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期
为了推行车改,叶青曾把自己的折叠自行车带去北京、带上两会。图片来源:中国网
导读这本来是一出喜剧。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坚持了十年的“叶氏车改”终于有了喜讯:这个国家即将进行一场“更彻底的公车改革”。
年底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这意味:在未来,中国更多官员将不再享受公车特权。
作为中国公车制度改革的践行者——一个放弃公车特权的厅官,叶青本来应老怀欣慰。然而《条例》公布的几天后,他上班用的自行车被偷——半个月丢了两次……
于是,这个故事变成了黑色幽默,读起来令人五味杂陈。
叶青局长的车丢了。
他那辆价值五百块的灰色折叠自行车,在地铁口一棵大树旁神奇的消失了。
他的运气真差。上一次,同一位置,他的另一辆崭新的捷安特自行车刚被人偷过——半个月里,他丢了两辆自行车。
这一次,叶青反而更心疼。2008年,他提出官员出行的“3510”(3公里内步行,5公里内骑自行车,10公里开车)时,这辆银灰色折叠自行车,曾跟着他去了北京、上了“两会”,同他一起进行了一场推销公车改革的“行为艺术”。
在这个官员都想有专车的年代,叶青却是个愿意骑自行车上班的厅官。当官的第一天,他就丢掉了公车,炒掉了司机,独创了“叶氏车改”。同僚私下说:这真是个怪人。
叶青是湖北统计局副局长,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在大学教书的时候,他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公车改革”。
那时候中国的公车浪费现象开始暴露,大庆市拉开了中国第一次公车改革的大幕。大庆市纪委总结出了公车浪费的“3个三分之一”:领导公用三分之一,领导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三分之一。
那一次的改革遭遇了官员们的阻力,大庆的试验最终退回到改革之前。当时还是大学老师的叶青放下狠话,“如果哪天我做了官,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动公车改革。”
叶青后来真当了官,也真向领导要求“进行一个人的公车改革”。他提出:“自开私车”、“单位每月补助500元(后来因为油价上涨,涨到1200元)”……
从大学到官场,为官十年还是改不掉细声细语、慢条斯理,叶青这人身上的“学究”挥散不去。最“学究”的时候,他竟让老婆在家里跟着他践行起刚刚传入国内的“AA制”。他学者似总结那次试验:“结果,关系变得非常紧张。”
人们都说:这人哪里像官?
官场人叫他叶局长,媒体人却叫他叶车改。人家做“权官”,他却非要做“言官”。为官十年,他总想着去推动改变,副局长的位置也一坐十年。
叶青知道,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厅局级干部丢自行车的事情就将不再是“新闻”。11月25日那天,“叶氏车改”十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叶青在广播里听到消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掀起新一轮公车改革的序幕:“取消一般公务用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
叶青将这一次的改革称为“最彻底的车改”。它也意味着,未来更多厅局级官员将不再享受公车特权。他们需要像普通上班族一样,自行解决上下班问题 。
刚刚高兴了三天,最早放弃公车特权的叶青就最早享受到了“普通国民待遇”。在地铁口,他的那辆蓝色捷安特丢了。
别人丢车郁闷,叶青却不生气。他的“学究气”上来,竟开始呼吁“地铁口设免费存车系统”。他说,官员回归到普通人才能发现新问题。
第一辆自行车丢了不久后,叶青被请到了北京。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邀他参与一场关于公车改革的辩论。全国两会期间,这个节目组也曾通知叶青进京参与车改节目的录制,但那时候,节目组很快又告知他“录制取消”。
憋了几个月的录制一开始就剑拔弩张。一位白发苍苍的原厅级领导最先发难:最重要的不是公车改革,而是“怎么给政府公务员创造好的工作条件”。
在叶青看来,老领导的逻辑好像是:一辈子做这么大的贡献,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算得了什么……
叶青也知道官场同僚暗地说他是个另类,他照样开私家车、骑自行车、坐地铁,去讲座、去开会、去上班……他也开着自己的车带着科长、处长们下乡。
接待的县委书记也都不相信。“他说不可能,怎么有这样的干部。”
老百姓也觉得他作秀。《一虎一席谈》现场的一段争论最终没能播出。现场,一位女观众跟叶青吵了起来。叶青说:“我的妻子、小孩,没坐过一次公车。”女观众发出挑战:“不用公车,一定用公款加油。”叶青解释:“只有一个月1200块钱的补助。”女观众干脆为“叶氏车改”盖棺定论:“我不相信!”
