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强 杨得志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伴着掌声,平缓而整齐的掌声,朱镕基从自己的座位上缓缓起身,向大会主席台侧的报告席走去。作为即将离任的本届政府总理,他将向大会宣读自己任期内的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伴随着朱总理的脚步,掌声渐渐变得响亮、变得热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用长达1分钟的掌声,一直把朱总理迎到了报告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5年前朱镕基刚刚当选总理时对人民发出的誓言。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这是3年前朱镕基总理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表达的心愿。
今天,回荡在人民大会堂里一波又一波经久不息的掌声,传达着人民对于这位充满个性、爱憎分明的好总理的敬佩和信赖之情。
河南代表肖红感慨地说,朱镕基总理率领本届政府克服了种种困难,履行了他们的诺言,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他本人工作作风务实、性格直率,把人民的疾苦挂在心上,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许多人的心。
“本届政府工作业绩辉煌,这5年经济社会发展最快,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最多,各族人民十分满意。”蒙古族代表常海说,“朱镕基是一个为民办实事、廉洁奉公的好领导。”
来自朱镕基故乡湖南的黄琼瑶代表回忆说:“他每年到我们团来,谈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真心实意地关心老百姓。”
湖北代表周洪宇称赞朱镕基是位“非常优秀的总理”。“他个人作风硬朗,同时又非常亲民,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他鲜明的风格。他对祖国强盛的那种执著追求令我十分敬佩!”
5年前在记者招待会上被朱镕基点名提问的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今年再次来参加两会报道。她告诉本报记者,自从那次和朱总理认识之后,有几次随总理出访采访的机会。“印象最深的是,他是个明白人,什么事情都看在眼里。表面上看起来他好像非常严肃,但内心却非常的细腻。比如,他对政府官员很严厉,但提到农民和其他困难群体却很动情。”
不仅仅是因为个人魅力。5年来,在一个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朱总理一次次地运筹帷幄、力挽狂澜———
朱镕基上任伊始,迎接他的是一场发生在我国家门口的金融风暴。中国能不能挺过这场危机,保持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举国上下的官员和民众都充满了焦虑之情。
朱镕基领导的政府果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领中国经济成功地度过了那场危机,并且还直接、间接地对陷入危机的邻国提供帮助。
不是没有出现过对他怀疑、责难的声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弊究竟如何?可以说当时多数人都心里没底。对于中方在谈判中做出的让步,人们更是忧心忡忡。但朱镕基立场坚定,在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他打破常规,亲临谈判现场,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尽管他知道,在背后,有许多曾经非常爱戴他的民众怀疑他的决断。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年多后的今天,几乎所有的怀疑都已烟消云散。
只有掌声,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朱总理报告结束,全场热烈的掌声长达将近两分钟。人民大会堂里,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22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用掌声欢送朱镕基回到座席,又用掌声回应他的鞠躬致意。
近2000名中外记者也在对他鼓掌,旁听会议的各国驻华使节也在对他鼓掌。“朱镕基总理这几年很尽力,很辛苦,也很出色。”来自广西基层的壮族女代表周桂英动情地说,我们常说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说,朱总理也是人民的好总理。“我给朱总理的政绩打9.9分。”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辽宁省省长薄熙来代表毫不掩饰自己对朱镕基的钦佩之情。他说,这一届政府非常出色、非常在行。中国经济每年都能上一个台阶,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已是“超水平发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