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二炮地质监测“机器人”首次亮相地震灾区

  中新社安县六月十二日电(王永孝 徐叶青)七天排除老鹰山高海拔堰塞湖险情,二十天打通“头上悬石、脚下深渊”的墩秀公路。第二炮兵副参谋长王治民今天说,工程部队安全高效排除“险中之险”,打通“难中之难”,地质监测“机器人”功不可没。


  记者看到,在安县墩秀公路最危险的“老虎嘴”路段,第二炮兵工程设计所所长赵汝斌、副所长张晨峰、道桥工程师王然江,正各自专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身旁“站”着的,就是由结构监测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和地表裂缝变形监测系统构成的点、线、面全方位立体智能地质测量“机器人”。

  从远处看,支在三角架上的“机器人”形如罗盘。近前一看,“罗盘”里却有一只多棱镜“眼睛”,一刻不停地上下左右360゜旋转。电脑屏幕上,一处处山体表面模型不断变换。通过连续观测,地质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在张晨峰身背的箱子里,还装着一堆拳头大的“眼睛”。他说,这些“眼睛”都是高精尖光学仪器,把它安到哪里,“机器人”就能看到哪里。他轻点鼠标,瞬间打印出四张“环幕照片”和“点云全图”,竟然比数码相机拍出的图片还清晰,连山上的细小裂纹都一清二楚。

  多套地质监测“机器人”走进第二炮兵工程部队,如同增编了“智能战士”,一次次地保证他们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劈山排险、所向披糜——

  开山劈路有了“侦察员”。部队向墩秀公路掘进,前面引路的就是“机器人”。在最危险的“老虎嘴”路段,部队刚展开作业,“机器人”就发现头上有一块十米高、九点七米宽的巨石要滑落,工程部队立即组织人员排险。

  科学决策有了“数据员”。过去修路挖渠都是靠经验判断工程量、强度和工期,数据出入较大,人装配备不准。“机器人”通过环幕照片和局部云图,能够及时准确地勘测出损毁道路和桥梁的地质情况,为制定施工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防危避险的“安全员”。六月九日,工程部队在海拔上百米的老鹰山堰塞湖挖渠排险,正好遇到一次余震。“机器人”发现一侧山体半小时之内动了九厘米,而且速度不断加快。一百六十多人迅速离开现场。不到十分钟,山体滑坡四百多立方米,官兵有惊无险。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