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做报告 |
| 嘉宾梅益 |
| 嘉宾于蓝 |
导语:
主持人: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工作的指导方向是要为人民服务,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必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确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然是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
主持人:那么在当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任务,就留给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的领导人。在2003年的春节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带着党中央的嘱托,分别看望了文化界知名人士和老同志,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并且征询他们对宣传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让我们接听一下今天的热线电话,对方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俞在春节前李长春同志来到了他的家里。
电话采访:我对这个李长春同志印象很好,我是想他开过十届人大以后,他才做一些活动。不知道他当选以后,立刻到我们图书馆,来过一次,到我家也来过一次。各个部门,都去过好多地方,很热心这个工作,一直很关心这个文化事业。我觉得很值得佩服。这样一个领导人以后很有希望。
转场:
主持人: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也是文化界的两位知名人士,在近两个月以前,李长春同志和他们亲切地会面。首先要采访的嘉宾是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她已经是82岁高龄。近40年前是她第一个把江姐这个形象搬上了银幕。
演播室访谈:(上半场)
嘉宾: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
主持人:今年的1月31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您的家里去看望您。
嘉宾:对。
主持人:您觉得他到您家里只是单纯地看望吗?
嘉宾:当然他还是表示党中央对我们这些老同志的关怀,主要是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尊重、对我们的信任、包括征求我们的意见。
主持人:征求什么意见?
嘉宾:文艺工作方面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李长春同志一见到您很快就问到了您是不是听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为您是1942年当时就在延安。
嘉宾:我在延安。
主持人:我想问您的是您怎么理解他非常热切地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嘉宾:他一进来的时候他自己坐定了以后。他就说因为你是延安的老同志,你亲自听过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当然他就是说明他的来意了,因为我是这样的一个身份。我是在延安呆过,又听过毛主席讲话。我马上就跟他讲,我没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我年纪很年轻,只是一个年轻的文艺工作者,根本没有资格去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领导去参加的。我说但是,我确实听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因为他在一个礼拜以后延安座谈会结束以后大约一个礼拜,因为我现在记不准确,亲自到鲁艺来了,他来看望鲁艺的学生 师生。那个时候我们的领导是周扬同志了就跟他讲是不是给我们全院的师生吃一个偏饭就是说别人都还没听到也只是参加会议听到,其他人都没听到就是吃一个偏饭给他们开一个小灶就吃一个偏饭让他们听一听,毛主席非常高兴地就同意了。那一天毛主席在鲁艺整整的一天,下午给我们做的报告,晚上还参加我们的舞会。非常好。他就说想听我们这些老同志,因为亲自听过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讲话精神的。尽管不是参加了那个座谈会,但是实践和执行这个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所以他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主持人:他就说他非常热切地来询问您关于当年听毛泽东同志文艺工作的讲话这个情况,他是怀着什么心情、什么感情来问?
嘉宾:一个是说你们过去怎么做的。我们现在要执行延安文艺座谈会,要实践延安文艺座谈会这种精神,应该怎么样地实践。他当然没这么说了就是他为什么要提延安文艺座谈会,他可以不提延安文艺座谈会,但他就特别地强调延安文艺座谈会,那就是说延安文艺座谈会对他非常重要,所以他希望听听我们老同志,更重要的想听听对现在的工作我们怎么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来实践现在的文艺创作、文化生活主要是想听这个意见。那么当时,我当时一下就愣住了。因为我好多年前
就98年,我就已经彻底地离休了,就算是不担任第一线的工作了。实际上在这之前,我离开厂长这个岗位也是好多年前,就是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我想我是96年就离开了。你想多少年了,7年了。所以我觉得我很久都没有做这个领导工作我怎么来谈呢,所以当时我马上,因为我在社会实践中间所接触到的问题我就跟他讲了
我感觉到现在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市场经济比方说我们从前到生活中间去就是组织安排,吃、住都是就是组织上解决了,自己不必有什么考虑。但是现在作家要到生活中间去,他应该怎样去。你是个有名的作家人家是很欢迎你了、接待你了;如果你是一个学习、刚毕业的那么你要到群众的生活中间去你怎么去呢?组织上如果没给你安排那么组织上他也要有经济核算他就派大一批人下去生活,他也需要拿出投资了。这是投资了,也得拿出钱来去投资那这个钱应该从哪儿拿、怎么拿
主持人:所以那么事实上这算不算是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
嘉宾:当然是新问题的一个了,广大的观众常常对我们很多的作品不满意就是说我们没有深入生活。
主持人: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您感觉李长春同志他很重视,他能体会到吗?
嘉宾:他能体会到,你看我就跟他讲,我说深入生活的实际,深入到工农兵的第一线中间去。这既需要有我们这方面组织上,也要有人家那一方面接纳你。是不是?同时也要有这个支出,这个也还是需要有计划的去做这个工作,那么你才能使创作者有丰富的源泉。
主持人:那么你怎么能确定他能体会到?
嘉宾:我从他的表情上,他就跟我讲,你说这个问题确实是很重要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这需要很好地研究去解决
主持人:通过这一次跟李长春同志见面您对于在新时期下很好地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传统,让群众满意的传统,然后保持这种好的局面,您有信心?您信心大吗?
