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123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 增9.2%

更多>>2011年经济数据视频

由于您未安装flash播放器视频无法播放,点击这里安装

导读: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CPI同比涨5.4%。此前公布的12月CPI同比上涨4.1%,创下15个月新低。201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多的下行风险…[滚动][图集]

去年GDP达471564亿元增长9.2% CPI同比涨5.4%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详细]

去年末大陆总人口134735万 城镇人口首超农村

  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详细]

更多>>2011年全年经济数据

更多>>2011年12月经济数据消息

四问2012年经济发展态势

·物价指向何方: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周天勇判断,明年物价估计将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

·百姓收入会不会有变化: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改革分配制度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

·房价下调是否值得期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在国家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在明年都稳步跟进,并且调控措施多管齐下的情况下,房价进一步下调值得预期;

·投资者能否盼得曙光:国务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其实,现在市场的积极信号或许可以参考实体经济在明年一二季度触底之后重新回升,从而带动上市公司盈利上升的基本力量……[详细]

更多>>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注  册
密  码:

2011年CPI数据高清组图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9.2%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9.2%
2010年—2011年12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2011年12月PPI同比指数
2009年10月—2011年1月CPI同比指数
2009年10月—2011年1月CPI同比指数
2009年12月—2011年3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2月—2011年5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3月—2011年6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4月—2011年7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5月—2011年8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6月—2011年9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7月—2011年10月CPI同比指数
2010年8月—2011年11月CPI同比指数
2006年—2011年11月CPI同比指数
2007年—2011年第三季度GDP同比指数
2006年—2011年11月PPI同比指数

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超农村

2011年12月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回顾2011年经济形势:内外经济困局,抑通胀成重任

  通货膨胀预期仍是2011年中国经济最大风险 中科院科学预测研究中心对2011年中国经济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个人估计2011年GDP增速将在9.5%以上。
  而对于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汪寿阳表示仍然是通货膨胀预期。虽然近期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决心很大,采取的调控手段也有一些,但由于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预期较高,再加上前两年的宽松信贷投放,市场上流动性较强,而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和手段又相对较少,2010年出现的食品、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局面在2011年仍将延续,甚至一些品种可能出现更大价格波动。因此,通货膨胀仍会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渠道一:外需萎缩、贸易融资受冲击
  欧债危机对中国的传染途径主要有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两种方式。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规模较大、相对封闭,因此我们判断主要的冲击是来自于贸易方面。贸易渠道的冲击又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实体经济受冲击,造成外需萎缩,打击中国出口;另一个方面是金融方面,由于欧洲银行去杠杆化对贸易融资形成压力,特别是如果出现类似雷曼兄弟倒闭那样的情况,银行间对手风险的上升,全球贸易可能突然中断。
  【蓝皮书预计】2011年中国进口和出口增长速度将分别达到24.7%和20.4%。全年外贸顺差将略低于上年,达到1610亿美元左右,连续第三年减少。[详细]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渠道二:资金避险、欧洲银行撤资
除了贸易渠道的影响外,欧债危机还有可能通过金融渠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产生冲击。金融渠道的冲击又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避险情绪上升会引导全球资金撤离包括新兴债市与股市在内的各种风险资产,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另外一个方面是欧洲银行面临去杠杆化的压力,将被迫从欧洲和海外信贷市场退出,从而导致其他国家信贷紧张。

涨与跌升与降“减速”“失蒜”“限购”、“跑路”成热词
  如果要评选2011年中国经济的流行词汇,“涨价”必然位列其中。201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创34个月以来新高。有涨就有跌,随着稳定物价、遏制通胀的调控措施不断出台,高企的物价在下半年开始回落。在连续3个月回落之后,10月份已降至5.5%的水平,全年物价走出触顶回落的涨跌曲线。而“升”与“降”从更深层次反映出宏观调控的路径和意图:货币政策一升一降;新的个税法实施,个人所得税减收明显,等等。[详细]
  此外,2011年一系列财经流行词引人关注。从“限购”到“降速”,从“诚信”到“跑路”,从价格猛跌的“失蒜”,到遭遇“空军”围剿的中国概念股……一个个形象而又新鲜的名词背后,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大事小情。[详细]

