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上海学生争相购买《死亡笔记》 消极风卷入校园

  消极东西成为流行物品 "死亡笔记"风靡错在孩子吗

  伴随着日本动画片《死亡笔记》DVD的发售,以及《死亡笔记》的漫画走俏申城校园,在漫画中作为剧情发展的主要道具、可以主宰人类死亡的一本“死亡笔记”,也成为部分中学生争相购买的流行物品。

  有关青少年心理学专家认为,“死亡笔记”之所以风靡校园,成为部分青少年的流行物品,反映了孩子的宣泄需求被长期漠视及宣泄渠道缺失有关;虽然目前本市学校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但真正可以供孩子们缓解、宣泄心理压力的途径却少之又少。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小店老板:最多一天能卖30本“死亡笔记”

  安化路是本市一条并不起眼的小马路,但文具店的分布密度颇高。昨日下午放学时分,记者随意走进一家文具小店,即被告知“死亡笔记”卖光了,要的话可以预订,明天就有。店主说,近20元的“死亡笔记”虽不便宜,但进多少能

  卖多少,最俏时一天曾卖掉过近30本。

  而在另外一家文具店,记者终于看到了这本炙手可热的“死亡笔记”。黑色的封面上用烫金的字写着“DEATHNOTE”,整整30页的使用说明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名字被写在‘死亡笔记’上的人类将会死亡。”

  “写上名字时必须对那人的样貌有印象,否则没有效果。因此,其他同名同姓的人不会受到牵连。”

  其后一些煞有介事的“模拟杀人情节”更令人瞠目……

  为了解这本笔记的知晓度,记者随机挑选两所初中的两个班级作了一番微型调查。令人意外的是,两个班级共76名同学都曾听说过这本“死亡笔记”。而其中一个36人的班级拥有“死亡笔记”的有13人。

  心理师:孩子的宣泄需求被长期漠视

  “诅咒他人的行为,虽然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但不啻为一种向成人传递诉求的信号。”上海时空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严正伟认为。

  严正伟说,现在孩子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各方面的压力时常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在得不到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孩子们常常会选择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他举例说,曾有一个家教甚严的初中女生找到他时,已有两年的厌食经历,正是在无法排解压力的情况下,她宁愿选择一种伤害身体的方式来宣泄、逃避所承受的压力。

  华东师大心理学系王峰则认为,这种行为就是学生承受压力的外在宣泄。现在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下拼命学习,遇到压力却没有合适的宣泄途径,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非积极宣泄方式的诱惑。诅咒他人,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情绪平衡支点的具体表现。

  教师:“生命教育”不应局限于教材

  目前在中小学,“生命教育”正成为学生认识生命意义的主要载体。但某知名学校的一位校长却这样告诉记者,“生命教育”与其他主宰升学的学科相比,这门课的地位不言而喻。

  上海实验学校教师范莉表示,成人面对生活压力时会用各种方法舒缓压力,可另一方面却不断在孩子身上施加压力。学习要比别人好,还要会弹琴会唱歌,部分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很少主动考虑孩子的负荷。这样日积月累,这种人为的压力变成孩子无法排解的负面情绪。孩子选择“死亡笔记”,尽管不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宣泄方式,但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种有效的宣泄途径。

  相关链接

  何为“死亡笔记”

  在死神界中,一个死神把他的“死亡笔记”丢失在了人间,所以他不得不来到人间寻找。此时在人间,17岁的男生夜神月在学校操场捡到了那本“DEATHNOTE”,并发现本子里写着“只要名字被写在上面的人就会死亡。”于是,夜神月便开始在上面写上那些他认为该死的人的名字,同时探索出一个又一个甚至连死神都不知道的实践方法……

  [对话]

  初二女生眼中的“死亡笔记”

  问:怎么会想到买“死亡笔记”?

  答:好玩啊,同学们都有啊。

  问:有没有在本子上写过别人的名字?

  答:有。不过只有一次。

  问:是不是同学?

  答:能不能不说,我写好之后很快就划掉了,应该不算的吧。

  问:那不说名字,说说你为什么要写那个人呢?

  答:还是不能说,说出来就知道是谁了,反正就是挺讨厌她的,就写了。

  问:写下那个人名字的感觉怎么样?

  答:让我想想……好像写之前肚子里有股气,写好之后这股气一下子没有了。

  问:你觉得写下别人的名字,对这个人会有什么影响么?

  答:应该不会吧,这本本子是假的呀。

  问:那如果你拥有的是动画片里的本子呢,你会写上你讨厌的人吗?

  答:我也说不好,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问:你觉得这样做对不对?

  答:没想过,但周围有人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了。

  问:周围有同学用这本本子吗?

  答:有啊,班级里两个本来关系很好的女生不知道为什么不好了,两人就在本子上写下了对方的名字,还互相说坏话呢。还有同学也会把老师的名字写上去。

  问:老师、父母知道你有这本本子么?

  答:不知道,我想大人们不会喜欢这种本子的。

  [记者手记]

  一句“好玩”沉甸甸

  从“巫毒娃娃”到“死亡笔记”,似乎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中,也开始有了“阴暗”滋生的角落。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正大光明地接受、谈论这本该背着人的行为?“好玩啊!”当采访对象不假思索地吐出两个字后,答案昭然若揭。诚然,在孩子的世界里,好玩与否可以成为他们判断很多事物的正当理由,但“死亡笔记”的“好玩”在我们看来却有些沉甸甸的。

  扎小人、诅咒……这种通常在宫闱争宠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隐匿在夜色中进行的,而我们的孩子却因为好玩,将这偷摸行为变成了一种公开,成为了一种流行,并为之津津乐道。

  青少年心理学专家说,这一切是缘于孩子缺乏宣泄的渠道。于是,豁然开朗。

  成人在面对工作、生活压力之时,会出门旅游甚至求助心理医生。可我们的孩子,承受了压力却不知道如何抒解,一不留神就选择了这样的“好玩”。

  对于孩子的宣泄需求,我们好像有一种习惯性的无知;对于孩子宣泄渠道的缺失,我们有一种下意识的漠视。长期以来,在成人灌输给他们、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里,学习才是最最重要的,除此之外的其他都是次要的。这里,还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于是,便有了“七天读书郎”。周一到周五,学校上课;周六到周日,培训班驻扎。曾经有一个参加9个兴趣班的五年级女孩向记者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家里的人脑子都坏掉了,再这样读下去,我的脑子也要坏掉了。”童言无忌,她无从意识到“脑子坏掉”的深层次社会背景,她只能用她那个年龄所能的表达来诉说不满。

  在这种教育的缺失下,孩子有了压力不知道如何宣泄,宣泄时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面对这样的“好玩”,我们无法坦然面对,因为这是人性的丑恶面表现在孩子身上;面对如此的“好玩”,我们又必须坦然面对,因为这是孩子得不到压力宣泄的“无意识抗议”。

  我们常说,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玩乐的条件。但是,伴随好玩的,应该是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而不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死亡笔记”。

  作者:李芹

(责任编辑:马俊茂)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严正伟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