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低碳经济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09年11月27日19:09

  低碳经济将改变现有的金融体系

  碳排放,表面上是应对气候变暖的手段,本质上则是各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碳排放量所得到的额度——这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碳排放权,目前仅仅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主动承诺,在即将产生的《哥本哈根协议》的规定下,未来世界各国必须遵循规定碳排放指标和减排额度。今后,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摩擦、汇率问题都会高度与碳市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预计:在目前的这种美元继续衰落、欧元难以担当重任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基于经济实力、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博弈所形成的碳排放量,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

  其实,早在五年前以高盛为代表的美国投资银行界就先知先觉地预感到碳交易将对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并带来巨大商机。高盛一方面向各个自然保护组织大量捐款,一方面游说政府和国会通过立法来限制碳排放量,并同时从各个方面做好了从碳排放交易、清洁能源开发中获得巨额收益的准备。奥巴马上台后,以“可再生清洁能源”为核心的振兴计划正在全面展开;他宣布将在今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减排;提名支持减排的新能源技术专家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长;在失业率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却放手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破产重组,彻底转轨为生产新型低油耗和电动汽车的企业……美国这样做不仅仅可以保护能源和环境,而且能够继续维持美元的统治地位。沿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不难理解一切与碳排放相关的交易的全球定价权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们说,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产生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活动,即碳金融。换句话说,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使传统金融转向碳金融。

  “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系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虽然历史很短,却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安然错在哪里》一书的作者、被称为能源行业思想先驱的彼得·C·福萨洛,早在三年前就在他的著作 《能源与环境对冲基金——新投资范式》中说:金融模型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更多的股权投资、商品交易,开始模糊了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和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推动金融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的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出现的“环境金融市场”,这既是导致金融市场变化的因素,也是新的投资机会。这里,福萨洛所说的“环境金融市场”就是碳金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12000家对冲基金,管理着约20000亿美元的资产,其中超过5%的对冲基金选择和环境与气候相关的金融产品作为投资对象。但福萨洛说,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加。可以预计,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创新会迅速发展,参与机构也会越来越多。

  低碳经济产业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板块——低碳经济板块。由于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之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等原因,低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常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低碳经济产业在资本市场的登场,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美国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理查德·W·阿斯普特朗在他最近出版的 《清洁能源投资》一书中写道:截至2007年,在美国上市的12家最大的太阳能公司总市值为200亿美元,11家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公司总市值为580亿美元。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盈利的,行业平均收益增长率为30%,即使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些低碳行业也已经成为稳定的投资领域。此外,这位分析师还提到了中国的清洁能源企业——无锡尚德以ADR的方式在美国上市的例子。

  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尽管《京都议定书》没有给中国规定减排义务,但中国目前的状况已是今非昔比了。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2007年中国碳排放量为62.7亿吨,占全球24.35%,远远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另一方面,中国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出售的减排量又超过全球交易量的30%。鉴于新一届美国政府将参与和主导于今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环境大会,所以《哥本哈根协议》很有可能要求中国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一旦中国承担了减排义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那么中国现有的很多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甚至政府的组织结构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证券行业对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我们建议监管部门组织专门机构或利用行业研究力量,对以下问题(不限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面对我国庞大的碳交易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重庆排污权交易所和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等交易机构竞相成立。最近,广东、江苏等省也在加紧筹备成立碳排放交易所。然而,由于这些碳交易市场主要基于项目交易,不是标准化的交易合约,加之信息不透明,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碳排放交易中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国内企业与国际买家谈判时,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据悉,国际市场上碳排放交易价格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而国内的交易价格在8欧元至10欧元。

  与欧美国家的碳交易市场相比,我国分散而隔离的碳交易市场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很大差距,组建国家级的碳交易市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来自上海能源[23.70 -3.34%]交易的专业人士认为,中国亟须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统一的排放权市场,以整合各种资源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企业的单兵作战。而统一的交易市场的成立则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交易的模式也非常简洁,即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统一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可以设想,在现有的多家碳交易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报价系统,将所有区域性交易所合并为国家级碳排放交易所,从而建立一个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以及金融期货交易所相似的碳排放交易所。

  除了组织人力研究相关议题和建立国家级碳排放交易所,国家还应考虑为低碳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迄今为止沪深两市所有低碳概念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233.6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76%,显然,这个比例太低了。按照正常发行审批速度,一些低碳企业很可能要等几年才能完成融资,因而错过发展机会。我们建议监管部门在不降低上市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为那些低碳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这样也可以尽快提高低碳概念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还建议尽快编制能够覆盖沪深两市低碳概念上市公司的 “低碳企业指数”。首先,低碳企业指数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低碳产业的景气程度和与低碳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其次,低碳企业指数还可以反映投资者对低碳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对低碳产业发展的信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推出低碳企业指数为研究和设计低碳金融产品提供了条件,如低碳ETF、低碳指数基金等等。将来,如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低碳企业指数还可以作为其他与碳交易有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依据。

  西方国家借以碳排放指标和减排额度的重新分配,旨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利益格局。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低碳经济,尽快建立我国的碳金融制度,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更是大国金融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孟德华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