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十五”期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的门槛,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起点。
|
|
尽管规划的具体内容尚在讨论和制定之中,但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详细]
|
|
统计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在1985年是1:2.57,到2004年为1:3.23。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的差距则约达5倍。[详细] |
|
十一五规划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将勾勒中国经济十一五期间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这些“新”将带动一系列的政策转变,这些政策的新取向将为相关产业带来良好机遇。[详细][我来说两句] |
|
第一,“消费马车”奔跑蕴涵新商机。
第二,产业升级蕴涵新商机。
第三,自主创新战略蕴涵新商机。
第四,区域化发展蕴涵新商机。
第五,新农村建设蕴涵新商机。 |
“十一五”时期既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各种社会问题会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详细] |
|
第一,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更多更普遍地惠及普通百姓。
第二,从先富到共同富裕,让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富起来。
第三,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健全的保障体系。
第四,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学费贵等群众切身难题将逐步解决。
第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前景。
第六,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治安安全,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将大大提高。 |
2004年标志着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宏观调控的开始,2005年则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攻坚战的开始。而这两个"开始"又都来源于同一个新背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详细][我来说两句] |
|
第一,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决策机制。
第二,继续搞好综合宏观调控,逐步回归市场调控轨道。
第三,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第四,进一步鼓励非公经济的大力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第五,建立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矛盾。
第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化解潜在风险,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在今后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面对八大挑战:[详细][我来说两句] |
|
第一,经济增长受资源供给制约。
第二,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第三,中国劳动力廉价优势丧失。
第四,城乡差别将长期存在。 |
第五,地区差距将长期存在。
第六,就业压力始终存在。
第七,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第八,经济全球化带来不确定性。 |
当我们理性地审视即将来临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个重大命题摆在面前,亟待破解。这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
能否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也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详细][我来说两句] |
|
第一,新农村建设,一个系统工程。
第二,自主创新,一个战略课题。
第三,产业结构,期待进一步优化。
第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不我待。 第五,区域经济,协调是根本。 |
第六,城镇化,“健康第一” 。
第七,改革攻坚,力争进一步突破。
第八,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第九,和谐社会,关键在落实。 |
|
法国《论坛报》说,近20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5%。这种高速发展必然造成了一些损失,而这些损失大多是由农民来承担的。[详细]
韩国联合通讯社今天发表文章认为,今天在北京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意义重大”,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中长期发展基础,并确定今后的政策走向。[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