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里,两岸关系反反复复,海峡两岸关系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试图从两岸政治家们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寻找两岸关系的走向。但也许我们还忽视了重要的一面:两岸之间的经济纽带与联络,与之前已是大不相同。这种情形将成为两岸政治家做出决策之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经济危机将对两岸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实质影响,将如何传递到两岸政府的决策,将如何影响两岸关系的走向?2009全国两会到来之际,搜狐新闻聚焦两岸的经济纽带,分析实质进展,把脉两岸关系的变化脉搏。
据报道,大陆将组织万名游客乘坐邮轮去台湾旅游,这个将是近期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团组人数最多的一次。大陆的有关主管部门已经专案批准,相关部门也会为这个团办理有关具体手续。这项旅游方案相信也会有利于推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详细]
在2008年12月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决定,今后3年内将为台资企业提供1300亿的融资支持...[详细]
相关:大陆欢迎并且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家电下乡计划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谈到两岸综合经济合作协定时表示,如何协商,怎么协商,内容是什么,具体是什么,都还要通过两会协商才能确定。总体上来讲,具体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两岸进行协商。同时也强调,经济就是经济,没有必要做过多的政治解读...[详细]
改革开放3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1978年,两岸贸易总额仅为0.5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达到了1245亿美元,增长超2490倍,年均增长36%。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台商对大陆投资不断掀起高潮,两岸产业合作迅速增加。 [详细]
大陆是台湾的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3年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海峡两岸全面三通成为历史必然,这是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炳才27日在“第三届海峡两岸港口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底,两岸贸易累计额已达6036.9亿美元。[详细]
台湾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2008年全年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58.8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1033.4%亿美元。2008年1至12月,两岸贸易额达1292.2亿美元。[详细]
台商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陈云林说,目前两岸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形成了互利互补的格局,截至2006年底,大陆共审批了71847个台资项目,台商投资总额逾440亿美元。[详细]
台商做内销,产品销量只降一成,相比整个行业外销额50%以上的降幅,只能算轻灾。[详细]
东莞倒闭企业中台商占了约三成,部分台商延长春节假期观望市场情况发展。[详细]
台商陈永德:“台湾蝴蝶兰同比减售200万棵,但我有信心在佛山‘过冬’。” [详细]
为吸引台商资金回流,台湾“行政院”打造“台商经贸营运特区”,并推出“衣锦还乡”计划,除放宽台商管制、降低企业营运总部租税优惠门坎外,也将提供土地租金优惠方案。据悉,2009年度的台商回台投资值预计为三百五十亿元新台币。[详细]
松洲街台资企业大壹鞋厂270名员工情绪非常激动,聚集在工厂门口,就该工厂已于放假期间倒闭、台商负责人已离开的情况,提出相关诉求。相关部门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理,270名工人获得一次性每人发放300元的补偿。[详细]
在国际市场萎缩,产品出口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元煌集团及时推出6条自救专案。4家公司围绕着“增产节支、确保质量”的目标,新招迭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集团对原材料、零组件成品的采购及外包装加工压低单价,使生产成本下降5-10%。[详细]
台湾长荣集团董事长张荣发批评台湾当局在三通问题上走太慢,不兑现承诺。[详细]
漳州台商协会会长批评说,“国统纲领”是两岸稳定的基石,拿掉就是蓄意挑衅。[详细]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前天以“乾隆锁‘国’”比喻当前台湾困境,批评台湾当局政策。[详细]
广东省政协特聘10名台商为省政协委员,台商表示,将在会议中提案,希望降低台商经营企业负担,提供对台商的保障。去年,台商提议检讨东莞市的规费,盼取消不合理费用等,经过评估后,行政部门终于调降了规费。[详细]
王永庆在2001年9月发表题为《正视台湾经济处境,采取必要对应措施》的万言书。在这篇长达4万多字的文章中,王永庆强调指出,台湾当局如果一意孤行主张“台独”,在将来会为台湾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详细]
台商大佬、台湾联华电子公司(简称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多次在博客上、报纸上严厉批评陈水扁当局的两岸政策,公开呼吁制定“两岸和平共处法”,痛骂陈水扁“没有理想,只会操弄民心”,气得陈水扁不顾身份多次在公开场合“出口成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