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四川新闻 > 华西都市报

火葬墓屡被盗西昌抢救发掘

  国家一级文物板俑出土于火葬墓;今日起,凉山州文物工作者启动保护措施

  再现凉山州南诏大理国时期历史的火葬墓频繁被盗,葬墓群现场新老盗坑竟有五六百个!当地文管部门紧急出动,从今日开始,西昌市文管所与凉山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进入桑坡现场,一场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由此启动。

  火葬墓·接报

  有人盗挖火葬墓

  据西昌市宁远派出所指导员韩平称,21日下午,他们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人在桑坡盗挖古墓,遂立即排人前往查看,“当时还有五六个人正在墓地挖掘,看见我们的人来便跑了。”民警在现场缴获陶罐一个,随后通知了文管部门。

  得知消息后,西昌市文管所所长马玉萍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市领导当即部署保护措施。1月24日,西昌市文管所与凉山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调查,查看文物被盗掘情况:偌大的平坝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盗坑,新老盗坑至少有五六百个。

  火葬墓·尴尬

  盗墓贼频频光顾

  凉山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刘弘说,西昌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其中一段历史是南诏大理国时期,这段历史的恢复主要靠文物,而目前能够找到的文物主要就是火葬墓。

  据介绍,由于火葬墓内文物丰富,其中不乏珍品,因而盗墓贼十分猖獗,“近年来,一些人在西昌境内盗掘火葬墓,使这一珍贵的文物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火葬墓·发现

  修水池挖出陶罐罐

  刘弘研究员介绍了火葬墓出土的幕后故事:1985年的一天,驻西昌北山的某武警部队战士在修建水池时,挖出许多脏兮兮的陶瓷罐罐,其形状各异,一些罐中还装有烧焦的人骨渣。获悉消息后,当地文物工作者随即进入现场查看,有着南方少数民族墓葬特征的西昌火葬墓由此揭开神秘面纱。

  这是一个面积4万平方米的火葬墓群,它位于西昌市北门外北山,当地人称之为桑坡。同年10月,凉山州博物馆文物工作者进驻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157座火葬墓首先“见天”。墓多是层层埋葬,每座火葬墓上都有精心打制过的石碑:一种是尖石,大小不一,状如塔形,石上刻有姓氏,已发现的姓氏有:杨、张、赵、何等;另一种刻有莲花状佛教图案的石块,上面也有楷字记载。

  火葬墓·惊艳

  挖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这批火葬墓共出土文物1000余件,包括瓷器、陶器、铜器和铁器,其中五个一组的陶制板俑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出土文物中有一套陶俑造型细腻生动,为同时期陶俑中的精品;火葬罐图案精美,大多是土陶,也有绿釉彩的,罐多为几十厘米高,图案比较有名的是十二生肖图。这批火葬墓的葬式十分奇特,放置在火葬罐内的骨殖上都有用朱砂书写的梵文经咒。罐内还有莲花状的铜器、海贝等物或是佛教用品随葬品。

  据州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刘弘介绍,从火葬墓的葬式、随葬器物看,西昌北山火葬墓与云南同类火葬墓不一样,它的时代应为大理国时期。唐宋时,云南境内南诏、大理的白蛮北上占领西昌后,将本民族大量的移民移入西昌,因此出现许多这些人的墓葬。

  火葬墓·规模

  西昌有火葬墓上万座

  专家们分析,邛海边的杨家山有杨氏火葬墓,而当地的杨家人是汉族,有人猜测是不是有联系?西昌市的河东街有段姓,有“何陈段,夷(彝)改汉”之说,“这些姓是大理国的大姓,河东街的这几种姓氏里应该有白蛮后人,后来大理国朱元璋统治这里后,白蛮由统治阶级变为被统治阶级,为了生存,他们将自己的族别更改也不是不可能。”

  除1985年对火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后,凉山州、县有关部门此后也有小规模的抢救性发掘。目前,西昌境内的火葬墓有六七个分布点,集中在北山、桑坡和邛海边的坡地上。据估计,西昌境内目前至少有上万座火葬墓。针对目前已经遭到破坏的西昌火葬墓,州市有关部门将于今起进行抢救性发掘,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火葬墓·意义

  对研究凉山历史意义重大

  原西昌市文管所所长、副研究员张正宁分析称,这些墓葬的时间主要是在唐代晚期到明代初期,明代中后期,因大量汉族移入西昌,这种葬俗便逐渐消失了。“研究表明,火葬墓其实是一种文化、一种宗教,这说明当时西昌的宗教很盛行,全民信教,而且大兴火葬墓。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昌火葬墓的学术价值相当高。”

  刘弘研究员称,“火葬墓在州内除西昌外,会理也有发现。西昌北山出土的火葬墓墓葬最多,文物最丰富,反映出当时西昌在唐宋时已经非常繁荣,从一定程度上说,火葬墓反映了西昌唐宋时期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它们是大理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对于研究凉山的历史和整个大理国的历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火葬墓·亮点

  板俑精美无比

  1月23日,记者在凉山州博物馆见识了馆藏国家一级珍贵文物陶制板俑,这些板俑高约20厘米,雕刻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据悉,板俑在云南境内的火葬墓地也有发现,西昌大多数的火葬墓并无这种随葬品,仅有一些精美的墓葬外有此物,“显然,有板俑作伴的主人绝非一般的百姓,极有可能是达官贵人。”

  张正宁副研究员称,板俑是随葬物,有文官俑、武官俑,还有侍俑;文官尚文,多是文官侍板俑;而武官尚武,因此武官墓就可能有武官俑?“我们可以通过复原这些服饰,了解大理国人的服饰穿着。”

  海贝原是流通货币?

  除了精美无比的板俑,记者还在州博物馆里探访了火葬墓出土的贝壳:海贝大小如胡豆,呈白色;贝的背部大多磨有一大孔,长度一般在1.5-2.5厘米之间。张正宁副研究员的解释让人感到新奇:“这不是装饰品,而是当时流通用的贝币。”

  据介绍,唐末及两宋时,凉山先后隶属于南诏、大理地方政权,它是南方丝绸之路通往缅甸、印度的必经之地。这一时期使用的货市除宋王朝的铸币外,就是大理政权的贝币(即海贝)。海贝作为货币使用始于唐末。史书记载称:海贝大若指,本南海甲虫,滇人皆用以代银,其数一颗为庄,四颗为一手,四手为一苗,五苗为一索,九索折银一钱,市井贸易皆用之。文/图特约记者宋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弘 | 张正宁 | 唐末 | 文管所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