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说得好:“父不慈则子不孝”,由是可知,“孝”是下对上,而“慈”则是上对下的,二者关系因果联动。
“孝慈则忠。”(《论语·为政》)。父辈与子辈的关系如何,看来还关乎君臣社稷,不止是个家庭问题了。
整个二十世纪,是个孝道式微的时代。曾几何时,中国文化被视为是“孝”的文化,但时至今日,孝的位置究竟如何?
在极“左”的年月里,我们出于强化政治的隶属关系目的,曾经以阶级分析取代家庭伦理,结果是“孝”被践于地下而“忠”被置于天上。最后,“孝”被瓦解,“忠”被抛弃,社会秩序失范。
西风东渐之后,经济文化都在跃进,而唯有伦理重建步履维艰。以至于我们特别需要刘壮、崔彤这样十来岁的孩子再一次进行孝道启蒙,需要范素程们、残疾人陈燕奇盲兄弟们启迪我们如何从孝慈中获得幸福。
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是“和谐人伦”,人伦秩序不解决,好制度、好政策都会走样。以孝为本实施教育,可以感化冥顽,减少罪恶;可以感化人心,重建秩序。
传播“孝慈”观念、事迹,感动、教化民众———如同《燕赵都市报》多年来不遗余力所做的那样,是比“选秀”、“造星”更重要、比“娱乐大众”更紧迫的事,媒体责无旁贷。
(白贵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导,本报“感动河北”评委)
范素程:琐碎中的人性光芒 继被本报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后,范素程又被当地妇联评为沧州十大可敬母亲。范素程依旧很腼腆:自己的婆婆,我不照顾谁照顾?日子总得过吧?这有什么可“表扬”的呢?
乡村女子范素程本来过着有滋有味的日子:和丈夫开着一家小小的饭店,丈夫知冷知热,老人们通情达理……但是厄运却在悄然间接踵而至,1993年,婆婆被劫匪打伤头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003年5月,丈夫骑着摩托车去亲戚家借遮阳伞,不幸遭遇车祸,再也没回来……
范素程只好放弃了饭店的经营回到家里照顾他们,为了尽可能多挣点儿钱贴补家用,她只好在娘家的帮助下做起了汽车靠垫加工的活计。
范素程靠着自己的一片真心和对婆婆、大伯哥无微不至的关心,得到了周围人们的称赞,她也被本报评为2003年度感动河北人物。
这几年的日子是这样的
2007年12月10日,记者再次走进范素程家,看到院子里晾衣绳上搭满了褥子和小褥子,那些都是范素程的婆婆每天必备的物品。正在屋里干活的范素程听见声音后迎了出来,她正在加工汽车靠垫。她的婆婆在另外一间屋里低着头,不说一句话,范素程说,婆婆的脑子现在已经完全坏了。
婆婆现在的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因为大小便失禁,范素程给婆婆专门做了开裆裤,又怕婆婆冷,她就又给她做了“裙子”,围在外面。吃饭得靠喂,每天晚上范素程还必须陪着婆婆睡,因为婆婆已经没有了意识,除了咬自己的手就是咬被子,直到咬破为止,她得“盯”着。大伯哥还像以前一样,天一亮就出去玩,每天得出去找好几次,有时不高兴了,会故意在屋里的炕上解大便。
好在儿子成了范素程最大的依赖。如今已经在泊头市一家重点高中读高二的儿子越来越懂事。范素程说,每次儿子打电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奶奶好吗?”回到家就扎到奶奶怀里。孩子花钱很节省,总是惦记着范素程,有一次,专门捎回来几块糖果递给自己的大伯,嘱咐他不要到处跑,不然妈妈还得出去找。
至于经济来源,虽然范素程做得很辛苦,但因为她天天守在家里,无法考察市场的需求,她做的汽车靠垫好多花色、图案已经“过时”了,所以越来越难做,现在甚至在赔钱。
生活再琐碎,也总有人性的光芒闪出
继被本报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后,范素程又被当地妇联评为沧州十大可敬母亲。范素程依旧很腼腆:自己的婆婆,我不照顾谁照顾?日子总得过吧?这有什么可“表扬”的呢?
