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9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

旧媒体的凋零与新媒体研究的崛起

2009年11月24日10:28

  旧媒体的凋零与新媒体研究的崛起

  ——记2009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主题发言

  2009年11月21日清晨,下过两场大雪的北京街上,积雪尚未完全融化。虽然是周末的早上,中关村地区的街上已是人流车流络绎不绝。在中关村南端的亚洲最大花园式酒店——友谊宾馆内的瑞宾楼二层大厅内,2009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即将召开。

  8:15左右,当一些到得较晚的代表们步入会场时,全场早已是座无虚席,前面有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围着一个西装笔挺、儒雅俊逸的中年学者问问题,走近看才发现原来那个被包围的学者正是新媒体传播领域的专家、香港城市大学的祝建华教授。此时如果有人定睛环顾,就会赫然又发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汕头大学的范东升教授、南京大学的杜骏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钢教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闵大洪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和熊澄宇教授。众多新媒体学界大牛在场,让人感到无比激动。

  早上8:30,年会开幕式开始。在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刘正荣等一些出席会议的领导致辞之后,大会进入了主题发言阶段。

  传统纸媒体的凋零:“狼真的来了”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的范东升教授首先为我们做了发言,他的发言题目很有意思,叫做《从美欧报业大危机看未来传媒业的模式演变》,在整个发言里面,范教授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来说明了美欧报业出现的大危机和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美国从 2008年初开始有126家的报纸先后关闭,但是这些报纸还不算是最重要的报纸。2009年的时候,一些重要的报纸比如《落基山新闻报》由于数字媒体冲击而倒闭,《西雅图邮讯报》也停止印刷而转为单纯的网络出版,另外,虽然不算大报,而在当地没有竞争对手,发行量几乎是饱和的《安阿伯新闻报》也停刊并改为新闻网站。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09年9月,有9家报业集团因为濒临破产而申请破产保护,其中有一家报业集团宣告破产,这9家在美国来说不算最大,但是这些报业集团的规模比中国的大很多,有的属下有好几家报纸,还有电视台。美国报业2008年裁员将近16000人。2009年又裁了14000人。范教授还介绍说,欧洲的情况也非常严重,英国近年来有53家报纸停刊。由一个研究机构向英国议会提交的报告说,到2014年的时候,将有一半地方的报纸会关闭。他认为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有三重转变:参与式传播、协议式传播和社区式传播,而伴随这种传播模式的转变,报纸的数字化脚步正在越来越急。他在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学院最近主要做的研究就是数字报业的主要体系的研究。他和他的研究伙伴们借鉴了美国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一些观察和思考,把测评指标分成了品牌塑造、多媒体数字资源、用户服务和网站表现等等不同的小指标,希望用这样几个小指标对于任何报业、新闻网站的发展作出一种评估。后来祝建华教授和范教授聊天时笑着说到,以前传统的纸媒体总是说新媒体是“狼来了”,但没有放在心上。这次危机的出现倒是证明“狼真的来了”。

  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兴起:新的出发点

  轮到闵大洪教授发言时,他介绍了如今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可喜形势:不断有人就新媒体传播研究著书立说。而一些重要的杂志比如南都周刊、新周刊、南风窗等以不少专题对今年以来很多网络上新的传播现象和新的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报道。中国大陆的社科基金项目,2008年新闻传播学项目共41项,其中新媒体10项,占21%;2009年新闻传播学项目共48项,其中新媒体11项,占23%。在教育部刚刚公布的09年项目中,新闻学和传播学一共有74个项目,占整个社科项目的25%,其中涉及新媒介研究的就有24项,占新闻传播学的32.4%,已经比社科项目的比例要高得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而且还有大量的新的研究机构的产生。09年来国内新媒体研究项目也更加多样化,基本上研究的重点在今年可以大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第二,公民媒体;第三,社会化媒体;第四,手机媒体;第五,新媒体产业;第六,网络文化;第七,网络传播的治理;第八,新老媒体的关系。这次的论文集也大概反映了这个趋势。闵大洪老师认为,如果说08年人大主办的这个年会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将原来的两个年会合而为一,那么今年清华主办的年会作为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分会正式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年会,标志着新媒体传播学研究一个新的出发点。恐怕今年的年会也会成为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和新出发点吧。

