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高房价和高物价下脆弱的中等收入者

编者按:这是大城市里中等收入者的焦虑和恐慌:拿着不算少的工资,却过着小心翼翼的日子。一边是房价噌噌上涨,一边是物价让人压力倍增;说起来也是“白领”,过的日子却真是寒碜。有时候也有逃离这个城市的冲动。但想到回到家乡,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是继续留下还是离开,恐慌和无力感一阵阵袭来……


(作者:邝飚 搜狐独家,请勿转载)

“你都30岁了,可以要一个小孩了。”

“我们也是打算要一个,但是现在房子什么都没有,不敢要呢。”

这是我领导跟另一位同事在饭局上的对话。

脆弱的中等收入者:租房花费高,不敢生病

同事姓吴,来北京的时间比我早。她来北京的原因是因为她老公在北京一家公司做销售,如果业绩好,每月也是可以拿到1万元以上的。所以她研究生毕业之后就来了北京。对这座城市,她之前完全不熟悉,也没有概念。她的第一份工作只有3000元,因为她是外地户口没法交生育险,所以,扣除四险一金后,到手的只有2400,这些钱在她刚到北京时,还够交房租,剩下的伙食费、交通费就要靠老公的帮助了。

随着国家对房价的一再调控,北京的房租也一路上涨,小吴又跳了几家单位,但工资都没有实现理想中的收入倍增,跳来跟我做同事,工资也只是7000左右,前提是你还要努力工作,保证完成广告文案。

有时,她也给我们抱怨那个让人揪心的房东,她说,房东现在来收房租的语气也越来越强硬,“每个月再涨500(元),你们看看要不要租,不租下个月你们就搬了,让别人租”,那气势跟周星驰电影里的包租婆没什么两样。而这个城市越来越让她觉得不安,她不敢生病,挂了两次水,就花了400块,医保卡里的那点钱,并不能让她心安;她也不敢怀孕,小孩出生之后怎么办?家里人来照顾都没地方住……

每次看到关于北漂一族的报道,都让她感到一阵不安。“小姚在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每月收入约7500元,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后,每月实发约6500元,再除掉房租、伙食费和交通费等生活必需开支,每月积蓄不到2500元,他说生活在北京没有安全感。租住在蜗居,出门挤地铁,买房是奢望……”而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的一句话更是加深了她的认同感:“这反映出我国中等收入者非常脆弱,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较少,生活负担压力较重。”“中等收入者非常脆弱”说的正是她的状态。有时候她也有逃离这个城市的冲动。但想到回到家乡,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那些广告公司基本上做的就是喷绘的活儿,她完全发挥不出特长;而事业单位没有关系挤破头也难进,也就放弃了回乡的念头。

因为买房被打乱的生活:贪便宜买了100斤白菜

最近,小吴跟我们吃饭,抱怨和感叹的次数更多了,她说她跟丈夫吵架了,就因为她总说早应该在老家买房的,把丈夫惹怒了。丈夫摔了电脑,夺门而出。为了这件事,她已经三天不跟他说话了,“我也知道他现在工作不顺心,我们在北京很难,但他总不该摔电脑吧!”,她们是同学,彼此的脾性都很熟悉,但丈夫的暴怒还是第一次遇到。

之后,小吴传出消息,加上家里的支持和他们手里的积蓄,已经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但因为没有在老家工作,也没法用公积金来买房。尽管比别人要贵不少,但对于已经计划怀孕的她来说,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买房后的她更不敢浪费了,20年的房贷还要她和老公一起还呢。2012年底,小吴说了一个事,有点辛酸。有一天小区里来了一个卖白菜的,两毛钱一斤,她一下买了100斤,“才20块钱”。我们都笑了,“你都可以吃成一个白菜了”。小吴回应说,“你们这些不进菜市场的人,不知道CPI真实数据有多高。统计局的数据你们也信?”

再后来,我们一起吃饭的地方也因为小吴改变了,就在大望路旁的棚户区里的那些小店,一碗汤、两个饼,或者一碗面,在这里吃饭的有三五成群的农民工,也有络绎不绝的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的“白领”,大家都只顾着填饱肚子,没人在意卫生条件,也没人抱怨服务不周,只是吃完走人。城市的包容性竟然是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2013年春节,抢票利器大行其道,我也沾了光,买了一张票,早早回家了。上班之后,我们都问她都怎么过年的,她说回老家也只是当散财童子,何况一路奔波,也确实辛苦,所以,他们就在北京家里自己做饭,呆了7天,无聊的时候就上上网,看看电影什么的,“反正过年都关门了,也没什么好玩的,也没出去”。

这是我的同事小吴的故事,却不仅仅是她的故事。我的周围到处是她这样的人:拿着不算少的工资,却过着小心翼翼的日子。一边是房价噌噌上涨,一边是物价让人压力倍增;说起来也是白领,过得日子却真是寒碜。以前我也每天往咖啡馆跑,只是现在租房越来越贵,买房越来越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每个月攒下的钱比刚毕业的时候还少,真是有种凄凉感。于是,也学着自己煮饭,慢慢不再去看话剧,也不去咖啡馆闲呆着。看着一居室的租金涨到了4000,买5个苹果花掉了25元,恐慌和无力感一阵阵袭来。我会是下一个小吴,没有任何例外。

讲述人:富平

栏目策划:搜狐评论 华声在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