但照顾一位已经“糊涂”10余年、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老人有多难?这对于别人来说永远想像不到。别的不说,光褥子、小褥子范素程就做了“没数儿了”。冬天虽然家里生了土暖气,但在婆婆屋里还多放了一个电暖气,为的是别冻着老人。
平时范素程一边干活儿,一边盯着墙上的表,一看,哟,应该解手了,立即“哄”着解手,但即使这样,很多时候婆婆也会尿到裤子里,于是又得赶紧打扫、换洗。婆婆脚破了,抹上药,又担心睡觉时被子把药给抹没了,于是就在婆婆脚上面搭一个小凳子,将被子“支”起来。婆婆闹毛病了,不管多晚,得立即把医生叫来……在屋里,还放着成人护垫、“尿不湿”等,这些都是给婆婆准备的,为的是让老人“少受罪”。
除了婆婆,大伯哥也没少让范素程操心。去年冬天,大伯哥甚至还走失了一回。那次可把范素程急坏了,发动了众多的亲友、领导出去寻找,四处张贴寻人启事,还到附近县的电视台打了广告。后来终于在献县找到了。范素程说,一家人,不能少。
生活“反正不能老这样”
58岁的江杏格是富镇村妇联主任。对她来说,范素程更多时候像是她的一个孩子、一个亲戚、一个朋友。江杏格说,在他们这个有着近3000人口的村,范素程总是给人一种感动,一种榜样的力量。
她亲眼看到过范素程给婆婆换药,轻声细语,就像哄小孩,没有一丝厌烦。“别说是儿媳妇了,就是亲生女儿这样的也少见哪!”
江杏格还告诉记者,村子大,总少不了家长里短的闹矛盾,每当她介入调解时,都说一句话:“看看人家范素程!”很多时候,这句话十分“管用”。
也许在外人眼里,像范素程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苦太苦了,但范素程自己却总是用一副笑脸来面对别人,“人就得自己劝自己,反正不能老这样”。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即使因为多年劳作现在身患腰间盘突出,但范素程仍旧笑得很开朗。有邻居告诉记者,大家都关心着范素程。曾经有人在本报报道刊发以后表示愿意与范素程一起支撑这个家,但范素程没有同意,她不想“连累人家”。记者问范素程“个人问题”考虑过吗?范素程说:“就这样吧!孩子越来越大,日子不会越过越差的。”
采访中范素程也表达了她的一个心愿,那就是最好能有人与她合作搞一些加工,她出场地,组织工人,这样既能不离开家,又能干点儿什么。
(本报记者:李家伟)
好人尹升:36年养了17个爹 88岁的宫爷爷是尹升赡养的最后一位老人,尹升说今后不再直接收养新的老人了,因为自己已经70岁,也是个老人了。
2006年10月,他送走了和他生活时间最长的张爷爷,张爷爷是沧县人,16年前,他偶遇张爷爷在北京街头,老人不幸的身世和一口沧州口音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他开始照料张爷爷,后带回天津家中赡养,情同父子。2006年春,张老汉患病,70岁的尹升昼夜侍奉床头达136天,喂饭擦身、端屎端尿,期间张老汉经过9次抢救,4个多月的劳累守候也使尹升几次心脏病发作。10月15日,92岁的老人安详去世,17日,尹升在张爷爷老家沧县为老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按当地风俗,执孝子礼。身体精神刚刚恢复,他又派儿子将另一位老人宫爷爷从衡水阜城霞口乡接到了天津。他此前赡养宫爷爷5年,张爷爷病重,他一时精力不济,将宫爷爷暂时送回了老家。
尹升是沧州青县人,自青年时代以来一直生活在天津,原是一工厂的工人,1971年,他在城郊见到一个叫赵永贵的流浪老人,看着孤苦无依的老人,尹升一阵心酸,从此主动担负起照料老人的义务。尽管日子艰难,但从赵永贵开始,尹升收养孤老汉的行动就再没有停止过,前后一共17位,并为他们一一养老送终。这些风烛残年的高龄老人,在尹升家里平静、幸福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段岁月。今年10月病逝的张玉堂老人,在尹升家里住了整整16年。为了奉养他们,尹升从工厂退职,靠卖字画维持老人们的生活医药费用。
这17名老人都来自沧州、衡水、廊坊一带,尹升说,除了同情,自有一份乡情在其中。
(本报记者:祁胜勇)
