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出席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了《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代表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表意见,一致认为,报告观点鲜明,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在审议中,
代表们认为,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实工作,实现了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代表说,报告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对市情的准确把握、对首都经济的深刻理解,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到了切入点。一是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来认识,为北京这个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何发展经济破了题。二是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着眼于激活整个郊区经济“反哺农村”,使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三是在对公共事业的认识和重大项目的安排上,把教育、文化、卫生纳入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统筹考虑。
怀柔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处理好涵养与发展的关系,就要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关系,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会议会展等产业。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方面,要大力发展影视文化、女性服装服饰文化、养生文化和体验式文化产业。希望市政府继续加大对郊区的统筹力度,把项目、资金和措施落实到位。
海淀团吴守伦代表说,“十一五”规划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仅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也是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北京必须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控制人口规模。要认真分析北京现有的人口结构,寻求人口控制对策。
西城团寻寰中代表说,报告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创新的精神,体现了改革的精神,体现了文风的转变,是一篇求真务实的好报告。他建议,市政府要关注供暖体制改革等难点问题,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
朝阳团刘宪秋代表说,过去的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成就巨大,十分喜人,这些都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报告中的今后五年目标清晰,相信可以实现。他建议,要抓住奥运机遇带动全面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更大的财力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