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 09哥本哈根峰会消息

发展中国家遭强制减排 77国集团与中国联手反对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10日05:58
 “77国集团加中国”2009年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手持“丹麦文本”,代表77国集团宣布反对”。
  “77国集团加中国”2009年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手持“丹麦文本”,代表77国集团宣布反对”。

  美、英以及丹麦等少数国家秘密达成的一份气候协议近日曝光,对发展中国家相当不公平。

  本报讯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包括英国、美国以及丹麦等少数几个国家磋商的一份气候协议日前出炉,该协议可能成为本次气候会议的协议草案,又被称为“丹麦文本”,这一文本当地时间8日被泄露给媒体之后引发一片哗然,原因在于协议文本给了发达国家更多权利,对发展中国家相当不公平。

  欲强迫他国接受

  据报道,这份草案将现有的发展中国家再细分为发展中国家和最脆弱国家,最脆弱国家仍无约束性减排目标,但发展中国家将有强制减排目标,而且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温室气体年排放量限制为1.44吨,而发达国家人均年排放量限制为2.67吨,从而使得2050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约2倍于发展中国家。这显然对发展中国家相当不公平。

  据说这份文本其实是发达国家的一个框架,将在第二周强迫其他国家接受。文本中有一些数据,是要等待这些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最后去填上的。

  联合国官员出面澄清

  如果最后的结果是这样,那么这几年的扯皮式的谈判也就不用再继续了。因为这一直就是各方争吵的焦点,如果发达国家最终要求以“丹麦文本”的形式结束哥本哈根谈判,那么谈判的唯一结果就是破裂。

  由于协议引发巨大争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博埃尔特意发表声明澄清,称任何正式的协议草案必须走联合国会议的正式渠道,即经由大会主席向各代表团散发。

  七十七国集团宣布反对

  本报讯 “77国集团加中国”2009年主席、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于当地时间8日19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代表77国集团宣布反对“丹麦文本”。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相当气愤,英国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马上向记者散发该组织的声明,称文本完全没有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他们甚至连参与协议制订的权利都被剥夺。

  世界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表示反对该提议内容。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在新德里向记者表示:“如果丹麦草案存在任何暗示,对我们来说必定行不通。”

  深度解读

  所谓“碳政治”,又可以称之为“气候政治”,就是指各国围绕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又按照二氧化碳来计算,故称之为“碳政治”。

  无论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如何,“碳政治”将会成为未来20年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主题。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地制定一套国家发展战略,不仅积极回应国际碳政治,更要在未来的国际谈判中,形成一整套话语策略,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

  核心是新技术问题

  “碳政治”背后的核心问题乃是新技术问题。从人类历史看,每一次技术革命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而且对这些财富的善用就可以转化为政治和军事优势,直接引发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在信息时代之后,欧美一直在摸索下一次科学技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点,基于对传统能源耗尽的预测,欧美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能源技术。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不是如何消极应对西方国家主导的“碳政治”,而应当是“以我为主”,在面对又一次新技术革命浪潮时,作出自己的政治决断。

  中央已经明确把新能源技术定义为“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问题是,在众多的新能源技术中,中国究竟选择哪些技术作为突破口?这不仅要考虑中国目前的技术基础,也要考虑中国的经济结构,更要考虑国际市场,尤其要考虑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必须能带动军工技术、航天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升级换代,从而将这种新技术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碳政治”最终要转化为一系列法律标准和技术标准,但这些标准需要建立在一套科学话语、技术话语和法律话语上。其中,如何测量和计算每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如何在法律上分割碳排放权,就直接影响着“碳政治”的利益分配。为此,就需要提出一套用技术话语包装起来的关于统计和计算的方法学,从而在国际谈判中提出有利于自己的标准。

  比如,目前各国碳排放量计算以国家为单位,采取“国家碳排放总量指标”。由此,我国的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且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但是,如果采用“人均碳排放量指标”,那么我国碳排放量排名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争夺话语权

  “碳政治”是在一套国际话语体系下形成的国际政治,参与“碳政治”就意味着要参与国际话语游戏。在今天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作为大国被看作是“利益攸关者”而不可避免地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

  因此,中国应当以大国领袖的姿态同时作为一个批判者和建设者,并借助西方人熟悉的“话语”,主张建设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有助于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国际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能够被涵盖在这些话语之下,并对这些话语形成重构。

  在“碳政治”问题上,中国的话语策略无疑要因势利导利用目前西方形成的话语,而不能自说自话。在国际话语构建过程中,应当“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但话语构建绝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口号,而是要转化为一整套自我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观念系统,从而将这个观念体现在哲学观念、政策和法律等各个领域。

  是考验 也是机会

  从近代中国进入西方国际体系以来,西方人一直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中国只有选择进入或不进入的权利,很少获得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为此,不少有识之士不断提出中国作为大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应当制定游戏规则。

  但国际规则的制定不仅需要国家实力,更需要一个民族的思想智慧和想象力,它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而且是提供理论武器的思想家,更需要将实力、专业知识和思想整合在一起的伟大政治家。由此,国际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依赖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体制之间的竞争。

  目前,全球“碳政治”刚刚开始,中国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对规则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不亚于西方国家。但是,中国能否在未来国际谈判中成为法律规则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者,无疑是对中国政治家统领能力的考验,是对中国综合实力的考验,是对中国体制的优越性的考验,是对中国能否成为国际社会领导者的考验。

  由此,目前西方主导的“碳政治”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压力,不如说是一个考验,更不如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文汇报》强世功)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