刘壮:孝是亲情最真的表达 有人问刘壮:“妈妈这个样子,还经常打你,你对她有怨言吗?”刘壮回答:“没有怨言。”“为什么?”“因为她是我的妈妈……”对于这个纯朴男孩来说,孝,是自然而然的亲情的流露。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妈妈还在熟睡,他就早早起床了。捅开蜂窝煤炉子,他和妈妈的一日三餐都要靠这个小小的煤炉。烧水的间隙,刘壮洗把脸,再收拾一下简陋的屋子。然后是上学、下学、买菜、做饭,昏黄的灯光下写作业……这个男孩就是吴桥的刘壮,当年只有12岁,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多年了。
有人问刘壮:“妈妈这个样子,还经常打你,你对她有怨言吗?”刘壮回答:“没有怨言。”“为什么?”“因为她是我的妈妈……”
被改变了的生活
刘壮的故事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12岁孩子的孝心感动了全国无数父母。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社会各界对刘壮母子的捐款达到80000多元。在此基础上,吴桥县建立了刘壮救助基金,用于解决他的生活和学习问题。此外,吴桥县民政局为刘壮和妈妈办理了全额最低生活保障金,桑园镇政府也为刘壮母子重新翻修了房屋。
桑园镇中学校长郭忠立告诉记者,刘壮的捐助基金已从他以前所在的运河小学转到桑园中学,由学校和刘壮的一个堂兄共同管理,每个月从中抽取200元,贴补母子俩的生活费用。
看到刘壮侍候疯妈的故事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武警总队医院等医疗机构表示愿意免费给刘壮的妈妈治病。2006年4月3日,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将疯妈妈接到了保定,进行精心治疗。
经过治疗,刘壮妈妈的病情明显好转。刘壮到医院探望妈妈时,妈妈抱着他,泪流满面。2006年7月24日上午11时多,刘壮终于迎来了康复出院的妈妈。省六院党委副书记王淑玲表示,省六院对“壮妈妈”将终生免费治疗。
2006年6月,刘壮被评为河北省十佳少先队员;2006年年底,刘壮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今年1月,刘壮照顾疯母的故事入选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华慈善总会和江苏卫视联合主办的“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
然而,接踵而来的赞誉也让刘壮感到了迷茫和压力。2007年9月,小学毕业的刘壮升入桑园镇中学。有一次,学校举行集体活动,学校领导让班主任找到刘壮,让他讲一下自己的故事。刘壮很不情愿。最后,学校尊重他的意见,取消了这次演讲。
刘壮感谢媒体,因为正是媒体的报道,让他和母亲得到社会的帮助,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一些媒体的溢美之词,让他感到不自在。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班上的不少同学在日记中提到刘壮。一些同学以能有刘壮这样的同学为荣。而这一切,都让刘壮感到孤单。逐渐的,对于一些媒体的采访要求,刘壮委婉地予以拒绝。
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
刘壮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实际上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虽然疯癫的妈妈经常打骂自己,甚至撕毁自己的书本,砸烂亲戚送来的旧彩电,然而,妈妈给了自己生命,她给予自己的爱,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刘壮依稀记得,有一次下大雪,精神病发作的妈妈带着年幼的他在大街上游逛。看着刘壮冻得牙齿打颤,妈妈脱下棉衣,把他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仅剩单衣的妈妈则在寒风中哆嗦。
前不久,记者到吴桥采访,在桑园镇中学又见到刘壮。刘壮有些忧伤地告诉记者,经过省六院的治疗,妈妈的身体虽然基本康复,然而出院后,由于吃药不及时,精神病最近又时常发作。记者问他,是不是把妈妈再送保定住院治疗。刘壮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那等过了年吧?!”问他为什么,刘壮用很低的声音回答说:“我想和妈妈在一起过年”。说着,眼睛里已经有了泪花。在那双眼睛里,我读到了一个孩子对妈妈的深深依恋。
