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地方大员进京“哭穷”有固定档期

两会:书记和省长一起“跑部哭穷”

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时候,地方大员们会放下身段来到京城,拜会若干部委掌门人,拉拉关系哭哭穷,寻求支持。所谓支持,大多是政策、资金或项目。其中,冠盖云集的两会期间,是绝对的“哭穷”黄金时间。

一般情况下,全国“两会”间隙与部委沟通中最为重要的安排,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一起前往拜访某位部长,相关厅局随同。地方官员们习惯将这些春节之后寄托着美好愿望的拜会行动称为“早春之旅”。以宁夏为例,2010年两会期间,宁夏自治区党政一把手在一周之内就拜访了6位部委掌门人。[详细]

经济工作会议:各地提前召开“跑部调度会”

而另一个“哭穷”的重要档期,则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期间,这是判断当年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各省党政一把手和部委负责人悉数出席,是地方向中央“哭穷”的天然良机。为了利用好难得的机遇,各地在开会之前就会进行精心筹划。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景德镇就曾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期间赴京拜访国家部委工作调度会”。主要领导全部到场,专门研究部署项目争取工作。[详细]

经济政策出台:各省一边“哭穷”一边“暗战”

除了上述两个“固定档期”,一些“临时档期”更加考验各地在“哭穷”上的快速反应能力。2008年11月,4万亿计划出台后。发改委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额度,并要在“10天内敲定,50天里花完”。一场“暗战”随之爆发。

消息发出后第二天,重庆市发改委立刻“组团”赶赴北京,而这已属后知后觉,早在当年10月,安徽省发改委便得知这一消息,早早准备好项目,在这场省际投资大战中一举拿下35亿补助。同样情况的还有云南,当地发改委官员称,是“提前得知中央追加建设投资的消息以后,组织专人连夜提前准备项目的”。[详细]

重大改革前后:省长“哭穷”为抢先机

而在一些重大改革计划实施前后,也是地方大员们集中“哭穷”的时机。2011年12月,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召开后,铁路投资大幅缩水,各地官员纷纷前往当时的铁道部拜会,争取保住本省的地方项目不被砍掉。据媒体报道,时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曾在一天之内会见三省来客。

而此次数位省委书记拜访财政部亦属此例,财政部今年要推动财政改革,涉及各地利益。地方官员对财政改革非常关注,“哭穷”也是为了利益诉求的表达,以便在将来改革时综合考虑各地因素,这也是财政改革前的信息沟通和互动。[详细]

如何“哭穷”,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

快字当先:第一时间连夜出发 5天3度进京

要保证“哭穷”成功,快是第一位的。2008年,中央新增千亿元投资的政策正式出台后,湖北省某领导便带队到北京跑项目,“5天内三上北京”。而在这之前听到风声的安徽发改委当时更连夜派人赴京汇报衔接。随后该省发改委主任亲自带队组织相关官员全部赴京对口争取。而在各地发改委的会议中,很多都说到“争分夺秒”这样的字眼。西部某省发改委召开会议,该省发改委主任要求“今后尽量不开会,汇报一切从简”。 [详细]

办“会外会”:恳谈会联席会老乡会纷纷登场


宜春市市长蒋斌

江西省宜春市市长蒋斌不是全国人大代表,也不是全国政协委员,不过2012年两会期间,他也来北京开会了。在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当晚,他以宜春市政府的名义,举办了一场恳谈会。

每年两会时,类似宜春这样的恳谈会,遍布在京城各大酒店。会议形式多样,如“在京人士座谈会”、“老领导联席会”、“经济社会发展会”、“家乡文化讨论会”、“家乡知名人士欢聚会”和“招商恳谈会”等。

在地方领导心目中,这些会外会的重要性,丝毫不比两会差。“领导在紧张的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聚精会神听报告、议国是;会场外紧锣密鼓寻动力、求支持。”类似的表述,经常出现在各省市县的党报上。[详细]

媒体造势:地方媒体在后方“加油鼓劲”

领导们在前方放下身段奋战,各地媒体自然要做好充分配合。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现在都喜欢先搞一轮“媒体动员”,再搞一轮“成果展示”。尤其在地方大员们“跑部”期间,各地媒体纷纷全程跟进。“省(市)领导拜访中央部委办活动综述”的新闻屡现报端,“大力支持”、“高度评价”、“重点关注和支持”等部委的表态更在标题中加以重点体现,以证明此番进京取得了丰硕成果。

针对性拜访:缺什么东西找什么人

在有限的时间内,地方大员们会早早根据最急需推进的事项,对中央部委进行针对性拜访,让“哭穷”更有效率。2010年两会期间,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拜会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寻求对建设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支持;广东省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则拜访了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为在珠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航展做筹备。[详细]

用好老干部:利用影响力办大事

有的地方领导则希望利用老干部的经验和影响力,推动地方事业发展。四川省广元市政府曾在两会期间在京举办座谈会,邀请了中共元老、教育家谢觉哉的夫人等参加座谈会——红四方面军曾在广元战斗两年多,广元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广西则主打高级干部牌,组织在京广西籍和曾在广西工作过的副省(部)级以上干部,开了一个座谈会。[详细]

应对“哭穷”,部委也有“隐规则”

会见地方官员讲究“级别对等”

一般来说,部委的掌门人会见的,多为各省党政一把手。对于那些市厅级官员来讲,想见部长就不那么容易。各部委中的司级官员是他们常常见到的对象。“因为在部委里,大部分的具体工作由司级负责,所以地方拜访部委的司级官员最为常见。”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近几年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政策的灵活使用权。他们会问部委:某某事情,我这样变通一下,行不行。”[详细]

一般都表示支持,但需在“政策框架内”

而在会见地方官员过程中,部委一方的措辞绝对严谨。广东省长朱小丹日前在京拜会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时,希望财政部进一步加大对广东的支持力度。楼继伟表示,财政部将“在现行政策框架内给予支持”。

而在2010年两会期间地方对财政部的拜访中,时任财政部长谢旭人曾对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表示“会认真研究和解决内蒙古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会见时任甘肃省省长徐守盛时他则说“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甘肃发展。”[详细]

只听取不表态,只记录不许诺

每年两会期间,很多部长都要列席全国人代会各省代表团的审议,以便听取意见。地方官员们自然不会怠慢每一次陈述愿望的机会。面对地方的要求,部长们大多谨慎对待,遵循“只听取,不表态;只记录,不许诺”的原则。2010年两会,面对西藏团代表的资金要求,时任财长谢旭人只简短表示:“有些涉及其他部门的工作,我会转交。”

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时,有代表希望能推进云南与东盟国家一般贸易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一旁的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也称“希望能够尽快批准下来”。可据当地媒体第二天报道说“周小川未作现场发言和回应。”[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