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书面答复政协委员提案———
本报讯 当了14年中学校长的市政协委员王晋堂,于2005年提出“关于北京市高考命题应以‘不超纲’为限的建议”的提案。不久前,就此提案,王委员做客“首都之窗”网站,与网民进行交流时透露,市教委已书面答复他,2006年高考前公布高考大纲时,将向全社会公布高考命题不超纲。
王晋堂说:“考题超过1寸,复习的老师就超过1尺,学生就超过1丈,现在学生睡觉时间已经很少了,你出的题还没有边儿,这不行。高考题目出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偏,此风不可长,也不正常,也没有好处。”
“过去一个比较习惯的说法,在老师里面在学生里面在社会里都流传着,高考命题的原则是什么呢?遵循大纲、不拘泥于大纲。大纲是框框,但如果偶有超出,应该说是不违章的。这个不拘泥是没有边儿的,是一种模糊叙述和语言,所以造成高三的学生非常紧张。”王委员说,自己也参加过高考,后来又教参加高考的学生,后来抓高考,他发现学生睡觉越少考分越高,而这就是恶性循环,“必须要采取有效方式减轻学生负担”。他认为不出“偏难怪”,试卷照样可以出得很精彩,让考生分出高下。
王委员告诉记者,他不仅提出“高考命题不超纲”,还提出要把这一决定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最近几年在发给考生的高考大纲中,也有不超纲的说法,但是仅仅让考生知道,和向全社会公布,效果是不同的”。王委员认为,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布,让广大市民都知情,接受全社会监督,也会加大办理力度。
昨天王委员告诉记者,市教委对他的提案非常重视,不久就给了他书面答复,明确表示,2006年高考之前公布高考大纲时,还将向全社会公布高考命题不超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