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权娟)“我们挖掘资源优势、保护生态环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百姓的福祉。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市长多吉次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神秘的民族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但是,我们一直认为,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生态环境是自然界赠予我们的,是绝无仅有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多吉次珠说,长期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继承,在继承中弘扬,在弘扬中提高,既注重当前效益,又关注长远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青稞、小麦、藏鸡、肉鸭、牦牛等特色农牧业资源,铜、铅、锌、大理石、矿泉水等优势矿产资源,同时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引导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参与到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中,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项目建设中,一方面通过农牧业内部挖潜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跳出农牧业、走出家门,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比如:在农牧业生产上,我们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广积农家肥,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实施土地综合治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退牧还草、退耕还林,严格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沼气入户工程等措施,实现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利共赢。
在工业生产上特别是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上,我们通过采取征收生态恢复保证金,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禁止滥采乱挖,整治矿区周边环境、在线监控污水排放,要求企业积极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等有效措施,实现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的互利共赢。我们的矿泉水产自海拔5100米的高原低地,富含锶、锂等12种微量元素,对人体非常有益。目前,企业固定资产达到3.8亿,去年产量达到3万吨,收入达到1亿元。由于去年12月份建成第二条生产线,今年5月又将建成第三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0万吨,收入将突破3亿元。今年前两个月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以上,产销两旺。
在三产发展上,我们通过采取禁止白色污染,重要景点景区分时限制参观人数,平等对待农民工进城就业,鼓励群众参与旅游运输等服务行业,免费搭建农畜物资流通平台,加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三产提升、群众增收、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国家已批准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今后,我们将继续重点抓好南北山绿化造林工程,拉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青藏、川藏、拉贡公路和青藏铁路沿线绿化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工程。2008年,拉萨自然保护区及湿地生态功能区达到26个,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28.3%。环境质量指数达到99.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2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吉次珠强调,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够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拉萨的碧水蓝天。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