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是一种责任
专修学校分明是职场的延续,学生们在此打造人脉 |
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消除贫穷的工具”。
撰稿/陈统奎(记者) 赵倩倩
他们正在向财富舞台的中央移动,未来5至10年,对中国GDP增长贡献率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将从父辈们那里移交到他们手上,轰轰烈烈的民企交接班已经拉开帷幕。这次,在宁波慈溪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的二期培训班上,记者见到了其中近20名代表——一群26岁上下、开着保时捷、宝马等名贵轿车的民企接班人。
这个班的同学,父辈钱财最多的已过百亿,最少的也以千万计。现任宁波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班长郑伟宇的交接班已经完成,身家超140亿元,是一位傲视群雄的百亿级富翁。放眼中国,这样的富豪不过50位左右。事实上,财产超过100万美元便已进入世界富翁的行列。
如此巨额的财富交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族企业两代领导者的交接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如果因为交接班不顺利导致家族企业倒闭,后果可不是一个家族财富流失那般简单,这还意味着许多人的失业,甚至多少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会因此改变轨迹。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员工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年轻的民企接班人不得不在这四个选项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美林集团的数据(2004年)称,中国第一代民企领导者手中的总财富为9690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资产规模于家于国,都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
民企接班人的财富观不能不令人尤其关注。他们把是财富用于社会,还是尽情挥霍?他们是继续创造财富,还是坐吃山空?社会当然期待他们选择前者。此外,人们还期待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爱心,期待他们合法致富,而这恰恰是他们父辈最欠缺的三样品质;又比如,公平地对待员工、让更多家庭富足,他们应该知道如果只有几个富足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穷人,最后这几个富足家庭也会身受其害,只有整个社会富足,每个个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9月初,当他们慈溪上课之时,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网上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青年人眼中的中国富豪”调查。在3990名参与者中,有66.75%的人认为,中国富人的整体品质是“很差”或者“较差”,认为中国富人整体品质“好”或者“较好”的,只占3.95%。而另一调查结果则显示了社会对富人的期许,参与者“自己尊敬的富豪”是李嘉诚,其次是比尔·盖茨,中国大陆富豪中得票比较多的是王石、牛根生和姚明。这5位富豪,无一不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参与者。
人们常议论说,富翁的另一个重要事务是慈善事业。显然,人们不仅需要企业家带领大家创造财富,也期待企业家做一个财富分配者,而不是一味榨取员工剩余价值的资本家。正是李嘉诚和比尔·盖茨们的善举,为他们赢得了一个新称号——慈悲的资本主义者(compassionate capitalist)。印度科技股股王、连续6年被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为最受尊敬企业的Infosys公司董事长穆尔蒂(N. R. Narayana Murthy)这样解释这个新名词:“慈悲的资本主义者,指的是脑中思考着资本主义,但心中信仰社会主义的人。”穆尔蒂说,在印度、中国这样的国家,企业家要懂得与贫穷共处,与整个社会和谐相处,他们必须确保自己的行为合宜,并确认这个社会也能从他们的财富中有所获益,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消除贫穷的工具”。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富翁家庭加入了对孩子进行金钱观教育的行列,他们通过家庭基金会以及其他形式的捐助灌输价值观,无一例外地想要孩子们领会慈善行为的重要性。可喜的是,在慈溪这个培训班的课堂内外,慈善理念、财富责任等现代财富观都引起了民企接班人们的拥簇和热烈讨论。
董嘉敏,25岁,名片上印的头衔是慈溪本地最负名望的一家酒店的董事长助理,父母给她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茂大厦旁准备了2套价值千万的豪华江景房。她对记者说:“如果我们把企业卖掉,几辈子都吃不完,但几百个员工和他们的家庭怎么办?”企业经营问题不断,董嘉敏只能跟同龄的丈夫一起着急,特别羡慕别人能够自由自在。董嘉敏说,自从介入打理企业后,“为了几百个员工”,她和丈夫必须甘为孺子牛,因为这是“财富责任”。
财富是一种责任——这群年纪轻轻的民企接班人如是说,听来如此悦耳,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应该看到,当董嘉敏们说,“我们很少把钱用在与个人利益有关的事情上”,当他们把“老板”理解为“一个给员工发工资的人”,这意味着走过原始积累阶段的中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因为你不是一个普通人!”专程从上海赶往慈溪给他们授课的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对记者说,他希望继承亿万财富的第二代企业家不仅有资本人格(创造财富的冲动)和技术人格(管理企业的能力),更期待他们拥有文化人格,跳出维护家族商业利益的小格局,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明进程的大格局思考自身行为,努力成为一个“对中国商业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