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2月21日电 题:“要爬的路变成通车的路”--一个大别山乡村医生眼中的道路变迁
记者程士华
“以前要爬着才能过去的路,现在可以顺畅通车了。”谈起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大别山腹地安徽岳西县石关乡东冲村医生郝三星感受最深的是山区道路的巨大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我就开始在村里行医了。由于山路陡峭崎岖,异常难行,我每天出诊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了路上。每次出诊,都特别累。有时一天看四五个病人,就要徒步100多里路,晚上回到家,累得我连动都不想动了。那时候,山路上长满杂草,能分辨出路,仅仅是杂草被人踩得多了,长势矮一些,疏一些。这些山路都是村民脚底板踩出来的,没人去修。陡峭的路段,山路紧贴悬崖,下面一眼看不到底,必须小心翼翼地摸爬前行。还有些山路逢到暴雨天气就会被水淹没,人们根本没法通过。
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出诊是在20世纪80年代。石关乡林场有个姓胡的病人因肺炎感染引发心脏急性衰竭。我跟着病人的弟弟步行了约有25里地,有些路段必须手脚并用,爬着走才能安全通过。
我跟着病人的弟弟连爬带跑,花了两个多小时赶到了病人家中。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抢救病人,病人的弟弟由于过度疲劳发生晕厥,一头就栽倒在地上了。我只得先抢救病人的弟弟,然后再去抢救病人。很庆幸,最终两人都抢救成功了。
对于一些必须立即送到医院的危急病人,农民只能找两根木棍捆上绳子,做个简易担架抬着病人走,旁边还必须再找个人举着输液瓶子一路上跟着跑。路上的剧烈颠簸可想而知,这对成功抢救病人脱险很不利。一般的急诊病人还来得及,但特别危急的,这种土方法就不管用了。我在上世纪80年代遇到过一个产后大出血的妇女,由于病人家中条件有限,必须把病人立即送到医院,但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根本不能做到。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却束手无策,我感到十分难过。如果有现在便捷的道路,这个病人完全可以抢救成功。
1992年之后,大别山区的交通逐渐开始改善了。尤其是近些年,政府在农村地区实施了村村通工程,道路改善得就更快了,我们这里所有的村子都铺通了水泥路,不仅可以骑摩托车,救护车也可以直接开到村里去。
道路通了,我出诊也就方便多了,轻松多了。以前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的村子,现在骑摩托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尤其是出急诊,病人家只要打个电话过来,我骑上摩托车很快就能赶到病人家中。而且,岳西县医院还赠送给我一辆救护车。由于村村通了水泥路,我可以直接把救护车开到病人所在的村子。从前那种眼睁睁看着病人垂危却束手无策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再发生了。这让我们做乡村医生的,感到特别欣慰、高兴。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