公众的质疑还不止这些。深圳市教育局高教处的一位负责人的观点颇具代表性:EMBA是一种贵族式的教育,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成分,但如果这种高价学位变成了公款上学的新途径,那么,就可能成为腐败的新温床。
高层培训市场竞争激烈
华中科大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陈荣秋教授介绍,EMBA与MBA教育有较大的区别。EM-BA学员须是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而且必须有较长的管理工作经历;入学以资格审查和面试为主;培养的目标是CEO(首席执行官)等企业家。
去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在我国开展EMBA学位教育,华中科大、武大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准招收EMBA,招生规模都为100人,全国30所院校总招生规模为5000人。
据了解,武汉地区MBA和EMBA高层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本地高校外,不少社会机构和外地高校,甚至国外高校也挤进其中。如近日,美国南哥伦比亚与中国网大合办的MBA班高举大旗冲进武汉,这让所有参与者都感到一种压力,各校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华中科大开出的条件是,瞄准智能化国际化,1万平方米6层高的新大楼、双电梯、中央空调、数码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多媒体、DVD、一人一台可随时上网遨游的专用电脑、资料室、电子商务中心……
而武大最为诱人的则是“全外教”,每门课都邀请一名“世界知名大师”任教。据称,武大日前聘请一大批包括雅克·拉丰(Jean·JacquesLaf-font)和巴洛(RobertJ.Barro)在内的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出任该校EMBA授课教授。EMBA及高层经理培训中心的主任由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新规制经济学创立者之一、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雅克·拉丰和国内经济学权威董辅教授联合出任。
Aghion、Barro、Caves、Laffont、Maskin、Meyer、Perkins、Tirole、邹恒甫、何炼成、李京文、刘诗白、谭崇台、张培刚等授课教授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卓有成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商务管理和管理咨询方面也是公认的专家。
有资格办EMBA的学校,之所以对这个项目如此热心,一个重要原因是诱人的市场前景。按照教育部规定,今年全国只有30所高校有资格进行EMBA教育试点,而上海有5家,它们是复旦、交大、同济、财大和海运学院。“30家学校的背后是全国的2000多万家企业,这个市场令人怦然心动,所以现在还不是谈竞争的时候。”尤建新说。而在商企云集的上海,企业总数已经超过35万户。如果每家企业有1位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修读EMBA,35万人的需求市场也足够让沪上5家高校和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兴奋不已。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陈炯称,现在高层人才市场竞争残酷,这类人才需求量很大,培训市场丰厚的利润使得所有有条件者都想分一杯羹,这场竞争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本报特约记者 姜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