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49 2011.4.25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到今年四月二十日,已经一周年了。奥巴马在一周年纪念日当天誓言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恢复墨西哥湾生态环境。奥巴马明言,会“让英石油和其他责任方就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承担责任”。漏油造成的污染和生态危害,仍在持续着。[我来说两句]

一切灾难始自一场爆炸

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上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后受损油井开始漏油。泄漏的原油均流入墨西哥湾,一场生态灾难由此开始。

时至今日,影响仍在持续

漏油发生一周年,留给墨西哥湾的除了艰难生存的渔业和旅游业,还有遭遇不幸的海洋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不能低估漏油的危害,应该谨慎应对

不仅仅是中国,世界范围内也没有成熟的漏油事件环境影响评估经验,对于如何修复被污染的海洋生态系统也尚处在摸索阶段。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如何发生

一座名为“深水地平线”的钻井平台,在爆炸起火36个小时之后沉入墨西哥湾。事故初发时,海岸警卫队官员凯瑟琳-麦克纳马拉估计说,“深水地平线”原油日产量最多8000桶。这仅仅是个开始,这之后原油持续泄漏了很长时间,造成墨西哥湾的严重污染。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在为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做着艰苦的斗争。[我来说两句]


事故升级:大量原油喷出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在部分控制后再次恶化:原本用来控制漏油点的水下装置因发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滚滚原油在被部分压制了数周后,重新喷涌而出,继续污染墨西哥湾广大海域。英石油表示,故障是水下机器人与漏油围堵装置发生碰撞的结果。技术人员正在抓紧检查有关设备,以找到重新压制住油流的办法,并且在飓风季节开始前完成。在水下装置的帮助下,救援人员每天可回收大约1.7万桶泄漏的原油。

技术原因:设计缺陷被忽视
  美国负责调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总统委员会成员28日表示,英国石油公司和负责油井施工的哈利伯顿公司忽视了“出事”油井的水泥设计缺陷。

  这个委员会的首席法律顾问弗雷德-巴特利特当天致信该委员会主席,指出上述两家公司早在今年3月8日就已知道后来“出事”的马孔多油井存在水泥设计缺陷,但却“无动于衷”。有人曾向英国石油公司至少报告过其中一次测试的结果,但后者“没有反应”。

巨额花费,多管齐下堵漏均失败

从4月24日漏油事故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以来,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一直在被污染海面喷洒“分散剂”分解油污,但收效甚微。近日,该公司利用遥控自动装置在海面和海底漏油处同时喷洒分散剂,在消除海面油污的同时,在更多原油浮至海面前将其驱散。这一方法的实际效果正在观测中。

英石油总裁因漏油事件离任

英国石油公司宣布,行政总裁海沃德将于10月离任,达德利(Bob Dudley)届时将接替海沃德的位置。英石油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饱受批评,董事会26日召开会议,讨论海沃德离职的要求。不过海沃德离任后将可获1180万英镑的退休金。有“BP外长”之称的董事总经理达德利将成为该公司史上首位美籍CEO。

 时至今日,漏油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

20日是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一周年。如今,风光旖旎的墨西哥湾景色依旧。只不过,海滩上会不时出现裹满油污的海豚尸体和原油球块。如今,捕鱼为生的周边居民艰难求生。只不过,漏油断了他们的生计,一些夫妻生活窘迫,动了离婚念头。[我来说两句]

一些海洋物种可能因漏油而灭绝

路易斯安那大学海岸和环境系主任克里斯托弗·德利亚说,漏油产生的毒物会在食物链积聚、进而改变食物链网,一些海洋物种可能灭绝。另外,专家发现,漏油使许多地方土壤受侵蚀,植被退化。比对美联社记者拍摄的两张图片不难发现,墨西哥湾沿岸“猫岛”一年前红树林茂密、水鸟出没,但如今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目前,墨西哥湾有3200个油气井悄然遭弃用,但是并未做出混凝土封堵处理。

泄漏原油被疑渗入海洋食物链
  美国研究人员以蓝蟹为调查对象,评估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他们发现蓝蟹幼体出现明显油斑,担心漏油已经影响墨西哥湾区域食物链。
  已知蓝蟹栖息地中大约40%受到漏油影响。美国宣布,四分之三外泄原油经多种途径得以清除。研究人员担心,蓝蟹的状况显示,原油已经渗入墨西哥湾区域食物链乃至食物网,影响会持续数年。

渔民因为漏油生计陷入窘境

路易斯-尼尔和奥德丽-尼尔家住密西西比州帕斯克里斯琴,靠捕蟹为生。两人说,漏油事件让生活变了样、变了味。由于没有螃蟹,他们赚不到钱,无法及时交月供,面临丧失抵押房产赎回权风险,正考虑离婚。“我看不到隧道尽头一丝亮光,看不到任何希望,”奥德丽坦言,“我们的生活彻底改变。“

附近居民现不适症状,可能因污染而起

随着更多出海清理石油的工作人员和沿岸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美国民众密切关注漏油事件所关联的健康隐患。泄漏原油抵达沿岸地区时,所含毒性最强物质可能已经挥发,从而减少“毒烟”危害。不过,原油可能变得更加浓稠,更容易粘在人体皮肤上。另外,大量原油在水面以下扩散,会转化为何种形态难以预料。

 漏油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不能等闲视之

53岁的法裔后代特拉汉:“捕不到虾、捕不到蟹,连牡蛎都没有……”漏油发生后,他出海两三个小时,只能捕回来两三磅鱼虾,经常会卖不出去,因为人们“不敢吃”。“BP告诉我们这些海产品是健康的,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吃?如果他们想吃,我愿意带着一锅,免费去现场煮给他们吃。”另一位渔民达拉-卢克斯说。[我来说两句]

世界各国的油企应从中吸取教训

随着对海上油气资源依赖日益增大,而中国油企在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更易引发事故。因此,更应完善海上钻井平台的安全保障,在生产的各环节杜绝危险情况发生。不仅是海上油气开采,其他危险系数很高的能源行业如核能发电等也应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此前,有美国媒体曝出英国石油公司为节省成本一味赶工、忽视工程质量,为油井爆炸埋下祸根的内幕。

重视长期影响,不能麻痹松懈
  漏油发生,对于环境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即便眼前并没有过于明显的症状,有关部门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严密监视相关情况。
  除了环境本身的问题以外,还必须考虑到那些以海为生的人--例如渔民,养殖业者,旅游业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环境灾害发生之后照顾好各方面的利益,为生产的恢复、环境的发展等等赢得时间与最难得的信心。

在海洋管理机制方面也应该有所增强

相对于美国,我国的海洋管理机制更加分散。从横向看,目前海洋管理呈现“九龙治水”局面,涉及海洋、渔业、环境保护、交通海事、海关、边防等多个部门。从纵向看,各省对海洋管理“条块分割”,各自管理本省的邻近海域。这一体制的存在弱化了海洋综合管理职能,导致信息不畅、效能低下,统一、高效、科学的协调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保护打捞油污者,他们应有防护

大多数渔民都清楚泄漏的原油对身体的危害,但他们还是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甚至都没戴口罩。他们觉得无所谓,“反正死不了”。“口罩太闷了,戴着不舒服;防护服没有,有也不爱穿,穿上后捞油也不方便”。这些捞油的渔民为了钱,为了生计,将手伸向黑色的海面上,直接与含有多环芳烃等化学物质的原油接触,将泄漏的原油一把一把、一瓢一瓢捞起来。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