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月29号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社会公众为何这么重视PM2.5?
答:据科学研究,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超过我们说的PM10或者其他的一些污染物。在正常的一般大气污染中,PM2.5的危害是最大的,被称为“健康杀手”。因为它小,所以可以直接吸到肺泡里面,不容易排出来。
其他的一些污染物,不像PM2.5这样有直接危害,这个问题一出来,群众觉得自己天天呼吸污染的空气,健康受到威胁,正是如此,才触动了广大民众维护身体健康的心理底线,所以反应很强烈。
问: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难点是什么?
答:制定新的标准,应该说执行容易,控制难。
检测、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无非就是花钱上设备,只要下决心,买设备是很容易的。第二就是人员的培训,这个也不难。
真正难的是你发布以后,让它达标是很难的。难在哪里?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像北京这样搞试点的城市,过去你说天气良好,偶尔出一个轻度污染、重度污染。标准一修订提高,你经常是轻度污染,过不了两天就重度污染,一两天可以,一两个月大家也能接受。一年两年你不改,人民群众就不能接受了,政府的压力也就大了,而在短期内治理达到标准是很难的,难就难在这里。
问:这次新空气质量标准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
答:其实为什么要国务院做研究,问题也在这里,因为你要做了这个决定,以后就需要做出更多的决定,下更大的决心,这个不是环保部门自己说了算的。政府是积极稳妥推进,不是一味地为了出台政策而出台,出台以后肯定不能只是发布消息,需要用切实行动提高空气质量。
国家搞清洁空气计划,投入的不是几十亿,而是上百亿,甚至更多,这是政府需要考虑和研究的。所以把这个事作为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找一个杠杆和支点,用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来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问:你曾提出联动协同治理,空气是流动的,仅仅靠北京治理,北京的空气质量还是无法保证的。
答:其实这个联动协同治理,实际上两个含义,一个协同就是你刚才说的区域系统,因为PM2.5非常小,一般不会自动沉降,长期浮在空中,飘浮性很大,所以扩散的面积很大。这需要区域联动。
第二个协同,多种污染物的治理可以协同。比如说PM2.5的治理,实际上你要治理好二氧化硫,治理好氮氧化物,治理好PM10,就直接可以降低PM2.5。
问:你觉得实施这个区域联动的难点是什么?
答: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实行区域联动措施,需要有一个制度上的保障,而不能仅是一种号召。因为行政区域和我们污染区域是不一样的,这些行政区政府和部门之间要达成共识,建立一种共同治理的制度,这个制度还必须带有一定法律约束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