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福利社会系列三:住房保障

  2009年9月,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0.9%。同年3月,北京市社科院发布《2008-2009北京社会发展报告》,指出2007年底北京平均房价是每平方米15162元,按照户均100平米计算,则当年房价与收入之比约为23:1,远远高于3-6.1:1的国际标准。房子,已经成为压在中国人身上,一个沉重的壳,在没有完全卸下来前,他只能向蜗牛一样,慢慢爬着,不敢消费,努力存钱。[详细]

英国住房保障:逐步变成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评价中国的住房政策时,说中国学不了新加坡的组屋模式,也走不了西方的住房保障路线。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设计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现在,全世界在住房政策方面,除了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组屋政策,最具代表性的还有英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也许如郑永年所说,中国走不了英国的住房保障之路,但中国可以从它们的发展历程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
  英国是世界上福利制度发展最早的一个国家,也是最早对住房问题进行政府干预的国家,公民的住房福利被作为国家应当担负的职责。英国居民住房一般分为:私有房、公房和租赁房。目前,有近70%的人拥有自住房产权,30%的人租赁住房。
  在英国,住房保障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00年以前,英国政府认为住房是个人的,不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因此国家应少管或干脆不应管。1900年至1945年,执政党将住房问题列为第二条执政纲领。但这个阶段,对于国家到底该不该管住房仍存在争论。虽然国家开始修建公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但效果不太好。1945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住房问题开始大管,不论哪个政党上台,都以每年几十万套的速度盖房子。到1980年代政府开始卖公房时,英国已经达到了一户一房的标准。
  英国住房政策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向中低收入者,而且特别优惠那些低收入者。凡是建公房,一定要照顾教师、警察、护士这些低收入者,这种照顾主要体现在退税和贷款条件的优惠上。 [详细]

访谈

郑永年:

新加坡把住房政策作为
基本国策 中国学不了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治、国际关系与社会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