与刘壮的故事相对照的是,2005年,沧州市区一所重点学校为了开展孝行教育,把古代流传的二十四孝图挂在教学楼走廊里,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举动,有的则让人感到冷酷。比如晋代的郭巨担心自家男孩会影响自己供养母亲,便以“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为由,要将儿子活埋。等等。
这件事在学生和家长当中引起很大的争议。一名五年级女生说:“我想孝敬父母,但肯定达不到画中的要求,没想到孝这样难。”不久,这所学校将二十四孝图摘了下来。
对于刘壮来说,孝不是伦理纲常,也不像二十四孝图那样高难度。对于这个纯朴男孩来说,孝,是自然而然的亲情的流露。
(本报记者:刘树鹏)
崔彤:父亲让我学会坚强 “对爸爸的爱是每一个女儿都拥有的,我并没有什么超出常人的举动,我只是不希望父亲离开我们,我盼望他能好起来。”
2007年12月20日傍晚,记者走进崔彤家中时,小崔彤正在帮妈妈做饭。一家人依旧住在租的房子内,房子很小,不足20平方米。室内没有暖气,只好靠一个蜂窝煤炉取暖。
2005年年初,在廊坊打工的崔献波因车祸不幸成为植物人,12岁的女儿崔彤每天放学后便守在病床前,唱歌给爸爸听,百余天后,孝心终于创造出奇迹:爸爸醒过来了。
如今,崔彤已经成为廊坊十中的一名初二学生。和初次见面相比,崔彤变得更加开朗。
记者:“感动河北人物”的称号令周围人对你刮目相看,有没有自豪感?
崔彤:妈妈一直教育我要本分,因为对爸爸的爱是每一个女儿都拥有的,我并没有什么超出常人的举动,我只是不希望父亲离开我们,我盼望他能好起来。
记者:现在你父亲的病情如何?
崔彤:父亲比以前好了很多,现在可以在我搀扶下走几步了。阳光好的时候,我会用轮椅推着父亲,去外面走走,让他去室外感受一下新鲜阳光。每到这个时候,他虽然不能言语表达,但我能看出来,他很高兴。
记者:从2005年年初你父亲出车祸到现在,已快两年了,这两年间,你和母亲失去了经济来源,每天还要面对父亲的医疗费用,你和妈妈是如何挺过来的呢?
崔彤:最辛苦的还是妈妈,为了给爸爸治病,我们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在最困难的时候,妈妈哭过,却从来没有退缩。
爸爸现在还坐在轮椅上,但我知道,他也很坚强。有时候他的一个鼓励的眼神,立即让我感到,作为女儿,受再多苦也是值得的。父亲能恢复健康,是我们全家最大的期望。
记者:你有没有特别的话要讲给好心人听?
崔彤:我们全家都很感激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好心人。包括美国的哈九军、林元清、邓嘉猷几位叔叔。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鼓励我要坚强,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正是这几位叔叔的帮助,我知道孝是一个女儿最大的义务。只有对家人好的人,别人才会喜欢你。
(本报记者:程建辉)
卫群: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或许,她还理解不了“感动河北”的分量之重,让她真正高兴的是,这么多人的认可,证明她当年的选择没有错。
2007年12月24日,为病父撑起一个家的卫群,被评为2007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小女孩,以她的善良、坚忍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赢得了众人如潮的感动。当记者将这一消息告知卫群时,她反反复复只说着一个词:高兴。或许,她还理解不了“感动河北”的分量之重,让她真正高兴的是,这么多人的认可,证明她当年的选择没有错。
记者:父母离婚那年你才9岁,居然决定留下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还记得你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卫群:父母离婚,妈妈走了,我理解妈妈,因为她太苦了,她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我只能留下来照顾爸爸,因为他只有我这么一个亲人了,生活又不能自理,再苦再累我都要和他在一起。
记者:从9岁至今已经3年多了,觉得这3年间的生活过得苦吗?
