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记者震区手记:我们的内心永不“换防”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南辰)4日深夜,在互联网上看到绵竹市汉旺镇滑坡体威胁上万群众安全,当地正连夜组织避险转移的消息,内心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向领导打电话“请战”的冲动。但可惜,作为新华社赴灾区采访的第二批记者,我们已于4日下午与第三批记者完成“换防”,从成都回到北京。


  回忆在灾区的十五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有流泪的冲动,每一天都感到记者的职责沉甸甸压在肩头。

  难忘在唐家山堰塞湖行动抢险的前夜,总社、分社十几个弟兄在“前指”编前会上高高举起的要求任务的手;难忘在领导询问有没有人愿意乘直升机“空降”到正在被湖水淹没的禹里乡时,两名同事果敢的应战;难忘在北川重点防疫区,与两名同事一同翻越废墟和山沟,到山腰群众家了解物资分发和灾民转移的情况;更难忘与同事攀爬在山区的莽莽林海中,与民兵一起搜救遇难直升机;最难忘的还是6月1日,目睹遇难学生的家长们在悼念中度过的那个撕心裂肺的儿童节。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当时才3岁多。听母亲讲,当时父亲在外采访,她带着我和哥哥在济南的家中熬过余震的恐慌。长大后,我通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和电影《蓝光闪过之后》管窥了那次震动世界的大地震。可谁会想到,时隔32年,震级超过唐山大地震的汶川大地震再次震动了世界。而报道这次地震,我在现场。

  从灾区回到北京后,很多熟人问起灾区的情况,心头似有千言万语,可要想说时却觉得无从出口。震区的惨烈当然也让我印象深刻,可那更多是冒着生命危险抢滩震区的第一批记者最突出的感受。如果让我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点,应该是灾区人民不屈的脊梁,灾区重建孕育的希望。

  难忘在灾区的公路上,“渝”字头、“鲁”字头、“豫”字头、“浙”字头、“陕”字头等来自天南海北的大货车装载着矿泉水、方便面、帐篷、板房等救灾物资,风驰电掣地驶向重灾区;难忘在北川山区的重灾区,一户户灾民用崭新的铁锅炒菜做饭,炊烟中又燃起家的温暖;难忘在我们采访迷路的时候,路边偶遇的“川AGL966”主动在前面带了近10公里的路。当我们表示感谢时,带路司机尽显灾区主人心态的那句:“是我要谢你们!”有这样强有力的援助,有这样好的人民,新的北川、新的汶川就离我们不远。

  在这次大地震中受灾最重的地点之一映秀,我们看到了部队用炸药对危楼进行爆破。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危楼彻底成为瓦砾,漫天烟尘缓缓升起。是的,面对废墟只会流泪的是弱者,只有炸掉废墟,新的大楼才能拔地而起,新的希望才能变成现实。

  我想,与很多去震区一线采访过的记者一样,北川、映秀、聚源、彭州等地名将会像磁铁一样吸引我们余生的视线、关爱和追踪。尽管我们已经撤到距离震区上千公里之外的北京,但在我们的内心,承担的报道职责永远不会“换防”。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