嘉宾:当然是有信心。因为我们这些年一直都是努力和奋斗、追求。比如我们搞儿童电影,我们就希望得到儿童观众的欢迎,所以我们还有什么铜牛奖就是儿童观赏了以后儿童反馈回来的意见。是嘛。确实有时候跟艺术家不完全一样,但是这两者你也不能非得只听孩子的,那也不行,因为孩子他确实还有他对社会这个局限 环境的,他生活范围的局限。他需要什么,但是你不能够脱离他的,去搞什么艺术性,孩子接受不了的艺术性。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您是第一次见到李长春同志,您以前不认识他。
嘉宾:对。
主持人:他对您的了解多吗?
嘉宾:那我也不知道,但是他说,我也很不好意思,他说我们就是看着你们的电影,好像也不是那么样,我说不出这个,就是一直都看过你们很多电影,那意思就像很多年轻的同志说,就受你们电影影响成长的,那样地说就是那个意思,所以我也很不好意思说这句话。当时我不敢当这么大的鼓励,这么重的鼓励不敢当,就是说他们很看重我们的作品,很看重我们过去的工作,就是这样。
主持人:李长春同志这一次跟您是第一次见面,我想知道他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嘉宾: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感觉到非常平易,没有好像盛气凌人的感觉,没有,也没有就是好像强调你去统一在他的意志之下的那种要求,没有。非常非常平易
所以我就觉得很亲切,我就感觉到非常平易很亲切,我觉得很好。作为一个老同志得到党中央的这新一届的领导依然对我们是这样的关心对我们这样重视还是感觉到很好、很亲切,还是很感动。而且我潜意识中间萌生了那种,有些问题以后可以找他,遇到了工作中间的难题或者是什么,我们这个儿童电影事业上,我们可以向他去反映,可以求助于他或者是求教于他,得到他的支持和关怀。这样子,我产生了这种态度。
主持人:是不是他给您留下的这种感觉是可信赖的?
嘉宾:对,就是这样子的,就说是可以去找他,可以去信赖的,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转场)主持人:稍稍休息一下,之后我们将采访一位91岁的老人,原中国社科院党组第一书记梅益,在今年的1月27号,他在自己家里见到了李长春同志。
演播室访谈:(下半场)
嘉宾: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梅益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新闻夜话》,接下来我们要采访的嘉宾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梅益。65年前是他第一个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他已经是91岁高龄了,2个月以前,他曾经和李长春同志促膝长谈。
主持人:今年的1月27号您是跟李长春同志是第一次见面?
嘉宾:第一次见面。
主持人:聊了多长时间?
嘉宾:一个多钟头多一点。
主持人:有一个多钟头,他能够跟您聊那么多,您也很愿意跟他聊。是什么东西把你们这个距离拉得很近?
嘉宾:他很和蔼地跟我们谈话,我也没有什么拘束,都谈起来了。
主持人:我们知道李长春同志他是98年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在广东呆了四年,您是广东人,那你们一定会谈到广东的情况吧?
嘉宾:他问我。我好久没有到广东去了,他说你应该回去看看。他告诉我说现在广东跟过去比较,变化太大了。你应该回去看看,我也很想回去。我也跟他说我很愿意去,而且今年是什么时候,我要走(回去)的时候,我一定告诉他请他帮忙,我回去看看。
主持人:您向他提,是不是感觉到他是肯定会来帮助您达成心愿呢?
嘉宾:我是这样想。
主持人:他给了您这样的感觉?
嘉宾:我觉得挺亲切的。
主持人:那天你们谈得最多的是什么?
嘉宾:他知道我身体不好,很关心我的身体。要我多保重,要适当多运动就是保持一个体力比较好的情况。我很感谢他,我也说,我也想每天都出来散步一段时间
保持一个比较旺盛体力。他关心我,我很感谢他。
主持人:李长春同志,在您家里的时候一再地提到哲学社会科学它的重要性。您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了一直是在社会科学院,您看起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什么要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到这样高的一个位置?领导同志对社会科学一方面都很关心的,这是一个传统吗?一直延续的传统?
嘉宾:对对对。我们党从开始就一直重视社会科学的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对我们党讲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依据国内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刊物、书籍这方面我们中央都一直很关心、很注意。在北京也一直如此,现在还是如此。我觉得他(李长春)对创新跟人才问题他特别的注意。创新问题里头本来我们现在各方面都讲究创新,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更重要的作用,创新的研究以后可以使得我们整个研究工作更有生命力。
主持人:李长春同志这回到您家里来能不能让您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文化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有一个全新的判断?
嘉宾:我觉得他看我,虽然是看我,我是社会科学院的一个工作人员,但这也表示他对社会科学院研究工作的关心,对工作的支持。而且表示新的领导班子对这工作也给予一定的重视。
主持人:李长春同志他本人给您留下什么印象?
嘉宾:他这样的做法特别到我家里来我觉得这表示一个他对这工作,对社会科学院的人里头他最低限度里头至少把我当朋友看待。对下级也好、对朋友也好,我觉得对我讲起来,他这种态度对我很鼓舞。这对我今后的工作我也会更好地做这工作,我讲这话你一定能够理解。
主持人:能,我能够理解。您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您的工作更好地继续?
嘉宾:我,我虽然已经91岁了。我觉得不能因为年纪大了,我还应该保持我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状态继续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搞下去。
主持人:谢谢您,再一次感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