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钱卫华
本报讯
(记者钱卫华)有不少路段没有设置隔离设施,大量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使非机动车受到来自机动车的威胁日益增大。市政协委员鲍家钰在他的提案中建议,在辅路上最好不设停车位,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方式。 昨天,交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对道路的设计中,有关部门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全体均衡和合理分配问题。
鲍家钰委员说,本市目前侵害非机动车和行人路权的问题比较严重,许多辅道二分之一用来作为停车位,二分之一可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只好与机动车混行,特别是上下班时间,极易发生纠纷。“这反映出我市的城市交通管理中‘粗放管理’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部门回应
道路设计中首先考虑合理分配
昨天,市交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道路的设计中,相关部门首先考虑的是均衡和合理分配,以使得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能充分享受到各自的路权。
“以前我们是自行车王国,北京的自行车保有量在1000万左右,但现在只有400多万辆。在自行车大量减少的同时,面对的就是机动车急剧增加,现在已经达到258万辆。”
有关负责人说,以前的自行车道宽达六七米,但是现在自行车已经减少,而且在早晚高峰的时候,流量才会比较大一些,因此在符合停车条件的道路上,可开辟停车位,开辟的前提是必须保障非机动车的通行,而且对停车的入位、方向、位置等都有要求。
“事实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对机动车的通行影响也很大,尤其在右拐弯路口,甚至还出现‘半个车轱辘影响一条车道’的现象。”有关负责人认为,交通参与者应该都注意避让,如果大家都能换位思考的话,交通秩序一定会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