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奇瑞之路
总制片人:梁建增 陈虻
制片人:张洁
编导:李冰
摄像:李季 毕英汉
录音:刘昶
解说:姚宇军
非线编辑:陈越
助编:闵昌富 单钰晋
策划主管:赵华
执行制片人:王猛 胡劲草
播出主管:孙金岭
责编:郑刚 王琦冰
制作主管:郑曼茜
合成:陈越
监制:梁晓涛 庄殿君
总监制:孙冰川
被采访人:
乔万尼 巴托利
菲亚特动力总成公司
国际合作部 副总经理
尹同耀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必仁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金弋波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胡复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李志勇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部 工程师
澜德翡
AVL公司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奥普曼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高级顾问
高立新
奇瑞乘用车第二工程研究院 院长
顾镭
奇瑞乘用车工程研究院 院长
李锋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销售公司总经理
张华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国际部项目经理
演播室: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中国的国产轿车档次不高、质量不好、没法儿和那些著名品牌的进口轿车相比。
解说:2007年1月31日早上, 一辆4.91米长的黑色意大利进口LANCIA轿车,停在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的厂房前。这个牌子的轿车在中国非常少见,它是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著名品牌之一。在欧洲,LANCIA轿车象征着档次和地位。
解说:GOVANNI BARTOLI先生是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高级经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菲亚特动力总成公司的CEO,以及法拉利发动机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一个访问,似乎暗示着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将要发生。
乔万尼 巴托利(菲亚特动力总成公司国际合作部 副总经理):我们到处看,想找到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可以从他们那购买一款好的发动机,这是我们来奇瑞的原因。
解说:菲亚特公司是欧洲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不仅拥有百年历史,更有像法拉利、玛莎拉蒂这样的顶级跑车名扬四海。菲亚特相中奇瑞,让人感到多少有点意外。
乔万尼 巴托利(菲亚特动力总成公司国际合作部 副总经理):奇瑞的发动机构造非常好,是优良的发动机可以改进并装在我们的车型上。
解说:对奇瑞感兴趣的绝不仅仅是意大利人,还有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奇瑞公司的洽谈室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谈判,而洽谈室外面这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上,凡是进口了奇瑞汽车的国家,都被贴上了红色的商标。
周必仁(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出口到)安哥拉主要是QQ 和旗云(车型)
记者:俄罗斯呢?
周必仁(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俄罗斯现在我们几款车都在卖。
解说:世界地图上奇瑞的商标已经接近50个,意味着奇瑞汽车也已经出口到了近50个国家。
周必仁(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以色列有一家公司的老板年纪已经很大了,快70岁了,他曾经就跟我们讲过就说如果我现在不到中国去、不到中国去进口轿车的话,我的儿子、孙子都会骂我的。
解说:海外的这些买家究竟看中了奇瑞什么呢?在国内汽车市场,奇瑞也开始有所表现。2007年元旦过后,200多名奇瑞的国内经销商聚集在了北京。
(同期声)
解说:会上一共有200多名经销商获得了奇瑞公司的奖励。奖品包括了一辆奔驰、10克莱斯勒300C、还有奇瑞自产的各类轿车近百辆。
解说:2006年是奇瑞颇受瞩目的一年:第50万辆轿车下线、国内销量排名由05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四位。在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最值得尊重的公司”当中,奇瑞名列第11。
尹同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实我们自己更清楚,奇瑞公司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奇瑞公司的成长过程,一直是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
解说:尹同耀的话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礼貌性的谦虚。今天,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有成熟的国外汽车制造商、有数量众多的合资企业、自主造车企业,轿车品牌达到60多个,而美国市场不过30个品牌。奇瑞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历史,年销售量却从2.8万辆上升到30万辆,翻了近11倍。那么在奇瑞飞速发展的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它的成长又能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什么呢?
解说:2007年2月1日早上8点,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同耀的办公室。
尹同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能不能到我这儿来,我们把A13和Q21的事再讨论一下
解说:在公司,人们私下里送给尹同耀一个绰号——715干部,意思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15个小时。
解说:从尹同耀的办公室可以看到奇瑞庞大的厂区,它现在几乎占据了芜湖经济开发区四分之一的土地。十年前,在奇瑞创建之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尹同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当时这边连路都没有,一块地是油菜地,还有水塘。告诉我们,就这一块给你们,在这儿弄(汽车厂)。
解说:今年45岁的尹同耀在大学里学的是汽车设计,来奇瑞之前,他一直在长春一汽工作。那里制造的是我们国家最早的自主品牌——红旗轿车。
尹同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那时候做得不是很好,市场很小,一年才做一两百台车。
解说: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那时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可以说力量非常薄弱。发展汽车产业,曾经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1997年前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开始出现高速增长,市场对轿车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芜湖市看到了轿车市场乐观的前景,便下决心要发展当地的汽车产业。
(声音先入)
金弋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汽车的带动性非常强。
解说:金弋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1997年来到奇瑞。
金弋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它会带动橡胶、钢铁,上游、下游的(工业),它的产业链非常长。曾经有人算过,一个汽车的就业者可以养活7个就业者,就是说是1:7的关系。
解说:而芜湖市要发展汽车工业的决心,也让一批怀揣着造车梦想的人闻讯而来。
高立新(奇瑞乘用车第二工程研究院院长):当时有一个说法,做货车是小学生,做轿车是大学生的水平。
解说:高立新,奇瑞乘用车第二工程研究院院长,是汽车底盘方面的专家。
高立新(奇瑞乘用车第二工程研究院院长):毕竟你是搞汽车专业的,或者搞汽车是你的个梦想,一辈子你要做一款车出来,总是看别人做车,或者一辈子也没做出来,是很强烈的遗憾。
解说:1998年奇瑞花费了近2亿元人民币购买一条了福特汽车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并且希望能够借助外国人的技术力量把生产线安装、调试好,顺利地生产出发动机。但是谁也没料到的情况出现了。
尹同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们对设备没有安装调试的能力,他们不是搞设备的(技术人员),所以他们来了以后也抓瞎了。(我们)当时也希望上手,自己装生产线、自己调试。对方说你们没有经验,你们什么都不懂,动了就装不上了,就调试不出来了,责任由你们负,谁要一碰责任就是你的了,跟我没有关系。外国人也很赖皮。耗了大概半年时间,实在是没有招了。
解说:最后尹同耀做出决定,让外国人离开。那么发动机生产线又该怎么办呢?
金弋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如果说这个发动机线建不起来,发动机就不能生产。所有的计划、所有的理想、所有的目标那全是空的了。
解说:尹同耀他们从长春一汽请来了老专家、但是安装发动机生产线比想象得要复杂许多,没有了国外的技术支持,这2亿元的设备会不会就此变成一堆废铁呢?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