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阅兵消息

丹麦学者博伦教授:早在30年前预计中国将崛起

  “10月1日,我和13亿中国人一起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并且有幸参加北京天安门全天的庆祝活动,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丹麦专家劳而思·博伦教授1日晚从天安门返回下榻的宾馆后高兴地说。

  博伦教授说,我们上午5点到天安门集中,上午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晚上欣赏了丰富多彩的表演和五彩缤纷的焰火,这些庆祝活动精彩绝伦,极具想象力和创意,是我这一生从未看到过的,我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和同在观礼台上的外国人都非常高兴,大家为新中国60年来的发展和成就而高兴,为中国充满自信和强大而庆幸。“我们都祝愿中国未来更好!”

  现年66岁的博伦教授容光焕发,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侃侃而谈。9月30日下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荣获200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100名外国专家及赞扬他们为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的致辞,他在采访中兴奋地提及。他脖子上挂着金色的“友谊奖”奖章,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他让记者观看和拍照,分享他的幸福和收获。

  劳而思·博伦是国际医学遗传学界著名的学者,年仅30岁就成为丹麦奥胡斯大学终身教授,曾先后获丹麦皇家“爵士”和“一级爵士”称号。在长达25年的对华合作期间,历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荣誉教授,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首位外籍客座教授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客座教授等职。自1988年以来,他指导和帮助中国基因组研究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的展开,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获得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友谊奖”。“您如何同中国结缘的?”记者这个问题引出他珍藏的记忆。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教授遗传学课程,带了一批中国学生,其中有现任中科院院士、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负责人杨焕明,这段师生情孕育了他的中国情缘,后来结出友好合作的丰硕成果,“杨后来成为我的合作者”。在80年代,中国在基因组学研究方面近乎空白,博伦给中科院和有关政府部门写信,强调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性和远大的前景。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承担1%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杨焕明是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随着这一“破解人类生命天书”国际合作项目的提前完成,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这一科研领域的前沿,并为中国的基因组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博伦参与、发起中国生物资源基因组计划的第二号项目——“中丹家猪基因组计划”等重大国际项目,项目上马需要巨额资金,他说服丹麦家猪协会提供数百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后来,美国和英国参加,因而成为国际合作项目,但他的辛勤付出有目共睹。他还促成了中丹、中欧合作的糖尿病、人类肠道微生物、老年健康长寿、乳腺癌等研究课题,指导建立了深圳“克隆与基因工程”平台,负责引进“手工克隆”技术,并将这一技术在农业和生物医学领域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他为中国培养了急需的大批优秀科研人才,其中博士就有15人,3人如今是中科院院士,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科的领军人物。

  谈到世界基因组学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研究现状,他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其发展,他说,该领域已经变为计算机研究,“基因组学将改变世界”。中国紧跟发展潮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研发,华大基因完成或参与完成了家猪、黄瓜、马铃薯、熊猫的基因组研究,中国已进入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有着光明的前景,我要继续留在中国,愿把一生贡献给中国。”

  博伦现在每年至少来华工作6个月。他为人谦和、生活简朴,不要特殊的照顾,和华大的员工一起吃食堂,他凭自己的本事考得驾驶执照。他喜欢和这些热情、机灵、有朝气的年轻人一起工作。他喜欢华大、爱上了中国。他把中国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和丰富的资源。他十分看好中国,早在30年前,他预计中国将会崛起,“我的预言现在已正成为现实,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是我选择中国的原因”,博伦自豪地说。
★ 分列式、游行方阵看点
(责任编辑:黄珊)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