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福利社会系列二:医疗保障、义务教育

中山古镇全民福利之憾:至今无一个镇复制成功

  

  “镇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吃饭不要钱,读书不要钱,看病也不要钱。” 中山古镇主管社会保障的副镇长官华,回首几年来当地福利社会的建构之路,无比自豪。

  举国范围内古镇第一个实现学前至高中15年免费教育;在社区卫生站只需3元的挂号费,就可以完全免费吃药。

医保中外对比:全民医保是迈向福利社会第一指标

   到2011年建立全国基本医疗制度框架,使城乡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0%以上。这是新医改中提出的近期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的十七大上,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的新目标。
  但中国医疗保障的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据社会保障学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介绍,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步伐虽然在加快,但还有3亿左右的城乡人口缺乏医疗保障,在农村参加新农合的居民实际得到的医疗保障待遇,不足其医疗支出的三分之一。
  “我国人口多、经济水平低、城乡和地区差别大,卫生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外国模式。”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鉴于我国具体国情和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未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既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也不能照搬我国经济领域的经验。 [详细]

义务教育中外对比:中国还需要财力和人力保障

  中国的9年义务教育自1986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过20年的发展,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杂费全部免除。第二年这项政策惠及中东部农村。2008年,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
  尽管中国已经在农村、城市基本实现了9年制教育阶段内,免除学杂费。但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从9年义务教育向12年制延伸的转变,大大增强了全体公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2008年,中国的HDI(人类发展指数),在全世界排在81名。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上看,义务教育不仅是国家为了普及基础教育、扫除文盲的一项基本措施,更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在中国走向福利社会的过程中,义务教育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重要,甚至比它们还要重要。[详细]

访谈

中山古镇副镇长官华:搞社保缺的不是钱是理念

  我们不想太张扬,先干起来、 变得完美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