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1919年5月1日《申报》:巴黎和会上的电报一组

点击查看大图:[ 1 ]

关于合约的条款讨论仍在胶着之中。此时,各方都在尽力周旋,中国代表也在列强之间展开着可能是徒劳的斡旋。一方面,在顾维钧进行外交斗争的同时,上海商业公团想让“各国主持公道还我青岛”,“并饬专使坚持到底”。同时,东北地区的铁路归属问题也成为了焦点,“中东路”的权利能否收回?而同时,日本方面“拟借人种问题退出和会”,向各国要价并施加压力。风云诡谲,短短这几日内就将决定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成败。

1919年5月11日《申报》:国民对国耻纪念之切实办法

点击查看大图:[ 1 ]

申报在头版上作出了这一呼吁。巴黎和会之后的群情沸腾下,很多人也在探讨怎样应对与纪念国家所遭到的这种屈辱。于是媒体提出了“愿所有同胞牺牲私利,一致用国货”。在很多梦想“实业救国”的工商业者的推进下,当时的民族工商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比强大的国外资本而言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在那种因为“弱国无外交”而丧失尊严、“举国皆惊”的时候,不买洋货也就成了人人都能做到的一种选择。虽然无奈,但是悲壮。

1919年5月11日《申报》:巴黎和会失败中之山东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 1 ]

和会上,英美法三国在中日之间居中调和,提出“既需不背国际联盟盟约、土地主权不相侵犯之原则”,又因为“英法曾与日本订有密约之故“,所以”又不能不践日本一部之希望”。媒体评论称,“山东形势日益险恶,我国虽舆论沸腾然而当局外交微弱,讲和委员亦无折冲樽俎之才”,“致野心勃勃之日人博得完全胜利“。其实如此评价外交人员有失公允,因为外交是要以国家实力为前提的;但是这种痛惜和急迫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19年5月15日《申报》:西方报纸痛议中国和议之决裂

点击查看大图:[ 1 ]

国外媒体怎么看巴黎和会?媒体评论:“南北和会显已停顿,此事早在意料中”,“凡知中国情势者早知其必有今日”。“试以段祺瑞或冯国璋或曹汝霖与伍廷芳或唐绍仪或王正廷共治一村,欲求其相安亦必不可得”。文章称,“中国今日处于既不能战又不能和”的处境中,如果放任其自行处置,有两种结局:亡国或被外国控制。如被日本控制,从“日本之愿,中国休矣”,所以文章又称“从列强(不算日本)之愿中国尚有希望”。这是国外媒体的观点。

1919年6月5日《申报》:广东游行万人空巷

点击查看大图:[ 1 ]

广东游行的主题是支持国货。参加游行的人手执小旗,““棋面题词虽不一,要皆以誓雪国耻为前提”。游行队伍所经之处“万人空巷,争相鼓掌欢迎”,除了常见的“还我青岛”等等口号,一些大的标语上写着“纵有金钱亡国何用,虽无势力热血犹存”等等口号。“学生巡行所至,”虽平日以日货为生涯之人亦颇愧奋,表示改售国货。”爱国者的热情可以感染很多人,从北到南,中国各地的仁人志士都已经行动起来了。

1919年6月9日《申报》:罢市声中之下关悲剧

点击查看大图:[ 1 ]

南京下关的警察殴伤了游行的学生共计二十四名,因为商界的全力维持,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下关全埠商民大动公愤,要求省长撤换惩办警察署长。据报道,该警察署长王固磐先是通令商人,“明日起有不开门者即逮捕不稍贷“,又“率全班警士”堵住了游行队伍,在交涉无效后,要求手下警员逮捕游行者,而“各警士抱同胞观念不为所动”。该署长恼羞成怒,拔刀砍人。事后,忍无可忍的各界人士强烈要求罢免警察署长,要求撤换此人并惩办。

1919年10月12日《申报》:1919年10月10日的摄影

点击查看大图:[ 1 ]

一张照片记录了1919年10月10日那个日子。人们在一起欢呼,高呼口号。同时,还不忘了向沿途的人宣传“提倡国货”等精神。之后,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是“拥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以致“国势日蹙、民生日艰”,借此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教员在台上演讲,学生在台下“颇为动容”。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上海庆祝的盛况。

1919年10月15日《申报》:山东之特殊现象

点击查看大图:[ 1 ]

1919年6月底,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至十月,虽然距离五四运动已有一段时间,但是运动的影响仍在持续。在成为了“弱国无外交”的牺牲品的山东,学生们计划着游行,表达反对帝国主义霸占山东的诉求。这让教育部门大为紧张,纷纷派员到各校游说。一所女子师范还请魔术师到校表演,被媒体称为“用心良苦”。最终游行还是举办了,但是气氛平和、井然有序,也就成了媒体标题中的“特殊现象”。

第八卷第五号《新青年》杂志封面

点击查看大图:[ 1 ]

《新青年》杂志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作为一个进步刊物,它是一个坚决反帝反封建的媒体。陈独秀是《新青年》的主编,鲁迅、胡适等等都曾在新青年上发表过文章。鲁迅曾说:“我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的,这一种运动,现在固然已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但在那时,却无疑地是一个革命的运动“。[详细]

《新青年》杂志文章一篇

点击查看大图:[ 1 ]

《新青年》杂志提出了“文学革命”,要“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一篇文章,便是白话文的代表。文章描述了资本家与被雇佣者的关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内容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对促进国民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