叶青没少遇到这样的“不相信”。有一次他去一所大学讲课,一个男学生在课后激动地冲上台,连珠炮式地痛诉官场,想要让叶青接过他射向贪腐的子弹。“你一定要告诉那些官员!一定要告诉他们!”
叶青倒不在乎:“大家对官已经是很痛恨,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另类的,他就不相信,认为你这是作秀。所以,我就做了十年的‘秀’,让大家相信。”
有一次在北京,他吃完饭出门散步,刚好路过一个豪华会所。一位老先生认出“叶车改”,跑过来跟他说:“你要是说你在里面吃饭,我们永远不相信你。”
凤凰卫视的节目播出后,叶青的一位70多岁的师长给他打来电话。“他看了《一虎一席谈》很心痛。问那几个官员为什么一直责备我,一直不相信我……”
凤凰卫视节目播出的那天,叶局长两次丢车的事儿上了新闻。从武汉到上海,报纸也成了“叶青日”。
微博上“转起来,帮叶车改找车”成了热门话题。媒体人拿他打趣:“好官难做,不去同流合污,贼都不放过你。”也有人写评论调侃:《为叶青副局长的自行车被偷叫好》。叶青听了笑:“真没良心”。
卖车的要送车给他,卖锁的要送锁给他;记者来访不断,警方则打电话来“求饶”……——对叶局长来说,这可真是个新烦恼。
“叶局又丢车了”——消息同样也在统计局传开。那一天的食堂里,一个科级干部拿叶青开涮:“叶局,我丢了7辆自行车,怎么就是没人理?”
叶青一直不想让别人把他当做“官”。不过,在第一次丢车的时候,他还是享受了厅局级干部的“待遇”。那一次,武汉警方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他遗失的“捷安特”送回了家里。人们开始联想,此前一个日本环球骑行者在武汉丢了自行车,警方3天“完璧归赵”。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叶青开始对他的“爱车”增强安保。他选了内有铁链的大锁——他用过的最大的一个。他还换上了骑了六七年的旧车——那辆捷安特不敢再骑。开玩笑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要不要贴张纸,提醒小偷——“这是叶青的车”。
12月13日,去党校学习前,他把车停在地铁口,锁在大树上。“没有铁圈,就找树了。”他炫耀似地拍了照片,发了微博,“学究”似得想着继续为公车改革“营销”……
他这个“言官”怎么能放弃任何推动改变的机会?《反对浪费条例》出台后,他开始关注“公馆”(政府的豪华招待所)改革,关注“官邸制”,也没忘继续关注更多遏制官员浪费的细则——毕竟这时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再次丢车的那一天,叶局长还是大意了。还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4个小时后,他走出地铁,发现连那条价值58块钱的车锁,也一起消失了……
随着“改革决定”的最终出炉,这些代表亲历们也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详细>>
在一个汇聚了几十万年轻人的大工厂,性成为一个敏感又禁忌的话题。详细>>
他们在虚拟江湖中嚣张行走,无人制约。关注度带来了财富,也将他们引入深渊。详细>>
一位因觉官司蒙冤,反复申诉无果的上海人,完成了一场“非典型式复仇”。详细>>
她描述了一个隐秘的世界。那里穷尽豪奢、纸醉金迷,高官用巨款给爱情镀上闪耀的金光。 详细>>
那层神秘面纱背后:催情药都是假货,避孕套有几十倍利润,全球性玩具70%产自中国。 详细>>
暴雨从苍穹倾泻而下,冷雨夜中,一次意外的失足,女孩跌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详细>>
他在痛苦中飞速冲向死亡,最终加入到冰冷的数据统计之中。详细>>
小镇井眼封闭,蚊虫绝迹,部分人相继患上胃癌、肺癌、食道癌,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村落。详细>>
袁厉害躺在病床之上,心力交瘁,她试图向来访的记者辩解,但又很快陷入昏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