卫群:有时候觉得苦。小伙伴儿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但我一有时间就要照顾爸爸、做家务,有时也很累。可是,有那么多好心的叔叔、阿姨都关心我,帮助我,又让我觉得比其他小伙伴幸福。
记者:现在感觉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卫群:每天都能和爸爸有说有笑地在一起做饭、聊天,尽到了一个做女儿的责任,我觉得这很幸福。在学校我也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学习,成绩也很好,这更让我觉得幸福。
记者:很多人被你的事迹所感动,想对这些喜欢你、关心你的人们说点什么?
卫群:今天中午我爸爸还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这些好心人。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我要考上大学,自己赚钱,回报好心的叔叔、阿姨们,同时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
(本报记者:李金花)
盲人四兄弟:孝敬老娘得好报 兄弟四人的生活准则是,再苦再累,也得让老娘高兴。有了好吃的,比如有几个鸡蛋,都要省下来给老娘。四个人的孝顺已经成为村里人的楷模。大家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的本分,更是德行,四兄弟的故事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的盲人陈燕起四兄弟都有20多岁失明的经历。因为有一个更需要照顾的老母亲,盲人四兄弟选择了坚强,他们辛勤劳作,把孝敬老母当成生活的支撑和信念,在艰难困苦中给老母亲一个幸福的晚年。
在黑暗和歧视中生活了大半生的四兄弟当选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残缺的生活更需要坚强
2007年12月10日,听说本报记者要来看他们,四兄弟很兴奋,早早就起来了,伺候老娘洗脸,然后打扫屋子、院子,像过大年。
当日大雾,记者的车耽搁了好几个小时,老二陈燕起隔一会儿就给记者打个电话,问问我们现在到哪儿了,反复叮嘱,一定要小心。
记者到来时,四兄弟一起迎到大门外,他们爽朗的笑声一下子引来了许多乡亲。
火炕上的老母亲笑眯眯的,她拉着记者嘘寒问暖,老太太已经83岁了,精神看起来要比去年好得多。
陈家的小院内外收拾得清清爽爽,非常整洁,甚至超过了一般健康的农户,院子里两个玉米囤,昭示着丰收和殷实,牲口栏里的老母牛又生养了两头小牛,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卖钱了。
几年前,四兄弟和老母赖以存身的土坯房在风雨中坍塌,为了让老母亲有个舒适的安身之处,四兄弟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卖了牛犊和粮食凑了8000元钱,又向亲戚们借了12000元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复杂的活计都是无师自通的四兄弟自己完成,木工都是老大做,老二完成了整栋房屋的布电安装,困苦的生活练就了四兄弟特别的本事,地里的活路样样精通,而且还能帮乡亲们修水泵、打井。
一栋高大的瓦房盖起来了,乡亲们都很佩服他们,但他们也从此多了一块心病,借的12000元债务怎么还?而且老母有病,吃药都成了问题。
让他们意外的是,经本报报道后,他们的孝行感动了河北,热心的读者为他们捐款,本报颁发的1万元奖金,如雪中送炭,老二从省会领奖回去的第二天,就把奖金和捐款凑了12000元,还给几个亲戚。
村里不孝顺老人的少了
兄弟四人也成为当地的名人,荣誉接踵而来,他们随后获得了盐山县电视台和盐山县文明办颁发的文明家庭奖。当地的爱心团体“车友会”等热心人们前来看望他们和老母亲,四方的好心人们有给他们寄钱的,有送衣物米面的,大家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的本分,更是德行,四兄弟的故事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能以自己的劳动赡养老母亲,一辈子不偷、不抢,不做坏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四兄弟最自豪的事。老母亲是他们生活的动力和支撑,兄弟四人的生活准则是,再苦再累,也得让老娘高兴。有了好吃的,比如有几个鸡蛋,都要省下来给老娘。四个人的孝顺已经成为村里人的楷模。
