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毕业后,米洛舍维奇考上了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在那里,他和中学同学米里亚娜·马尔科维奇相遇,两人相恋并最终结婚生子。米里亚娜的父亲和叔叔是铁托的战友...[全文] |
1990年12月举行的议会多党制选举中,他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首任总统。2001年6月28日被引渡到前南国际刑庭……[全文] |
|
拯救南斯拉夫
——南联邦瓦解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在米洛舍维奇积极倡导和策划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成立一个新的南斯拉夫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在连任两届塞尔维亚总统后,米洛舍维奇参加了1997年的新南联盟总统选举并大获全胜,当选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 死亡,只是胜利的悲剧
——他曾发誓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现在,他成功了。就在对这名“巴尔干屠夫”的审判出现一丝成功的契机时,躺在床榻上的米洛舍维奇却一声不吭地告别人世,留下几页尚待填补的辩词。
|
|
制造巴尔干灾难?
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在1991年拒绝接受前南斯拉夫和平解体的建议,导致后来的“巴尔干大灾难”。米洛舍维奇拒绝让前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独立并成立新联盟的建议,导致战争的发生和延长,给前南斯拉夫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种族屠杀为残暴的自由
也许是宿命,让他生于这个没有希特勒或是斯大林的动荡时期,深得人心地掌舵政坛13年;也许是野心,令他创造了最残忍的自卫方法———为阻止科索沃“自治”,塞族的坦克开进了阿尔巴尼亚人的村庄。在接踵而来的战争中—先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小规模战斗...[全文]
|
|
|
[黑白洪流]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自治省,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的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和马其顿族等。科索沃人不愿受塞尔维亚人的统治,要求从塞尔维亚共和国独立出去。 |
成也科省败也科省
米洛舍维奇:“强行委任辩护律师是法律界天大的怪事。我坚决要求你们将自我辩护的权利还给我。”[全文] |
|
不可低估的强者
米洛舍维奇是一个“民族英雄”;但在西方眼中,他是巴尔干一系列麻烦的制造者,是一个战争犯。[全文] |
|
陷入阴谋之地
在与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冲突中,米洛舍维奇一直充当着塞尔维亚人保护者的角色。成立于1993年5月25日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在2002年以种族清洗罪对米洛舍维奇提起审判,称他在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及科索沃共制造了66起种族屠杀事件。[全文] |
|
萦绕天使般的魔鬼
即使最极端的控诉者也明白,围绕米洛舍维奇的争议远不是一句“民族主义”可以概括。他的个人生活中甚至找不出一丝排外倾向:他曾竭力撮合自己女儿和一名生于土耳其的穆斯林青年结合;他的亲信米哈里来自要求自治的匈牙利族(少数民族)...[全文] |
|
[真相 前南政权是如何被美国搞垮的] 时间在流逝,历史留给我们的疑点却并不能悉数厘清,但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历史真相”。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重新进入南斯拉夫。这时,它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颠覆米洛舍维奇政权。
美国还通过“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了塞尔维亚反对派大量资金,1999年全年有1000万美元,2000年增至3100万美元。许多参与反米运动的美国人透露,在这一活动中起领导作用的其实是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协会”(AID)...[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