经济增速下滑,金融风险需防范

  王岐山强调,防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要处理好金融业与百业的关系,密切关注和跟踪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金融市场动向,依法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非法交易所等违法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条底线。[详细]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工作着力点放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上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改变简单追求贷款规模、市场占有率等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确保贷款条件的严格、审慎。要深入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贷款新规,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需求。[详细]

外汇占款四年来首降倒逼货币政策微调 存款准备金率三年首降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5.4869万亿元,较9月份减少248.92亿元,这是2007年12月以来外汇占款首次下降……[详细]
  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选在中央经济会议前夕这一重要节点下调准备金率,除释放流动性外,更是引发了各方人士对货币政策走出紧缩通道的猜想。[详细]

地方政府债务还贷期步步逼近 2.62万亿地方债需偿还
  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10.7万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2012年到期偿还的占24.45%和17.17%,意味着2011年有2.62万亿地方政府性债务需偿还……[详细]
  今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称,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债务总规模为10.717491万亿元。不过这些债务并不包括乡村镇以及企业的负债。此前一家研究机构GaveKal Asia发布报告称,中国公共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十年间基本稳定在80%的水平左右。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指出,如果加上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约3万亿元之类的隐性债务,中国债务规模将远远超过30万亿元,负债率达到75%以上。[详细]

珠三角民间借贷总量3000多亿 百姓靠放债获利存风险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走访调研了当地民间借贷市场,“保守估计,借贷总量在3000-4000亿元”。林也发现珠三角民间借贷市场暗含的风险,“一个重要方面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流入高利贷市场。”[详细]
楼市变"冷"越来越多资金外逃 房市调控需防硬着陆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包括东方航空、西部矿业、江苏舜天、酒鬼酒业、安徽金种子等主业非地产业务的公司,都在从地产领域撤资或减少相关资产配置。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负责人张大伟:“如果调控再持续3-6个月,预计非主营房地产企业可能抛售的资产、股权市值超过3000亿元。”[详细]

专家预测2012年经济走向

吴晓灵:中国经济放缓在2012年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经济放缓在2012年是大概率事件,但其增速在全球还是快的,财政赤字和物价是可控的。外需减少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转型压力。落实十二五规划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会使一些产业减速。房地产调控,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调整会减少投资拉动力。[详细]

韩志国:2012年,中国经济内忧外患

2012年中国经济重峦叠嶂:对内,货币政策举棋不定,经济转型遥遥无期;房价拐点将引发银行风险,保增长阴影挥之不去。对外,中国可能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欧元区破产将引发全球性经济灾难,中国经济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风险,正在不断不断累积。”[详细]

陈阳:2012年经济不乐观 市场不悲观

欧债危机向大国蔓延的风险明显上升,发达国家政府长期地去杠杆压力将持续减缓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中国明年的出口增速将明显下滑。欧盟是当前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陷衰退,必然对中国出口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中国明年的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增速相对今年将明显下滑。[详细]

樊纲:2012年宏观经济和房市会实现软着陆

樊纲认为,2012中国宏观经济和房地产都会完成软着陆的过程。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在下滑,二是房地产泡沫挤掉一大部分,价格出现明显调整。樊纲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有泡沫,但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由于及时采取了政策,没有波及到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详细]

专家评说2011年经济形势

卢中原:中国经济将逐步放慢,2011年仍将超过9%

根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趋势和波动范围推算,中国经济增长的合理波动区间大约在8%-12%。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回调仍然处于正常的范围。经济适度放慢是主动宏观调控的结果,有利于控制价格总水平上涨,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减少能耗和排放。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的总趋势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详细]

姚景源:改善民生比GDP更加重要

目前国内第一产业极其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这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国内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使民众放弃即期消费,把钱放到银行,所以管理层要解决有了钱敢花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政府最大的职责不是追求GDP增长,而是改善民生。[详细]

夏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热钱的不断涌入,我们应如何解决?要解决热钱与资本可兑换问题,就要解决金融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人民币汇率要放开,涉及到我们的经济体系,涉及到我们的政策调整,我们必须在今后10年间,国内金融充分自由化,而在涉及到资本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上,我们必须有限的全球化。[详细]

朱光耀:2011年经济形势严峻性超过2008年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2月1日在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上表示,当前经济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2008年当时各主要经济体均有能力采取逆周期操作,如今部分经济体则力不从心。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造成的蔓延到世界各地的金融危机之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了一个增长的态势。[详细]

数字之道:CPI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相关专题

更多 >>2011年全年经济数据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