老二陈燕起介绍,他们陆续收到的全省各地的捐款有一万一千多元,“老娘的药费不愁了,说来也怪,老娘的身体好起来了,许多病都没了,我们哥四个的身体也很好,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过去,还有个别的人轻视他们,但现在,走到哪里,四兄弟赢得的都是一片尊重。老二从本报领奖回家后不久,盐山县县委书记杨洪榜亲自登门来看望四兄弟和他们的老母亲,并带来米面等生活用品。今年的“助残日”,杨洪榜书记再次光临,县委书记的两次登门,使四兄弟倍感温暖和荣幸。
圣佛镇原镇长张德顺现任镇党委书记,他一直关注着他们,来了捐助者、记者,他都是向导,没有事,隔些天也要过来看看。冬天来了,他给老太太送来了电暖气、电磁炉,给四兄弟每人买了一件新棉衣,他介绍,四兄弟和老母亲都上了低保和医保,后顾之忧也没有了,如果有一天他们没有自理能力了,就送他们到镇上的养老院。
张德顺说,我们常来,对自身都是个教育,现在其村庄里不孝顺老人的也少了,村干部们常拿四兄弟说事,这让对老人不好的人很羞愧。
由于还了债务,又有了社会上的救助,四兄弟现在的日子轻松多了,春天花500元买了浇地的管道,买了化肥,今年虽然大旱,他们的庄稼还是丰收了,收了2000公斤小麦、2500公斤玉米。“请转告好心人们吧,我们现在没困难,大家别挂念我们。”四兄弟说。
农闲时,除了喂牲口、干家务以外,四兄弟有空就围在老娘周围,听老人说话,老人耳朵背了,有时听不清他们说话,会唱戏的老三就放声给老娘唱戏,吹笛,哄老人开心。
他们说,老人拉扯他们四个兄弟,曾有着其他母亲所没有的艰难和坚强,他们的理想是,一定要好好孝顺她,让她过得不比别人的母亲差。
(本报记者:祁胜勇)
故城三兄弟:割肾救弟手足情深 他是抱着为了救弟弟,自己损害身体也在所不惜的态度,兄弟情同手足,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濒临死亡的边缘不救。
2007年12月8日上午,记者在故城县武官寨镇见到了正忙着帮儿子经营服装店的张文生。看着面色红润,忙里忙外的张文生,谁能想到他曾在2005年3月给弟弟捐了一个肾?
张文生边整理服装店的衣服,边告诉记者,他今年57岁了,身体很棒,比同年龄的村民们一点儿也不差。刚捐了肾那会儿,感觉乏力,后来慢慢就恢复了。两年多过去了,感觉身体与原来没什么不同。他们家种了13亩地,地里的农活都能干。同时他还担任运河故城河务局西半屯护堤队的队长,负责10来公里的运河大堤的维护和修理,每个月得到堤上干10多天的活。春冬两闲的时候,就来帮儿子卖服装。
说到弟弟张文昌,张文生满脸的笑意,他说,现在文昌的身体可好了,比生病前的体质还好,现在在山东烟台做生意,生意很红火。每个月,文昌都回来看看,给他与80多岁的老母亲买补品回来。文昌的两个孩子也都上了大学,孩子们也很懂事儿,三天两头从外地打电话回来,问他的身体好不好,放假回家,总是带着礼物来看他。他们说,是他给了他们的爸爸第二次生命,他们会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疼一辈子。
说到那时为弟弟捐肾的事儿,张文生说,当时虽然医生说,捐掉一个肾,还会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说心里话,他的心里也没底。当时,他是抱着为了救弟弟,自己损害身体也在所不惜的态度,兄弟情同手足,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濒临死亡的边缘不救。
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邻村有一个20来岁的女孩得了尿毒症,需要换肾,可是她的10来个兄弟姐妹没有谁捐肾给她,去年,那个女孩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相形之下,张文生兄弟四人真是兄弟情深啊!
(本报记者:李海菊)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