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争鸣
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争鸣: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网络第一声音::
排行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日月谈 | 地方 | 在线阅读 | 访谈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 文字版 | 导航 | RSS | 直通车 | 滚动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编者按]当国人因“世界误读中国”而义愤填膺时,我们却可能忽略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误读世界。比如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印度远落后于中国俄罗斯与老美对着干以色列对中国充满感恩伊朗人恨死美国……但事实并非如此,《国际先驱导报》的一篇文章立即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对此,中国经济网联合本网发起系列讨论…[详细][网友参与][首期访谈直播实录]
  [访谈实录]第二期访谈已于1月11日上午10时(周四)举行,邀请了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韩国庆熙大学亚太地域研究院教授林奎燮跟大家就“误读”现象做了进一步的叙述。现场我们还连线国际先驱导报印度问题专家唐璐、驻韩国特约撰稿元涛,为大家讲述了他们的亲身体会,感谢网友的踊跃参与。[网友提问]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国内不少媒体在报道韩国时往往喜欢选择自己中意的角度,把韩国人描绘成了民族情结深厚的“政治动物”,而其国民不买日货、为抗议日本不惜断指都成为误读的“论据”,事实果真如此吗?[详细]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嘉宾:李知恩(韩)、朴昭炫(韩)谢漪春张皓进(韩)、刘新征、王家耀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刘新征:我觉得韩国是一个挺容易兴奋的国家,从我的个人经历,从媒体来的信息,从韩剧、韩国电影中都可以给我这样一种印象,比如像关于日本的报道,一旦有日本,必定有韩国…[详细]

 谢漪春:大学之前,觉得韩国是一个民族性很强的一个群体,比如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有韩国人可能自己切手指,在对日本问题的时候,在对独岛问题的特别强硬的态度,还有面对日本足球队的强硬的态度…[详细]

 李知恩:说实话,很多中国人都跟我说韩国的民族情结特别严重,你觉得对吗?我吓了一跳,因为我觉得中国和日本的民族情结是最强的,什么日本的“最后的武士”,开始战争了,他们会切腹自杀,这个好恐怖的。中国有“中华”这样的思想,认为中华是全世界的中心,所以我说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圈,他们在这个圈里面特别团结…[详细]

 朴昭炫:我是2002年3月份来中国,曾经奶奶阻止我,因为共产主义国家,那么穷,这个比较夸张,因为我奶奶从没出过国,我说中国有那么穷吗?因为当时我爸爸做生意,跟中国有一些工作关系。我来了以后,刚开始还不太适应,因为我在路上看到马车跟奔驰一起冲过去,觉得很新鲜,印象很深刻,因为在韩国我从来没有见过马在路上…[详细]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刘新征:可能我们国家民族情结浓厚的这些人会拼命去找特定符号,他们对韩国的看法非常极端,面对中国恨铁不成钢,你看看人家民族多么有骨气,你看看我们的年轻人。再有就是我们的年轻人天天哈韩,我们泱泱大国的古老的东西你们却不去学习…[详细]

 张皓进:我跟以色列人聊过,他们有一个宗教,但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民族意识,我们的民族情结那么强,不是说否定别的民族…[详细]

 李知恩:不过说实话,我们觉得中国的媒体做出来的节目还是不那么好看…[详细]

 朴昭炫:我有一个想法,不是说我们不喜欢日本货,但是我们有现代、三星,我们自己产汽车,我们自己产数码产品,我们自己产化妆品(中国人买电视都买国产)…[详细]

 李知恩:韩国人现在不接受中国的文化,不能说就特别排斥中国文化,因为韩国国土比较小,所以我们还是希望看现在跟美国的贸易协定,我们看我们国土都很小,所以我们不得不爱好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现在的资源也很少,成本也很高,如果把我们所有的市场都开放了,政府也应该为我们自己着想,但是现在世界和平,这样也都挺好的…[详细]

 朴昭炫:我可以说实话吗,我觉得中国人现在是类似韩国70、80年代的情绪,就是一种现象,以前韩国也是抵制日货,那个的确是。因为人家说政府比较提倡韩国要做自己的货,做好,要做好自己民族产业,现在已经过了20多年了…[详细]

 谢漪春:大一的时候,看他们在路上跟日本人打招呼,我说你们韩国人不是特别讨厌日本人吗,他说其实不是啊,其实韩国跟中国的状况很一致的,日本作为一个符号来说,其实还是多少都会有一些排斥的,具体到个人的时候其实没有那种反感…[详细]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张皓进:现在已经不是特别强调民族的时代了,主要是经济时代,主要是看这些国家的利益,现在那些“不买”运动,就是抗议,就是手段,没有那么重要…[详细]

 李知恩:我觉得跟日本的关系关心很少,因为现在说起政府政策,韩国人觉得这届总统的政策很失败,支持率特别低,主要是房地产这个搞的不好,所以出现了很多贫穷差距比较大。如果把首尔的土地全买下来,可以买一个加拿大,这是我听说的一个笑话…[详细]

 李知恩:中国发展确实很快,发展可能性特别大,不过看国家,中国的政府比韩国的政府富裕的多,看老百姓,我们生活水平比中国人高的多,而且说实话,我们的人民素质更高。看2008年,我看到很多你们盖的游泳场,办的都很好,关键是国民素质…[详细]

 刘新征:其实我们非常想告诉你们这些,不知道有没有中老年人在看,我们哈韩、哈日,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流行文化做的特别好,跟我们爱国不爱国没有关系,我哈韩、韩日就不爱国了,不要再把这两个问题扯在一起…[详细]

●搜狐调查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1、“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
确实爱国,少有人买日货
不买日货与爱国无关
不了解情况
2、“印度远落后于中国”?
印度比中国落后很多
其实印度在软件业等许多方面都领先中国
中印都在快速发展,情况类似
3、“伊朗人恨死美国”?
伊朗民众大都“反美”
伊朗年轻人更愿意接触西方文化
不了解伊朗
4、“以色列对中国充满感恩”?
很多犹太人都对中国心存感恩
很多犹太人都已经遗忘了中国人曾经对他们的帮助
不太了解他们的想法
5、“俄罗斯与老美对着干”
俄罗斯与老美是死对头
两国存在竞争,但算不上敌人
不了解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1978年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2/3,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比印度高70%到80%左右。正因为这一点,国内很多学者和政府部门官员说,印度尽管有新闻自由、有民主制度,私有产权等等,但是它并没有创造出中国这样的经济奇迹。

 最近一两年的迹象进一步表明,某些关于中印比较的结论下得太早了,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尤其从金融发展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角度来看,印度内在的经济增长潜力比中国大的多…[详细]

●七大“想当然”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Q:非洲国家穷得叮当响?
 A:错误。现在的非洲至少有17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我们对非洲应该刮目相看。

 Q:发达国家年轻人都买房?
 A:错误。多数西方国家的年轻人都更喜欢租房,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选择在工作10年、结婚5年后才着手买房。

 Q:美国孩子很轻松?
 A:错误。美国孩子上学前几年虽然一般没有家庭作业,但在到12岁的法定工作年龄之前,他们大多会在课余、周末或假期干些零活,挣些小钱,培养独立自主和社交能力…[详细]

●《国际先驱导报》博客
中韩网友做客探讨“误读”现象

 两百年前,中国近代改良思想先驱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力主“睁眼看世界”。两百年后,站在中国的视角表达中国立场的前提,依然是要对这个世界有着客观和理性的认知…[详细]

争鸣 第225期 07-01-10 责编:王开 [点击查看全部争鸣]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