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商频频变脸 利润缩水暴露厂商矛盾症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1日08:45
在金融危机和利益面前,积蓄了多日的汽车厂商之间的矛盾,终于被激化,最终无奈选择分道扬镳。与其说是厂商的独断和欺压,还不如说是经销商的弱势和利润缩水后的痛苦选择。在汽车行业,可能每个月都有车行倒闭或者换东家,转道经营其他汽车品牌,对于东莞几家改卖其他品牌的汽车商家,或者说对于汽车厂家本身而言,只能看做是双输的格局。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商业上,汽车厂家与经销商的合作,本身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然而,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汽车厂商最大,包括销售车型、货源、定价等主要环节,基本上都是厂家说了算。作为弱小的经销商,在汽车厂商起步之初,厂商可能还会听取经销商的意见。等到发展壮大之后,这些当初的和睦,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棍棒或者是利益。
经销商最终的退出显而易见是无奈选择。要么亏损、受气,要么选择分手、离开。在调查中记者也的确发现,在自主品牌中,的确存在不少经销商对厂家的抱怨之情。抱怨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厂家无视经销商压力和盈利困难,一再压货,致使经销商经营困难;二是厂家疯狂增开新店,竞争激烈,使老店难以承受顾客流失之痛;三是厂家态度蛮横,对经销商苦衷和要求不闻不问,漠视、轻视经销商,双方地位不平等。
对于经销商而言,厂家就是老大、就是领导,当然也是老板,厂家要求的,经销商只有努力照办,而不能讲条件、说困难。在采访中,有经销商如此形容自身的处境。厂家为了更好把控渠道,对经销商设置了严苛的标准,尤其在对经销商每年返点、奖励、惩罚等政策上,各种考核眼花缭乱,有进货的要求,也有出货的要求,中间的各种抽查此起彼伏,一不留神就要被重罚,动辄上万。仅仅价格控制不力一项就有可能被罚几万元。
相关人士认为,强势品牌有它的好处,销量较高,但也有坏处,竞争激烈。其实汽车厂商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进口车、合资车在调节矛盾上做得相对较好。自主品牌车多数发展时间不长,不少品牌却一味追求销量,因此在顾及经销商利益方面则做得不够。当矛盾无法化解时,厂商只能选择分道扬镳。 (来源:广州日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