  复杂网络和数据挖掘:学科交叉很精彩

  这次大会的主题发言上出现了一个陌生的身影和一个熟悉的身影,但是他们都谈到了新媒体传播的最前沿方向。陌生的身影是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杨士强教授,熟悉的身影是则是在传播学界长期进行量化研究,论文被引用状况位列华人传播学者前列的祝建华教授。计算机系的杨士强教授从学科交叉的角度,主要讲了该如何进行数据挖掘。他讲到新媒体环境下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信息量激增,信息源不可控,传播的模式多样化、复杂化等等。而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可信、精准、健康的信息。第一条就是怎么把用户需要的信息和个性的需求结合,你需要的是什么信息,我要精准地传递给你;第二个是健康,对网络的监控和引导;第三是可信。信息平台必须要做到这三条,必须让人拿到的是精准、健康、可信的信息,要做到这个我们的技术上就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技术。根据用户的偏好要找到到底是哪些人在发布积极、正面、可信的信息。数据挖掘是一种海量、多模态、多尺度、多类型的技术,需要进行关联预测、分类与聚类、趋势预测等等。杨士强教授是搞计算机的,但是他横跨了计算机专业和传播学专业,做了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这些东西让人大开眼界。祝建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复杂网络与新媒体研究》,他介绍了国际上对于新媒体的最前沿研究,讲到了物理学界对于复杂网络的研究:一批物理学家在上世纪和本世纪之交的1998、1999、2000年连续发表了几篇论文,当中提出了三个模型,一个叫小世界模型,一个叫可导航模型,一个叫无标度模型。这三种模型很快形成了研究复杂网络的热点。这些理论贡献事后都被数学界和计算机界认可了——2006年无标度模型的创建者奥巴和他的学生获得了计算机的一个大奖,另外一个人得了数学界的大奖。现在搞社会科学的学者们自以为搞社会网络分析已经很久了,所以容易轻视复杂网络的研究,这是有些轻率和盲目的。祝教授对于这两种研究做了很多比较,并且建议社会学家应该多和物理学界交流。祝建华老师和杨士强老师的发言让我们看到了学科交叉带来的精彩世界。

  新媒体改变社会和学者:五心并俱

  高钢教授和熊澄宇教授的发言分别提到了新技术环境下的社会、媒体和学者。高钢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新技术,比如从专业到普及型都加载精准定位功能的尼康数码相机和Google地球、人立方搜索等等。他认为今天整个网络技术正在把信息的传播、创造和使用的权利最大限度的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也许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境界可能先于现实世界出现在真实的互联网世界之中。熊澄宇教授则讲到了新技术环境下媒体的功能与责任。他认为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提到在2003年联合国开了一个会议,叫做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到会的有175个国家的首脑和代表。与会者们在这个会议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并发表了一个宣言。这个宣言最后一段的话很重要,宣告了“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共同愿望和承诺”。并声称“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使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自己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熊教授认为媒体的这个责任跨越了国家、民族、宗教。所以媒体界以及新媒体传播学界的最高责任就是这样一个责任。而学者、媒体从业人员首先要有感恩之心,特别是新媒体从业人员要感谢自己生活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要有敬畏之心,就是对所研究的对象应该有一种真正的认识,不是说我随随便便就可以否定的;还要有包容之心和平常心,后者很重要,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太容易,但是需要;最后还要有一份责任心,这就是信息社会峰会所发表的宣,言中提到的内容。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新媒体从业人员还是学者都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包容心、平常心和责任心。

  结 语

  这次会议让我们了解到了旧的媒体,如纸质媒体正在趋于凋零,也让我们知道了新媒体及其研究的崛起。然而正如闵大洪教授所说,尽管新媒体研究在整个新闻传播研究中已经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比例,但是“这一分支建立的时间毕竟很短,学术积累的厚度和学术创新的能力仍然有限。”新媒体传播学界有重大影响或者将会对社会产生较大贡献的研究成果仍然还是比较少,所以这次年会还只是一个开始。在这个旧媒体凋零的冬天里,新媒体的绿芽已然在茁壮成长,但等到长成参天大树,还需有待时日。新媒体传播研究,亦当作如是观。

  作者: 蒋亚隆

责任编辑:王玲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